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10篇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10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消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我们要好好安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安排了。安排究竟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1 一、指导思想 “留守儿童”教化工作是我们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化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以少先队组织为主实行嬉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育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对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第1页 共49页 二、工作定位 “留守儿童”教化工作是我镇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化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依托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实行嬉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育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对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洁的心理调整方法,相识心理异样现象,建立必要时求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三、工作目标 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养、开发心理潜能、培育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加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整、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动心理健康教化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第2页 共49页 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养教化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养做出应有贡献。 四、工作原则 1、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对全体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培育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敬重留守儿童的主体地位,激励他们主动参加、独立思索,自助、独立、自强。 2、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留守儿童亲身实践、参加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队日活动及开设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好玩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专心理学、教化学、辅导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开展系统性教化活动。 4、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少先队组织长期开展实践教化、体验教化活动的工作阅历、理念和优势与心理健康教化课题整合起来,开展工作。要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与学校各类心理第3页 共49页 健康教化活动、与少先队其它工作,与校内外、课堂内外其它健康教化活动相互补充,共同完善,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教化整体氛围的形成。 五、工作内容 (一)总内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学问——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任务、特点、规律及问题,开展教化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体验心理健康常识——帮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态与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心理保健——帮助他们了解简洁的心理调整方法,相识心理异样现象,培育对自身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求助意识。 (二)分阶段内容: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留守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留守儿童:适应新环境;养成学习好习惯;初步培育生活自理实力;酷爱集体,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 第4页 共49页 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留守儿童:驾驭有效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自理实力,关爱家人;树立同学间合作意识,熬炼抗挫实力;初步了解心情调整方法。学会沟通,与老师、同学、家长和谐相处;了解自己实力、特点,初步学会接纳自我、他人。 (三)主动开通学生、家长、老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化的渠道。要有安排地开展老师培训,同时要尽可能地吸纳家长参加到活动中来,营造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化的良好环境。 六、方式及途经 1、根据“体验教化”的理念,把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化目标和内容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问题辩析、嬉戏辅导、消遣活动等方式传递给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在参加式、互动式活动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开设专家心理学问讲座、心理热线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他们驾驭一般的心理保健学问,培育良好的心理素养。 3、开展心理项目素养拓展训练,采纳素养拓展训练项目进校第5页 共49页 内与专业基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实力及特点开展心理项目素养拓展。 4、在全校范围开设心理健康询问室,借助各种媒体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化活动。 七、组织实施 1、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班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作为心理健康教化的重要环节,充分相识到实践、活动、体验教化方式在心理健康教化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主动支持少先队组织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评估力度,确定评估指标。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纳入学校工作安排,有领导分管落实,有年度工作安排,有专人负责开展工作,有特地的时间保障。要有年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报告。 3、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化技能和专业学问的培训,纳入第6页 共49页 接着教化学分体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少先队辅导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培训须纳入接着教化学分体系加以认定。少先队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化工作,学校应保证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并计算相应的工作量,赐予相应酬劳。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2 近几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是他们的孩子却成了一个特别的群体——“留守儿童”。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适应社会发展改变的须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化和生活管理,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今年,我校又增加了一批留守儿童,他们有的寄在祖父母或亲戚、挚友家,有的甚至独自住在没有长辈的家里。由于年龄小、自理实力差,又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沟通,有了问题不能刚好地发觉和矫正,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我校制定了关爱留守孩子活动安排,详细如下: 一、建立“留守儿童”动态档案 第7页 共49页 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管理,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要求各班通过调查、家访、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系沟通等形式,全面调查驾驭“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建立起“留守儿童”具体的档案,同时,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刚好补充、更变更动状况,便于管理。 二、营造“家庭式”的校内文化氛围 为了使留守儿童感觉家庭的暖和,学校本学期将开展“留守儿童”座谈会、“我是能干的好孩子”自理自护系列和“同在蓝天下,欢乐共成长”主题黑板报、书画和写作竞赛,营造了关爱留守的深厚氛围。同时,要求各校建立班主任“代家长制度”;组织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共同整理一次家务、共做一顿饭、共过一个生日;组织爱心家庭与留守儿童欢庆周末;开展“青年文明号”与留守儿童手拉手。通过这些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小手活动,深化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营造“家庭式”的校内文化氛围。 三、开展感恩教化系列活动 学校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不但要关切他们的生活、学习,也要让他们学会关爱别人,学会感恩。为此,学校要组织第8页 共49页 留守儿童倾听关于感恩教化的专题讲座,让他们在感受学校暖和的同时,珍惜现在拥有的华蜜生活。还可以组织他们开展“我为父母分忧愁”主题班会,通过为家庭、社会学校做点好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他们一颗仁厚的爱心。 