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工安全和环保试题(卷)

化工安全和环保试题(卷)

来源:爱问旅游网


《 化工安全 》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适用班级:(复转军人昔阳寿阳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 )最易自燃。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丁烷 2、物质的自燃点越( ),越容易燃烧。 A. 高 B. 低 C.不确定

2、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 )、毒性和腐蚀性。 A.自燃性 B.爆炸危险性 C.泄漏危险性 D.放射性 3、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挂上( )的警告牌。 A. “有人工作,严禁合闸” B. “高压危险” C. “前面施工请绕道” D. “严禁通行”

4、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 A. 36 12 B. 50 42 C. 110 36 D. 50 36 5、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要经历( )、着火、燃烧等阶段。 A. 还原反应 B. 熔化 C. 蒸发 D. 氧化分解 6、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 B.用沙土灭火 C.用水灭火 7、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 B.数万伏 C 220伏 8、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 。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C.电荷超负荷 9、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 B.坑穴或密闭场所 C.高空作业 10、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

A. 无 B.保护性接零或接地 C.防锈漆 11、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12、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B.烧伤 C.电休克

1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和胸外心脏挤压。A.按摩 B.点穴 C. 人工呼吸

14、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 )。 A. 呼吸困难 B.神经失常 C.疲劳无力

15、工厂内各固定电线插座损坏时,将会引起 ( ) 。 A.引起工作不方便 B.不美观 C.触电伤害

16、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 ) 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A.电流 B.电压 C.电磁波辐射

17、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 ) 。 A.站在铁板上操作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C.穿防静电鞋操作 18、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 )的主要措施。 A. 雷电侵入波 B. 直击雷 C. 反击 D. 二次放电 19、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以按( )考虑 。 A:50~100Ω B:800~1000Ω C:100~500 kΩ D:1~5 MΩ 20、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 A. 触电的方式 B. 人体电阻的大小

C. 触电电压的高低 D. 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21 毒物经口腔倾入人体,饮足量温水、催吐,或饮用( )解毒。 A.葡萄糖 B.生理盐

水 C.牛奶

C

22 易燃易爆区域必须使用( )型热电偶。

A.隔爆

B.记录

C.隔油

A 23 爆炸浓度范围随原始压力、温度的降低而( )。 A.变宽 B.变窄 C.不变 B

24 易燃物料与液体的存放必须( )。 A.与其他化学品一齐存放 B.储放危险品仓库内

C.放在车间方便取用的角落

B

25 自燃点较低的物质,( )是避免其自燃、防水的有效措施。 A.散热 B.减压 C.降温

C

26 中毒窒息呼吸停止的,立即人工呼吸、按压心脏起跳,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至恢复( )。 A.自主心博 B.自主呼吸 C.自主心博和呼吸 C

27 爆炸事故时( )用沙土遮盖、埋压爆炸物。 A.必须

B.可以 C.切忌

C

28 当明火或炽热物体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液体表面挥发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由于燃烧消耗,液体挥发蒸汽补充不及而熄灭,故称( )。 A.阴燃

B.爆

燃 C.闪燃

C

29 引起闪燃的( )温度称为闪点。 \" A.最低

B.最高

C.平均

A

30 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和(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点火源

C

31 金属钾、钠火灾时,不可以使用( )灭火。 A.泡沫灭火剂 B.干沙覆盖 C.干粉

A

32 当身上衣物着火时,下列处臵措施中不当的是( )。 A.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

并翻滚压灭火焰 B.跳入就近的水池 C.奔跑

C

33 400.爆炸是一种迅速的( )的能量释放过程。 A.物理 B.化学 C.物理或化学

C

3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 )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A.通风防爆 B.通信报警 C.通风报警 B 35 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喷嘴对准火焰( )。

A.顶部

B.根部 C.底部

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通常气体比液体、固体易燃易爆,且燃速更快。( )

