10kV线路型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技术规范书
10kV线路型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技术规范书
1、总则 1.1 总的要求
(1).本设备技术规范适用于10kV线路型无间隙氧化锌线路避雷器(型号YH5WS-17/50TLQ),它提出了该套装置本体及附属设备分频分流式脱离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本设备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我方将按相应最高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满足其要求。
(3).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需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 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2 工作范围
(1).供方按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设备及附件。 (2).制造过程如有需要应有需方代表监造。 (3).供货范围 序名 称 号 1 规 范 单位 数量 10kV线路避雷单相、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套 2 型 号: YH5WS-17/50TLQ(带分频分流式脱离器及其附属设器) 备(分频分流额定电压: 17kV 标称放电电流: 5kA 式脱离器) 最大雷电冲击残压(8/20s): 50kV 公称爬电比距:≥25mm/kV 配软连接铜导线 1.3 现行标准
GB156-93《标准电压》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13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以上标准如有新版本, 按最新版本执行。 1.4 图纸资料
1.4.1 在技术规范签订 10 天内向设计院提供以下技术文件(未含装箱文件)
和拷贝软盘2份。
(1).总装图:表示设备总的装配情况, 包括外型尺寸、设备的重心位置与总重量、受风面积、运输尺寸和重量、端子尺寸和材料及其它附件;
(2).基础图:标明设备尺寸、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3).产品说明书。
1.4.2 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资料: 设备的开箱资料除了1.4.1条所述图纸资料外, 还应包括安装、运行、维护、调试修理说明书, 部件清单, 工厂试验报告, 产品合格证等,一式2份。
2、技术规范 2.1 环境条件
(1).安装地点: 户外 (2).最高环境温度: 45℃ (3).最低环境温度: -10℃ (4).最大日温差: 30K (5).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 日平均值: 95% 月平均值: 90% (6).海拔高度: ≤2000m
(7).地震强度: 水平分量0.25g,垂直分量0.125g。 (8).覆冰厚度: 5mm(风速不大于15 m/s时) (9).防污等级: II级
2.2 系统条件
(1).额定频率: 50Hz (2).标称电压: 10kV (3).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11.5kV (4).中性点接地方式: 有效接地
2.3 技术要求
2.3.1 技术参数
序号 4.1 4.2 执行标准 项 目 型号 性能指标 YH5WS-17/50TLQ 技术规范以GB-11032等现行国标及IEC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的有关技术为依据。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额定频率 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避雷器额定电压 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 直流参考电压 2ms方波通流容量20次 大电流冲击耐受 线路放电等级 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 雷电波冲击电流下残压 操作波冲击电流下残压 一分钟工频耐受电压 雷电冲击(1.2/50μS峰值) 电晕及无线电干扰水平 公称爬电比距 局部放电量 一次接线端子允许 水平拉力 垂直拉力 横向拉力 长期荷载 短期荷载 50Hz 11.5kV 17kV 13.6kV 25kV 75A 75kA 2 57.5kV 50kV 42.5kV 42kV 75kV 在1.1倍最高运行相电压下无线电干扰水平低于300μV ≥25mm/kV 在1.1倍最高相电下测得的局部放电量不大于10pC 500N 250N 250N 2.5 1.67 4.19 4.20 安全系数 2.3.2 结构
(1).每只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单元阀片具有相同的特性。
(2).套管:绝缘套管为复合外套套管。套管的伞裙宜为不等径的大小伞,其有效爬电距离考虑伞裙直径的影响,伞型设计符合IEC 815的要求。 (3).所有外露的钢铁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 (4).线路避雷器必须配分频分流式脱离器及软连接通导线。
2.4 技术性能
2.4.1 通流容量
避雷器除出具有上述通流容量外,我方尚提供工频过电压耐受特性曲线,耐受特性曲线标注避雷器的予吸收能量,以便需方与实际系统情况进行验证。 2.4.2避雷器的热稳定
避雷器的老化及动作负载能力满足GB11032-2000的要求。
避雷器的传热系统保证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电阻片温度不得超过60±3℃。如果超过60±3℃,则在工频电压耐受特性试验和动作负载试验中预热温度增加到相应的温度,并在老化试验时考虑其影响。 2.4.3避雷器有有效的防潮能力。 2.4.4耐污秽性能
a.爬电距离:≥25mm/kV(按最高电压计算)。
b.避雷器运行中不发生雨中污闪或雾闪,人工污秽试验具体程序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2.4.5机械强度
a.避雷器应能承受顶端最大允许水平拉力与风压力折算到顶端的集中作用力之和的2.5倍的负载而不破坏。
b.动态负荷作用下的安全系数为1.67。
2.4.6避雷器的所有外露铁件均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2.4.7接地:避雷器装设满足接地热稳定电流要求的接地极板,并配有与接地线连接用的接地螺钉,螺钉的直径不小于12mm. 2.4.8避雷器满足带电水冲洗要求。
2.4.9避雷器底部采用全密封绝缘底座,爬电距离不计及绝缘底座的长度但机械强度验证时必须计及绝缘底座的影响。
2.4.10有符合国标的铭牌,铭牌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字样、符号清晰耐久,铭牌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其安装位置明显可见。
2.5分频分流式脱离器
当MOA正常运行时,脱离器在8/20μs 10kA下,4/10μs 100kA下,2ms 800A下均不动作。
当MOA运行若干年老化后,工频电流达到一定值时,脱离器可在0.5A、5A、20A、200A、800A下100%的可靠动作,避雷器自动退出系统运行,对系统不产生任何扰动,并有明显的标志。
实现了避雷器的免维护检修,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投标单位应提供原理图。
3、质量保证和试验 3.1 质量保证
3.1.1 订购的新型产品除满足本协议书外, 我方还提供该产品的鉴定证书。
3.1.2 我方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我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 我方将积极配合。
3.1.3 我方有遵守本规范书中各条款和工作项目的ISO9000–GB/T19000质量保证体系, 该质量保证体系已经通过国家认证和正常运转。
3.2 试验
3.2.1 型式试验
以下各种试验按IEC99-4(1991)标准和GB11032-09标准进行。 (1)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2) 残压试验,包括: a.雷电冲击残压试验 b.操作冲击残压试验 c.残压的时间特性试验 (3) 方波电流耐受试验 (4) 绝缘耐受试验 (5) 动作负荷试验 (6) 热耗散失特性试验 (7) 压力释放试验 (8) 人工污秽试验
(9) 内部游离放电和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 (10) 泄漏试验 (11) 抗震能力试验 (12) 机械强度试验 3.2.2 例行试验
(1) 标称放电电流残压试验
(2)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该试验在每节避雷器上进行。
(3)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直流1mA参考电压试验在每节和整只避雷器上进行。
(4)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75%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试验在每节和整只避雷器上进行。
(5) 阻性电流与全电流试验:最高连续运行电压下的阻性电流和全电流试验在每节与整组避雷器上进行。
(6) 1%标称电流下残压试验:该试验在每节避雷器上进行。 (7) 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 (8) 密封性能试验
(9) 2毫秒方波通流容量试验:抽取5%阀片进行该项试验 (10) 4/10微秒短时耐受电流试验:抽取5%阀片进行该项试验 3.2.3 现场验收试验
按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执行。 (1) 绝缘电阻试验 (2)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3) 阻性电流与全电流试验:
(4) 75%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试验
4、包装、运输和储存
4.1 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及时包装,其包装符合铁路、公路和海运部门的有关规定。
4.2 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4.3 各种包装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4.5 包装箱上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4.6 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4.7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完整无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