四、开设“二线一室” 为了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心灵沟通,学校争取在本学期开通“亲情热线”(电话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老师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架起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联络亲情的桥梁。 设立“心理健康询问室”,支配有阅历的老师担当心理医生,刚好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同时还以“师爱助你成长”为主题深化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您在他乡还好吗”书信竞赛活动、集体生日、法制平安讲座以及“我为留守生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暖和。 五、开展结对帮扶 1、赐予学习上的帮助 第9页 共49页 结对帮扶人员(可以是任课老师、当地部门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是“代理妈妈”、“爱心妈妈”)刚好驾驭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安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任课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小帮手,帮助帮扶留守儿童的学习。 2、注意生活照看 学校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照看对象,供应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化。结对帮扶人员或任课老师平常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留守儿童患病时,结对帮扶人员刚好送诊,悉心照料。 3、注意活动支配 结对帮扶人员或任课老师要组织留守儿童参与主题班会、团队、社会实践、演讲竞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快乐和谐、主动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增加学习、生活的自信念。让留守儿童通过集体的暖和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育独立生活实力。 4、注意健康教化 第10页 共49页 学校要特殊关切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在季节转换之际要提示他们添加衣物,预防感冒,在假期来临时要叮嘱他们留意各种平安,把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教化列入工作议程。还有,学校在支配心理教化课时,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开设一节,或者把心理健康教化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把该项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任课老师要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询问与矫正、思想与情感、独立生活和体谅父母等内容开展教化,使留守儿童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欢乐与华蜜,消退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3 一、指导思想 依据湖北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看法》和京山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化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化,特制定本安排。 二、工作目标 第11页 共49页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探讨,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缘由,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欢乐、同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扬,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详细工作安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学问、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第12页 共49页 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仔细落实到位。 组长:喻玮(校长、校关工委主任) 副组长:杨先进(副校长、校关工委副主任) 喻克正(退休老师、关工委副主任) 组员:扬行斌、晏桂芳喻凤祥李富林丁致练晏桂芝 许简斌胡明丽张守超张忠林晏永尧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仔细调查探讨,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特地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状况、家长姓名、家庭具体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具体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托付监护人的职业、具体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支配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依据学生变动状况,刚好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第13页 共49页 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安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老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看。老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快乐、家长放心。食堂要留意养分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刚好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支配。高度重视并仔细组织留守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或依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育独立生活实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老师和其他学生第14页 共49页 家长。配对帮扶老师学生家长要常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驾驭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老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老师要常常与留守儿童相互沟通、沟通,驾驭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非寄宿的儿童,老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沟通,刚好反馈儿童在校的状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化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愁闷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切和爱惜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老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托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具体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仔细、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化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实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竞赛、第15页 共49页 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主动参加,使他们生活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加学习、生活的信念,体会到学习的欢乐、成长的欢乐。 7、注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化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化课,大力开展心理询问、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化、情感教化、独立生活教化和体谅父母教化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欢乐与华蜜,消退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老师和集体的暖和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克服困难,办好六年级寄宿制。通过广泛宣扬,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六年级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较好的教化、管理、照看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第16页 共49页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赐予特殊的照看,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安排,免收杂费、书本费。学校主动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办春蕾班、“社会妈妈”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供应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化。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化高效开展。 学校要不断读对工作状况进行总结,积累阅历,以利于今后更深化、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四、工作支配 二月份: 1、探讨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 2.开展老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三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成立学校关爱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第17页 共49页 四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五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接着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3、留守儿童“五一”联欢会。 六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留守儿童减免落实状况检查。 3.留守儿童“六一”庆祝活动。 4.留守儿童工作阅历沟通及论文撰写。 