2、相对密度小于1的液体发生火灾时,用水灭火是无效的。( ) 3、燃烧过程具有发光、发热、有新物质生成等三个特征。( ) 4、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也越大。( )

5、爆炸下限越低,危险性越大,稍有泄露即容易进入下限,应特别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 )

6、爆炸极限不是固定的数值,而是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

7、气体的自燃点越低,越容易起火,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也越大。( ) 5、当同时存在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时就必然发生燃烧。( ) 6、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

7、在潮湿或高温或有导电灰尘的场所,应该用正常电压供电。( )

9、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保持地面潮湿,或者铺设导电性能好的地板。( ) 10、对于在易燃、易爆、易灼烧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人,可以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

11 严禁不佩戴专用防护用品(具)从事有毒、有害、腐蚀等介质和泄漏、窒息环境下的危险作业。

12 固体燃烧一般要在气化状态下进行。

13 防火防爆措施的着眼点,是防止可燃物、助燃物形成燃烧系统,消除和严格控制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爆炸的点火源

14 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汽、过热水或其他热载体加热

15 运转设备的轴承要保持润滑良好,不能缺油,否则容易发热起火,在有可燃气体泄露时容易起火爆炸

16 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易于流动的粉末,又称粉末灭火剂。 17 电流对人体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电击。

18 通入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人体感觉越强烈,致命的危险性就越大。19 接地与接零是防止触电的重要安全措施

20 胸外心脏挤压时动作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不可用力过大过猛,以免造成肋骨折断、内脏损伤等。

21 在人体必须接地的场所,工作人员应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消除人体所带有的静电。22 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

23 当头发无法梳理服贴时,将梳子浸入在水中,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随意梳理了。 24 穿旅游鞋容易使身上的静电积蓄。这是因为旅游鞋的底一般是绝缘的,身体上的静电无法由脚底排除而积蓄。因此,容易产生静电的人尽量不要穿旅游鞋。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可以分为( )、( )和着火三种类型。

2、爆炸是物质发生的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伴有巨大声响的过程,按爆炸的过程可将其分为( )、( )和核爆炸三类。

3、化学爆炸是指物质发生急剧( )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

4、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纤维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 ),通常按体积分数来表示,其中在空气中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2、水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哪些物质着火不能使用? ( ),最高浓度称为( )。

5、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 )、( )和电磁场生理伤害。 6、( )是将设备或线路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

7、发生触电事故出现“假死状态”时,应尽快使其心肺复苏,主要有( )和( 8、一套完整的避雷装置包括( )、( )和接地装置。 4、( )和爆炸极限是评价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5、燃烧三要素是指( )、( )和( )。

6、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 ), ( ), 12V, 6V。 雷电的危害按其破坏因素分类主要有( )、( )和机械性质的破坏。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人体触电的原因有哪些?指出下图中的分别是什么触电方式。

甲 乙 丙

3、试举例说明生产中和生活中常见静电现象。 4、消除静电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4、简述避雷装置各个部分的作用。 5、雷雨中人们预防雷击应注意哪些事项?

1 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 )最易自燃。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丁烷

2 物质的自燃点越( ),越容易燃烧。 A. 高 B. 低 C.不确定

3 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 )、毒性和腐蚀性。 A.自燃性 B.爆炸危险性

C.泄漏危险性 D.放射性

4 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挂上( )的警告牌。 A. “有人工作,严禁合闸”

B. “高压危险” C. “前面施工请绕道”

D. “严禁通行”

5 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 A. 36 12 B. 50

42 C.110 36 D. 50 36

6 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要经历( )、着火、燃烧等阶段。 A. 还原反应 B.熔化 C.

