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摘要: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改革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要结合小学教学目标任务,合理开展多样性数学作业设计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服务,促使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有效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培养良好思维,科学开展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好铺垫工作。教师要结合双减政策提出的要求,科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使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培养学习兴趣,有效践行素质教育育人理念,助力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背景;优化;作业设计
教师要结合双减背景在减负、提质、增效的育人理念下,对数学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并给予有效的批改和指导,使学生和教师以作业为桥梁进行有效沟通,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特点进行深度性、开放性、高效性解读活动,促使学生深度感知数学学科知识的内涵,提高数学探究学习技能与水平,为学生深度发展提供教育支撑。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数学教育在新课改推动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教育内容、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作业的设计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作业量大,内容重复性高。小学数学作业以计算为主,很多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大量刷题就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所以设计的作业数量很多,内容重复性高。2.形式单一,学生抵触心理严重。就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情况来看,几乎都是书面类型的作业,或是计算题,或是选择题,或是应用题。小学生定性较差,喜动不喜静,形式单一的作业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3.缺乏层次,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但是现阶段数学教师设计的作业没有体现这一点,\"一
刀切\"的现象较多,这让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吃不消\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 1.注重优化作业设计
教师在践行减负政策理念的过程中,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有效开展作业指导,使学生在家校共育的模式下,提升对数学学科作业的完成效率与质量,让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课外兴趣,助力小学生拥有健康、快乐、充实的童年生活,进而深入感知数学学科知识的价值与内涵,提高学生个人学习核心竞争力。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作业设计内容和过程,使学生逐步养成踏实学习、科学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步端正知识探索学习态度,增强对作业使学生减少作业完成压力,从内心深处接受数学作业,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技能。
2.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数学是中国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基本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着高度的需求。因此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是学生未来数理学习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日后数理素质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数学课外作业作为学校教学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可以更有效巩固学生所学,提高对学生知识掌握印象。所以,家庭作业的设计一直是小学数学课程中不可或缺少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老师们必须从中小学生的视角考虑,针对中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特征和习惯,设计有趣的家庭作业。同时老师也必须突破传统家庭作业的局限性和重复性,围绕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在作业设计中增加情境创设和各种活动元素,在趣味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奇妙魅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丰富数学学习内容。
3.提高认识,正确创新作业设计理念
对于双减政策提出,大家都由此明晰的看出来现代教育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双减政策的提出减轻了学生的文化课课后作业的负担,但与此同时也加重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时间,也拓展了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学习场地。教育工作者应
该在此过程中更加明确小学数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目的,为学生做出更加高效率的作业设计。当今很多小学对于学生的作业设计并不是很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状态和成长阶段,很多作业太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也就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作业内容的设计也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一直这样下去也会使学生对于学习和作业缺乏积极性,对于学习的效果会越来越不显著,效果不好。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好的学习新的政策,更加正确、认真的对待教育改革,探讨更加高效的给小学生布置作业,不断增强小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候的思维活跃度,增强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4.作业分层制定学习套餐
\"双减\"政策下分层自助作业的设计能够让小学数学作业优化更加科学。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学生在学习中也存在个性和差异,作业分层能够帮助不同的学生顺利完成作业,而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时应该注意小学数学的学习套餐定制。小学数学的作业分层不应当是简单的从易到难或者数量上的叠加,而应该选择层层相套、变式训练的方式进行布置。
比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学习中,教师的基础作业设计是与课堂类似的模仿练习,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100×10=?\"、\"200×10=?\"等。而部分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变式训练,选择应用题套餐来完成作业,如\"鸡场中有18只公鸡,母鸡的数量是公鸡的120倍,求鸡场中共有多少只鸡?\"。在变式训练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设计拓展练习题目,通过进阶练习引导小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数学题目。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既是对学校、也是对一线工作者的考验,切不可进行重复、单调、低效或无效的作业,减少一些死记硬背的作业。作业的设计要符合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形式要多样和有趣,多增加实践性或操作性作业,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考虑到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实行分层作业,提高作业效率,使不同的学生,能在数学领域中获得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丽珍.“双减”背景下高效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新课程,2022(13):62.
[2]辛成海.基于“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探究[J].新教育,2022(05):78-79.0B9E69AB-222A-449B-9C51-517BA14BFEDF
[3]蔡燕茹.“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2(15):101-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