七月份: 1、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4 第18页 共49页 一、指导思想 为仔细落实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化的相关文件精神,打造我校在留守儿童教化方面的特色,为迫切须要关爱的特别少年儿童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供应服务和帮助,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内文化生活更好地培育、发展学生的特性特长,提高综合素养,培育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找寻欢乐、培育自信、得到进步,营造主动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内文化氛围。推动“留守儿童”教化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常化。 二、活动主题 欢乐自信独立进步和谐 三、活动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埋怨、自卑、骄横、、焦虑,有的甚至沉迷网吧,行为失控、如校内暴力等恶劣行为。 3、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特别想得到父第19页 共49页 母、老师、同学的关爱。 4、平安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峻的平安隐患问题(如生活平安问题、煤气、火、开水、电)人身平安(上、放学)。 5、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实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靠性,因为少数留守儿童担当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不利。 四、活动详细支配: 1、家校联系活动 (1)、20xx年9月30日前,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集体家访。 (2)、20xx年12月30日前,组织留守儿童向父母写信,汇报本学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题探讨 (1)、20xx年10月15日前典型个案的选取,材料的收集。 (2)、20xx年12月15日前形成阶段性报告。 3、留守儿童互助沟通联谊活动 (1)、20xx年11月1日前,协调支配社区爱心人士与我校第20页 共49页 留守儿童结对并进行面对面沟通联谊。 (2)、20xx年11月10日前,留守儿童作客本班同学家庭“一日亲”活动。 (3)、20xx年10月1日前联系相关人士针对“留守儿童教化爱护”进行专题讲座。 4、留守儿童健身文娱活动 (1)、20xx年11月1日前,开展“同伴互助我能行”互帮活动。 (2)、20xx年12月1日前,开展“欢乐的童年”嬉戏活动,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竞赛。学生活动设置奖品。 5、我能行成长教化活动 (1)、20xx年10月30日前,通过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自理生活状况 (2)、20xx年1月1日前,开展学校留守儿童自理生活实力竞赛 6、留守儿童阅读实力展示活动 (1)、20xx年10月30日前,开展“学校也是我的.家”征第21页 共49页 文活动。 (2)、20xx年12月30日前,开展检验留守儿童读书效果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演讲竞赛;留守儿童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5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结合教化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化、生活服务等服务,使留守儿童能在家或在校安心生活和学习,父母在外能安心务工,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探讨,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缘由,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欢乐、同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工作措施 第22页 共49页 (一)加强管理力度,完善各项制度。 1、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仔细落实到位。 组长:曹开明 副组长:许赋彬 黄芑兰 王佑 成员:其它行政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德育处,由赖健娟任主任。 2、留守儿童花名册的更新及新增人员档案的建立。 仔细调查探讨,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进一步完善每个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状况、家长姓名、家长务工具体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托付监护人具体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等。学校支配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依据学生变动状况,刚好补充或变更留守儿童花名册的有关内容。 (二)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构建校内外关爱网络。 1、组织师生结对互助帮扶活动。 老师在留守儿童中选择一名贫困生和学困生进行重点帮扶,第23页 共49页 定期对帮扶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生活支助以及心理上的了解、沟通。主动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尝试向社会聘请 “爱心爸爸妈妈”,开展“亲情对对碰”活动。让被帮扶的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暖和,享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天伦之乐。 2、关注儿童健康心理,创设 “心灵港湾”活动信箱。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询问室,支配老师特地对儿童进行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化。激励学生给老师同学写“静静话”纸条,为师生搭建起彼此了解、相互沟通的有效平台,刚好驾驭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赐予它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主动向上的健康心理。 3、开展“亲情互动”活动,架设沟通、沟通的桥梁。 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为了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留守之家”特开通亲情和电脑视频,让他们能与父母面对面地谈话、沟通。并组织留守儿童父母协作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与科任老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让他们在与父母的沟第24页 共49页 通中找回亲情,感悟真情,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三)丰富课余生活,创建和谐关爱的成长环境。 1、支配“留守之家”开放时间,让留守儿童在活动室自由活动,增进彼此感情,感受学校大家的温馨。 2、进一步开展书法、绘画、手工、篮球、电子琴等爱好小组,每周二、周四下午,由指派专业老师进行辅导训练。 3、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为母亲或父亲写一封信的感恩教化活动。 4、举办一次留守儿童生日聚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大集体的暖和。 南康市赞贤小学 20xx年9月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化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25页 共49页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探讨,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缘由,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欢乐、同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扬,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阔未成年人的综合素养。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救济规定的,100%赐予法律救济;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详细工作安排,实施“留守儿童”教化工作安排,加强领导,总结阅历,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化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学问、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第26页 共49页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仔细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仔细调查探讨,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特地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状况、家长姓名、家庭具体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具体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托付监护人的职业、具体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支配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依据学生变动状况,刚好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39—7723157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安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第27页 共49页 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老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看。老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快乐、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刚好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支配。高度重视并仔细组织留守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或依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育独立生活实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老师。配对帮扶老师要常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驾驭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老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老师要时常与留守儿童相互沟通、沟通,驾驭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状况;对其他的儿童,老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沟通,刚好反馈儿童的状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化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第28页 共49页 愁闷。 