蒸发

D.氧化分解

7 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

B.用沙土灭火 C.用水灭火

8 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

B.数万伏 C 220伏

9 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 。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C.电荷超负荷

10 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 B.坑穴或密闭场所

C.高空作业

11 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 A. 无 B.保护性接零或接地 C.防锈漆

12 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13 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B.烧伤 C.电休克

14 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

B.点穴

C.人工呼吸

15 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 )。 A. 呼吸困难 B.神

经失常 C.疲劳无力

16 工厂内各固定电线插座损坏时,将会引起 ( ) 。 A.引起工作不方便 B.不美观

C.触电伤害

17 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 ) 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A.电流

B.电压

C.电磁波辐射

18 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 ) 。 A.站在铁板上操作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C.穿防静电鞋操作

19 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 )的主要措施。 A. 雷电侵入波

B. 直击雷 C. 反击

D. 二次放电

20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以按( )考虑。 A.50-100Ω B.800-1000Ω

C.100-500 kΩ D.1-5 MΩ

21 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 A. 触电的方式 B.人体电阻的大小 C.触电电压的高低 D.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22 毒物经口腔倾入人体,饮足量温水、催吐,或饮用( )解毒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牛奶

23 易燃易爆区域必须使用( )型热电偶。

A.隔爆

B.记录 C.隔油

A

24 爆炸浓度范围随原始压力、温度的降低而( )。 A.变宽 B.变窄 C.不变 B

25 易燃物料与液体的存放必须( )。 A.与其他化学品一齐存放 B.储放危险品仓库

内 C.放在车间方便取用的角落

B

26 自燃点较低的物质,( )是避免其自燃、防水的有效措施。 A.散热 B.减压 C.降温

27 中毒窒息呼吸停止的,立即人工呼吸、按压心脏起跳,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至恢复( )。 A.自主心博

B.自主呼吸 C.自主心博和呼吸

28 爆炸事故时( )用沙土遮盖、埋压爆炸物。 A.必须 B.可以 C.切忌

C

29 当明火或炽热物体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液体表面挥发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由于燃烧消耗,液体挥发蒸汽补充不及而熄灭,故称( )。 A.阴燃 B.爆燃 C.

闪燃

C

30 引起闪燃的( )温度称为闪点。 A.最低 B.最高 C.平均

A

31 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和(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点火源

C

32 金属钾、钠火灾时,不可以使用( )灭火。 A.泡沫灭火剂 B.干沙覆盖 C.干粉 A

33 当身上衣物着火时,下列处臵措施中不当的是( )。

A.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

并翻滚压灭火焰 B.跳入就近的水池 C.奔跑 C

34 爆炸是一种迅速的( )的能量释放过程。 A.物理 B.化学 C.物理或化学 C

3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 )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A.通风防爆 B.通信报警 C.通风报警 B 36 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喷嘴对准火焰( )。

A.顶部 B.根部 C.底部

B

37 毒物经口腔倾入人体,饮足量温水、催吐,或饮用( )解毒。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牛奶

C

38 易燃易爆区域必须使用( )型热电偶。 A.隔爆

B.记录 C.隔油 A 39 爆炸浓度范围随原始压力、温度的降低而( )。 A.变宽 B.变窄 C.不变 B

40 易燃物料与液体的存放必须( )。 A.与其他化学品一齐存放 B.储放危险品仓库内

C.放在车间方便取用的角落

B

41 自燃点较低的物质,( )是避免其自燃、防水的有效措施。 A.散热 B.减压

C.

降温

C

42 中毒窒息呼吸停止的,立即人工呼吸、按压心脏起跳,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至恢复( )。 A.自主心博 B.自主呼吸 C.自主心博和呼吸 C

43 爆炸事故时( )用沙土遮盖、埋压爆炸物。 A.必须

B.可以

C.切忌

C

44 当明火或炽热物体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液体表面挥发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由于燃烧消耗,液体挥发蒸汽补充不及而熄灭,故称( )。 A.阴燃

