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
教 案
科目:道德与法治 五 年级 下 册
1
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教案
授课教师: 杨君 授课班级: 五(4)班
授课题目:第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2. 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了解虎门硝烟的历史背景,观看《虎门销烟》电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 学 流 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
2
7课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主备人:杨君 第(1)课时 二次备课 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教案
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罂粟。2、师述: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年代,鸦片充斥了市场,两百多万人深受其害,“东亚病夫”这一耻辱的称号由此而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 7 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这一课中的 《虎门销烟》。(出示课题) 活动二:了解毒品害处,揭露侵略野心 1、师述:虎门销烟的“烟”指的就是鸦片烟。
2、讨论交流:鸦片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3、小结: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之中。
过渡:1893 年 6 月 3 日,在广州虎门海滩,上演了大快人心的一幕――销毁鸦片!
活动三:了解虎门销烟过程,体验大快人心之感
1、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图,标一标虎门所在位置,找一找珠江所经流域。想一想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理解虎门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沿海,是鸦片走私入口的大门。 2、读一读故事,了解虎门销烟过程。
3、师简介林则徐,出示:“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读林则徐的话,体会其禁烟的决心。4、出示“约 2 万箱,重达 119 万千克”一系列数字,想一想: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5、观看电影片段“销烟”,看广场英雄纪念碑上十幅浮雕中的第一幅仔细观察销烟现场的布置、气氛,林则徐的神情动作,士兵、群众的动作、反应,谈谈体会。
活动四:体悟耻辱,解析《南京条约》
1、过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 、 出 示 《 南 京 条 约 》 内 容 , 并 进 行 解 读 。割 地:割 让 香 港(破坏领土完整)赔款。
3
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教案 总结:今天,古老的中华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我们唱着“东方红”,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日渐强盛的崭新年代。让我们牢记:只有发展,只有国力的强盛,这段屈辱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板书设计: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