5、建立健全老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托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具体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峻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化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老师和集体的暖和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实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竞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主动参加,使他们生活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加学习、生活的信念,体会到学习的欢乐、成长的欢乐。 6、注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化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化课,大力开展心理询问、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化、情感教化、独立生活教化和体谅父母教化等,使留守儿童第29页 共49页 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欢乐与华蜜,消退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扬,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化、管理、照看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赐予特殊的照看,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化。 3、主动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将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教育主任汲广然担当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也可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化,自信教化,自强教化。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化。 第30页 共49页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学期末表彰一批自强学生。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7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上级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化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化,特制定本安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探讨,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缘由,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欢乐、同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扬,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第31页 共49页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详细工作安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学问、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仔细落实到位。 组长: 组员: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第32页 共49页 要仔细调查探讨,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特地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状况、家长姓名、家庭具体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托付监护人的职业、具体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支配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依据学生变动状况,刚好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安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老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看。老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快乐、家长放心。食堂要留意养分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刚好诊治,悉心照料。第33页 共49页 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支配。高度重视并仔细组织留守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或依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育独立生活实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老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老师和学生家长要常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驾驭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老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老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沟通,刚好反馈儿童在校的状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化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愁闷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切和爱惜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老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托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具体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仔细、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第34页 共49页 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化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实行主题班会、少先队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竞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主动参加,使他们生活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加学习、生活的信念,体会到学习的欢乐、成长的欢乐。 7、注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化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化课,大力开展心理询问、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化、情感教化、独立生活教化和体谅父母教化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欢乐与华蜜,消退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老师和集体的暖和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赐予特殊的第35页 共49页 照看,学校主动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供应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化。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化高效开展。 学校要不断读对工作状况进行总结,积累阅历,以利于今后更深化、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8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接连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行避开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别群体。这一特别群体的成长、教化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假如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建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强壮成长。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化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第36页 共49页 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和谐发展,服务经济,共创美妙将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强壮成长。 二、活动内容 (一)目标任务针对我校30多名留守儿童得不到干脆监护人的关爱,加之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化辅导孩子的责任,他们的生活习惯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果明显下降。如何确保留守儿童不失学,同时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挣钱,这就须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二)工作内容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多数农村农夫外出赚钱,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化困惑,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大事。 1、留守儿童家长教化实力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差距。据调查,凡外出务工的夫妇家庭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第37页 共49页 对孩子的需求、交往、爱好关注很少,更谈不上给儿童精神上的安慰和学问上的辅导。 