B.爆

燃 C.闪燃

C

45 引起闪燃的( )温度称为闪点。 \" A.最低 \" B.最高

C.平均

A

46 自燃的( )温度称为自燃点 \" A.最低 \" B.最高

C.平均

A

47 使可燃物发生持续燃烧的( )温度称为着火点。 \" A.最低 \" B.最高 C.平均 A

48

49 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和(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点火源

C

50 金属钾、钠火灾时,不可以使用( )灭火。 A.泡沫灭火剂 B.干沙覆盖 C.干粉

A

51 当身上衣物着火时,下列处臵措施中不当的是( )。 A.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

并翻滚压灭火焰 B.跳入就近的水池 C.奔跑

C

52 400.爆炸是一种迅速的()的能量释放过程。 A.物理 B.化学 C.物理或化学

C

5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 )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A.通风防爆 B.通信报警 C.通风报警 B 54 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喷嘴对准火焰( )。 A.顶部

B.根部 C.底部

B

55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超过规定的数量。 A.不能 B.能

C.不确定

A 56 爆炸极限范围越( ),爆炸危险性越大。 A.宽 B.窄

C.二者没有关系

A

57 当有人低压触电时,应( ) A.立即伸手将他拉开 B.立即切断电源 C.进行心

肺复苏

B

58 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保持地面潮湿,或者铺设导电性能( )的地板。 A.好 B.差

C.与导电性能没有关系

A

59 固体燃烧一般要在( )状态下进行。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A

60 在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愈高,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愈( ),电击的危险性就增加。 A.大

B.小

C.电压与电流没有关系

A

61 ( )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电网的零线(中性线)连接起来。 A.接零 B.接地 C.采用漏电保护装置 A

62 ( )是将设备或线路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 A.接零 B.接地 C.

采用漏电保护装置

63 ( )一般潜伏期比较长,发病缓慢,因此容易被忽视。 A.慢性中毒 B. 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64 \"酸雨主要是由一氧化氮和( )。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C

65 氢氧化钠属于( )危险化学品。 A.酸性腐蚀品 B.碱性腐蚀品 C.毒害品

B

66 所有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企业都要依法按照相关标准建立( )救援队。 A.专业应急 B.

兼职 C.志愿 A

67 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有害气体是( )。 A.氯气 B.氨气 C.硫化氢 C

68 下列( )属于易燃气体。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氧气

B

69 不能用于擦洗设备的是( )。 A.肥皂 B.洗衣粉 C.汽油 C

70 \"按工作原理区分,乙烯球罐属于( )压力容器。 \" A.反应 B.换热器 C.贮存

A

71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 ) A.着火 B.火灾 C.闪燃 B

72 氢气火苗的颜色是( )。 A.红色 B.淡蓝色 C.黄色 B

73 下列物质种类中燃烧速度最快的是( )体。 A.气

B.液 C.固

A

74 粉尘的最低发火温度取决于粉尘( )、挥发组分的含量、周围气体的氧含量。 A.

浓度

B.粒度 C.湿度

A

75 进入乙烯装置区的电瓶车、铲车应是( )。 A.环保型 B.防爆型 C.节能型

B

76 气体测爆仪测定的是可燃气体的( )。 A.爆炸下限 B.爆炸极限范围 C.浓度

77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 )。 \" A.冷却降温 B.隔离 C.窒息

A

78 按照爆炸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爆炸可分为( )。 A.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B.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C.炸药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A

79 粉尘爆炸属于( )爆炸。

A.物理 B.化学 C.气体

A

80 锅炉爆炸属于( )。 A.物理爆炸 B.分解爆炸 C.化学爆炸 A

81 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而引起的爆炸属于( )爆炸。 A.化学性 B.物理性 C.

粉尘

B

82 下列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的灭火器是( )。 A.二氧化碳 B.干粉剂 C.泡沫

C

83 用来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的火焰以及防止火焰蔓延的安全装置是( )。 A.紧急切断阀 B.安全阀 C.阻火器

C

84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铁钉鞋 C

85 化学泡沫灭火原理主要是( )作用。

A.隔离与窒息 B.降温 C.化学抑制

A

86 燃烧是放热发光的( )反应。 A.氧化还原 B.还原 C.物理

A

87 衡量可燃性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参数是( )。 A.沸点 B.闪点 C.燃点 B

88 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应用( )中和后排放。

A.盐酸 B.氢氧化钠 C.硼酸

B

89 对污水进行氧化、还原、分解的处理方法是( )净化。 A.物理 B.化学 C.生物

B

90 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破坏和( )。 A.风暴 B.台

风 C.酸雨

C

91 存放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设置( )。 A.照明 B.放置说明 C.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C

92 利用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属于( )净化。 A.物

理 B.化学 C.生物

C

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C

94 ( )物质低浓度时有臭鸡蛋味道,随着浓度升高,臭味逐渐消失,人一旦中毒会导致电击样死亡。 A.一氧化碳 B.液氨 C.硫化氢

C

95 自燃物品是指( )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A.闪点

B.熔点 C.自燃点

C

96 属于气体物质的是( )。 A.氯气 B.烟气 C.盐酸雾滴

A

97 不属于化工行业污染特点的是( )。 A.毒性大 B.毒性小 C.有刺激性 B

98 下列( )属于易燃气体。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氧气

B

99 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爆炸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B

100 存放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设置( )。 A.照明 B.放置说明 C.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C

1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2无毒,所以不会造成污染 B. CO2浓度过高时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污染

C.工业废气之一SO2可用Na0H溶液或氨水吸收

1 通常气体比液体、固体易燃易爆,且燃速更快。( )

2 相对密度小于1的液体发生火灾时,用水灭火是无效的。( )

3 燃烧过程具有发光、发热、有新物质生成等三个特征。( )

4 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也越大。( )

5 爆炸下限越低,危险性越大,稍有泄露即容易进入下限,应特别防止物料的跑、冒、滴、漏。( )

6 爆炸极限不是固定的数值,而是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 7 气体的自燃点越低,越容易起火,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也越大。( )

8 当同时存在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时就必然发生燃烧。( )

9 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

10 在潮湿或高温或有导电灰尘的场所,应该用正常电压供电。( )

11 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保持地面潮湿,或者铺设导电性能好的地板。( )

12 对于在易燃、易爆、易灼烧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人,可以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

13 严禁不佩戴专用防护用品(具)从事有毒、有害、腐蚀等介质和泄漏、窒息环境下的危险作业。( )

14

15 严禁不佩戴专用防护用品(具)从事有毒、有害、腐蚀等介质和泄漏、窒息环境下的危险作业。

16 固体燃烧一般要在气化状态下进行。

17 防火防爆措施的着眼点,是防止可燃物、助燃物形成燃烧系统,消除和严格控制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爆炸的点火源

18 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汽、过热水或其他热载体加热

19 运转设备的轴承要保持润滑良好,不能缺油,否则容易发热起火,在有可燃气体泄露时容易起火爆炸

20 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易于流动的粉末,又称粉末灭火剂

21 电流对人体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电击。

22 通入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人体感觉越强烈,致命的危险性就越大。

23 接地与接零是防止触电的重要安全措施

24 胸外心脏挤压时动作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不可用力过大过猛,以免造成肋骨折断、内脏损伤等。

25 在人体必须接地的场所,工作人员应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消除人体所带有的静电。

26 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

27 当头发无法梳理服贴时,将梳子浸入在水中,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随意梳理了。( )

28 穿旅游鞋容易使身上的静电积蓄。这是因为旅游鞋的底一般是绝缘的,身体上的静电无

法由脚底排除而积蓄。因此,容易产生静电的人尽量不要穿旅游鞋。( )

29

30 强大雷电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为大量热能,产生的高温会造成易燃物或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爆炸。