2、营造关切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妇联、镇政府是社会群团组织,呼吁社会力气,参加留守儿童的关切教化工作,引导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和发挥他们个人爱好和专长,给他们创建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强壮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的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切教化工作落实到位。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状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其次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4、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化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很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供应良好教化的同时,更要注意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暖和,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供应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第38页 共49页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 联系要求:定期和家长联系沟通相互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看法,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化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我们,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9 一、指导思想 依据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化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化,特制定本安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探讨,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缘由,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第39页 共49页 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欢乐、同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扬,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仔细调查探讨,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特地档案和联系卡。学校支配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依据学生变动状况,刚好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第40页 共49页 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2)生活上优先照看。 (3)活动上优先支配。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切和爱惜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老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7、注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化。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化高效开展。 四、工作支配 九月份: 1、探讨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 2、开展老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十月份: 第41页 共49页 1、留守儿童“国庆”庆祝活动。 2、成立学校关爱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一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十二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接着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3、留守儿童“元旦”联欢会。 一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安排10 一、指导思想 依据区教体局的有关“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指导,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第42页 共49页 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化推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化,特制定本安排。 二、工作目标 在总结以往我校留守儿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扬,不断提高广阔未成年人的综合素养,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欢乐、同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按要求建设和管理好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确定专人进行日常值班,并每天支配行政人员不定时地督查活动开展状况。 2、接着实施“结对帮扶”活动,指导老师进行有关结对帮扶的资料建设。 3、结合学校德育教化主题活动,开展各项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养。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依据本学期实际状况,调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详细工作安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第43页 共49页 工作安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仔细落实到位。调整后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刘高潮副组长:徐抗震、王胜会 组员:杨光升、吕成龙、高群勇、宗良勇、段康、袁美、耿己泉、桑恩德、杨成俊、时维新、朱冯霞、刘明 领导组下设留守儿童之家办公室: 主任:王胜会 副主任:段康、朱冯霞 成员:吕成龙、高群勇、朱冯霞、杨成俊、时维新、刘明及各班主任 办公室职责:制订详细工作安排,实施“留守儿童”教化工作安排,加强领导,总结阅历,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化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学问、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二)、努力协调社会各方力气,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争取镇关工委、妇联、校外德育活动基地等部门的帮助,协第44页 共49页 调社会各方力气资助贫困留守儿童,争取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儿童. (三)、主动开展留守儿童素养教化活动。 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的教化资源,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读书竞赛、文体竞赛、生活小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注意对留守儿童加强心理健康教化、平安教化和法制教化,引导留守儿童互助互爱,自强独立。 (四)、实施教职工和热心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老师。配对帮扶老师和要常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驾驭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五)、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活动,收集并刚好处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其他的问题。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着重开展思想教化、情感教化、独立生活教化和体谅父母教化等方面的学问讲座,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欢乐与华蜜,消退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45页 共49页 附:每月工作支配 二月份: 1、进一步完善工作安排,布置新学期工作。 2、筹备留守儿童合唱团事宜,支配体艺组进行排练。 3、学习《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化指导纲要》。 三月份: 1、开展卫生平安(饮食平安)教化(春季传染病预防)。 2、协作教育处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化活动,优先支配留守儿童学生参与读书征文、讲故事、演讲竞赛等项活动。 3、各班更新并上报留守儿童基本状况报表。 4、开展“中小学生平安教化日”活动(最终一周的星期一),班级支配留守开展“身边隐患我排查”实践活动。 5、各班自主开展各类留守儿童户外社会实践活动。 四月份: 1、以留守儿童为重点对象,开展交通平安教化; 2、预防溺水教化活动周,尤其是加强留守儿童午间在校的平安管理(四月第一周) 第46页 共49页 3、血防教化,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灭钉螺实践活动。 4、留守儿童法制宣扬月活动(主题班会,月主题:未成年人爱护法、“法律伴我成长”黑板报、法制学问讲座等) 5、致家长一封信,宣扬学生平安教化工作。 6、组织学生参与区爱国主义读书教化小学生讲故事竞赛活动。 五月份: 1、依据季节特点,开展防溺水、防雷击教化,并致家长一封信。 2、开展5月12日“平安教化演练日”活动; 3、预防自然灾难月教化主题活动。 4、各班级分别筹备“关爱留守儿童――庆六一”活动。 六月份: 1、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活动。 2、针对季节特点,强化防溺水平安工作各项措施,制订相关制度。 3、留守儿童普法主题班队会(月主题:《禁毒法》)、禁毒宣扬活动(6月5日国际禁毒日) 第47页 共49页 七月份: 1、加强学生暑假期间的平安教化;做好暑假学生平安离校、文明离校工作。 2、留守儿童暑期家访活动。 八月份: 1、学校领导和爱心老师走访部分留守儿童家庭。 九月份: 1、实行留守儿童老师座谈会和学生谈心活动。 十月份: 1、组织留守儿童到敬老院探望老人,帮助整理内务,进行“爱心”教化; 2、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教化活动。 十一月份: 1、召开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了解留守儿童近期的学习生活状况; 2、对留守儿童做一次独立自强的沟通活动(通过广播和国旗下讲话让留守儿童对全校学生讲讲没有父母的照看,自己是如何第48页 共49页 做到独立自强的)。 十二月份: 1、评比“独立自强留守儿童”进行表彰; 2、参加留守儿童工作的老师沟通留守儿童教化教学阅历;分析存在问题,寻求可以更新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工作思路; 3、收集整理留守儿童工作成果,表彰优秀工作人员; 4、供应留守儿童项目终期报告。 第49页 共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