对 31 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都属于接闪器。

对 32 引下线的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入大地,抑制雷击的发生。

33 防雷装置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应作一次完整性、可靠性和接地电阻值的测试检验和修理。

34 常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性、爆炸危险性、毒性和腐蚀性。

35 电器设备检修时严禁合闸。

36 物质燃烧首先要先氧化分解。 37 电器设备着火可以用水灭火。

错 38 有触电危险的场所尽量减少使用金属工具。

39 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零线。

40 长期处于高频电磁场的环境中,容易产生疲劳无力的症状。 41 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电磁波辐人体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42 在潮湿的工作场所使用电动工具,为避免触电应站在绝缘胶板上工作。

43 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直击雷的主要措施。

44 在进行电气安全设计或评价电气安全性时,人体电阻按1000Ω考虑。

45 触电后,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是能否获救的关键。

46 重金属中毒可以饮用牛奶减轻症状。因为重金属可以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保护人体内的蛋白质。

47 易燃易爆场所的电器设备必须具有防爆功能。

48 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或专用槽罐区域内。

49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不能超过规定储存的数量。

50 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生产车间、居民区、交通要道、输电和电信线路留有适当的安全距离。

51 身上衣物着火时应立即奔跑。

52 爆炸是一种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53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54 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喷嘴应对准火焰的根部。

55 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流散雷电电流,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主要取决于它的流散电阻。

56 雷雨活动时,应避免使用金属柄的雨伞、推自行车或接触电气设备、电话以及金属管道装置。( )

57 当雷电来临时,你感到头发竖起,这预示将遭遇雷击。( )

58 雷击时,如果作业人员孤立处于暴露区并感到头发竖起时,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 膝。( )

59 夏天遇到雷雨天气时,应立即就地卧倒。( )

60 \"强大雷电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为大量热能,产生的高温会造成易燃物或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爆炸。( ) \"

61 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都属于接闪器。( )

62 引下线的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入大地,抑制雷击的发生。( )

63 \"防雷装置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应作一次完整性、可靠性和接地电阻值的测试检验和修理。( ) \"

64 建筑物的金属层面也可以作为接闪器。( )

65 由毒物侵入人的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称为中毒。( )

66 粉尘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于0.1μm。主要产生于固体物料粉碎、研磨过程。( )

67 雾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 )

68 气体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 )

69 长期接触致畸性毒物可引起机体畸形,或作用于母体引起胎儿畸形。( )

70 LD50或LC50表示半数致死量或浓度。( )

71 半数致死量是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剂量。( )

72 有毒品的急性毒性分为5级。( )

73 有毒品的急性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5级。( )

74 毒物浸入人体的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 )

75 当毒物在人体内的蓄积超过一定的量时,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的症状。( )

76 刺激性气体、有害蒸汽、烟雾和粉尘等毒物,吸入后会引起窒息、呼吸道炎症和肺水肿等病症。( )

77 苯、硝基苯、苯肼等,作用于人体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变化、高血红蛋白和溶血性贫血。( )

78 慢性中毒的毒物作用于人体的速度缓慢,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会发生病变,或长期接触少量毒物,毒物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病变。( )

79 慢性中毒病理变化缓慢,往往在短期内很难治愈。( )

80 慢性中毒依不同的毒物的毒性不同,造成的危害也不同。( )

81 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

82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

83 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很多种有害物质。( )

84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相当大,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应该绝对禁止吸烟。( )

85 在通风不良的屋子里,吸烟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甚至可达致命的程度。

( )

86 碱金属钠、钾、电石都属于遇湿易燃物品。( )

87 放射性物品是指能够自发的放出射线特征的物品。( )

88 危险化学品必须要有严密良好的包装。( )

89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选用包装容器的材质,选择适用的封口密封方式和密封材料。( )

90 放射性物品不能与其他危险物品同库储存。( )

91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修建应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 )

92 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配备一定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器具,供保管人员使用、进出人员临时借用。( )

93 严禁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直接用手触摸剧毒物品。( )

94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设备,要根据危险物品的类别和性质合理选用车、船等。( )

95 危险化学品的装卸场地和运输设备(车、船等),在危险物品装卸前后都要进行清扫或清洗,扫出的垃圾和残渣应放入专用器内,以便统一安全处理。( )

96 装卸危险化学品,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摩擦和倾斜,不得损坏包装容器,包装外的标志要保持完好。( )

97 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船,不宜经过繁华市区道路上行驶和停车,不能在行驶途中随意装上其他货物或卸下危险品。( )

98 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船上,应有装运危险物的警示标志。( )

99 运送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时,应按照公安部门规定指派押运人员。( )

100 装卸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按规定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

1 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可以分为( )、( )和着火三种类型。

2 爆炸是物质发生的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伴有巨大声响的过程,按爆炸的过程可将其分为( )、( )和核爆炸三类。

3 化学爆炸是指物质发生急剧( )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

4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纤维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 ),通常按体积分数来表示,其中在空气中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 ),最高浓度称为( )。

5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 )、( )和电磁场生理伤害。

6 ( )是将设备或线路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

7 发生触电事故出现“假死状态”时,应尽快使其心肺复苏,主要有( )和( )。

8 一套完整的避雷装置包括( )、( )和接地装置。

9 ( )和爆炸极限是评价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10 燃烧三要素是指( )、( )和( )。

11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 ), ( ), 12V, 6V。

12 雷电的危害按其破坏因素分类主要有( )、( )和机械性质的破坏。

13 工业生产中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是化学物质,称为( )

工业毒物 14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 )

职业中毒

15 LD50或LC50表示( )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的50%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

16 在各种评价指标中,常用( )来衡量各种有毒品的急性毒性大小。

半数致死量

17 按照有毒品的( )大小,可将有毒品的急性毒性分为( )。

18 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是( )、高毒、中等毒、低毒、( )

剧毒 微毒

19 毒物浸入人体的途径有( )、消化道和皮肤吸收。

20 毒物小剂量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是( )

慢性中毒

21 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称为( ) 急性中毒

22 凡具有( )、( )腐蚀与毒害等危险特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引起燃烧、爆炸、灼伤、中毒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化学品都属于( )

易燃 易爆

危险化学品

23 ( )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能放出热量自行燃烧的物品。

自燃物品

24 ( )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遇湿易燃物品 25 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 )管理。 专人 26 ( )是可燃物质自发着火的现象。

自燃

27 足够的可燃物质在有足够的助燃物质存在下,遇明火而引起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 )

着火

28 可燃液体蒸汽遇到点火源就会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现象称为( )

闪燃

1 人体触电的原因有哪些? 2 人体触电的方式有哪几种?

3 水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4 哪些物质着火不能使用?

5 试举例说明生产中和生活中常见静电现象。

6 人体防静电的措施有哪些?

人体接地,工作地面导电化,安全操作 7 消除静电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8 简述避雷装置各个部分的作用。

9 雷雨中人们预防雷击应注意哪些事项?

10 常见的灭火剂有哪些? 11 简述火灾扑救的原则。

12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是哪几个等级? 13 发现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怎样进行急救?

14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

15 防止中毒有哪些防毒措施?

16 简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内容? 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

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17 按照半数致死量的大小,毒物的毒性大小可分为哪五级?

18 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共划分为几类?

19 \"2004年,吉林市某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余人受伤。火灾是由商厦伟业电

器行雇员于某在仓库吸烟引发。一个小小的烟头上

演了一场特大火灾事故,致使54人的生命死于火海。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从这起事故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 某化纤厂有人用汽油清洗尼龙工作服上的污垢,衣服浸入汽油刚一洗,一团烈火就腾空

而起,两名员工当场遇难。请用所学静电的知识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