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影响日益加深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不仅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而且还助推了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和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从多个方面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产生严重影响。
1.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减速影响我国外部需求
次贷危机导致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慢,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油价急剧上涨和粮价飙升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随着次贷危机继续向实体经济扩散,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降温已成定局,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次贷危机导致美元持续疲软引发人民币汇率升值加快
为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不仅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人民币升值步伐也明显加快。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积升值21%,而仅今年1-8月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达到6.88%。人民币加速升值,一方面,削弱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并且由于难以预期人民币升值速度,企业基本不敢接大单和长单;另一方面,降低进口成本,对进口增加作用明显。1-8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6.5%,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48.5%,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了23.3个百分点。
3.次贷危机推动初级产品价格大涨导致我国进出口成本上升
2002年以来,随着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的持续贬值,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高涨。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扩散使得国际游资缺乏投资机会,为回避风险
1
及追求利益,大量游资流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石油和粮食的价格,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由于我国对初级产品进口依赖不断加大,结果导致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口成本,推动我国进口总体增速的提高。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一)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
2008年1-6月,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8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长速度。但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6.62%,远远高于全国8.84%的水平。可见,2008前半年,我国对美出口数量的增长大大高于出口金额的增长。 (二)全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开始减速,2008年1-6月延续了这种趋势。从出口金额看,2008年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1.87%,虽然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仍与2007年全年20.39%的增长速度持平。随着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预计中国2008年的出口增长速度将回落到15%-20%的水平。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中国比上年同期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2
(三)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增长仍然强劲
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市场,相反,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增长仍然十分强劲。2008年1-6月,中国对拉美、非洲出口金额增长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额增长速度。但对大洋洲的出口增长也保持了30%的较高速度,而对亚洲的出口增长21.12%,与全国出口总体增长速度持平。
从出口数量的增长看,除北美地区以外,中国对其他各大区域的出口数量增长都低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在增加,这种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内贸易调整的预期,即加快外贸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与效益,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对美国的出口数量增长却超过了出口金额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民财富下降,使得对中国低价值产品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相对增多所致。
3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趋势和近期表现
1.中国进出口价格指数的变化特点:进出口价格指数从 1995-2008 年间总体上升;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进出口价格指数都出现了下降,其中进口价格指数下降较快;2005 年后二者都明显上升,其中进口价格指数的涨幅尤其显著。
4
图 2 和图 3 分别绘出了经过季节性调整的进出口量值的季度增长率,即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容易观察到,2001 年之前出口量值的季度增长率波动较大;2001 年-2005 年间在 5%和 10%之间波动,进入高增长期;2005 年之后明显下降,2008 年第二季度实际增长率更降到 3%的水平,明显低于 2001 年以来的长期增长速度。
5
3.几类出口量值近期的变化特点:2005-2008 年,出口各类别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值保持增长势头,初级产品出口平缓。工业制成品中,纺织产品出口量值的增幅下降最为明显。加工贸易中占大头的进料加工增幅减少明显。
可以看出,工业制成品比初级产品相比,保持了比较连续一致的增长势头,初级产品出口在 2008 年有明显增长,但排除价格上升因素后,初级产品出口增长是停滞的,这可能是国内市场需求的旺盛和同期为了抑制物价而采取的出口出口供给的减少。
6
四、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措施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还在不断发展,必须密切关注最新进展,充分认识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贸易影响的严重性,结合国内经济贸易发展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一)利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加强国际经济协调,防止次贷危机向中国过度扩张
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而不断调低利率,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已经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发展。为此,必须加强世界经济的
7
国际协调,世界经济大国要担负起稳定世界经济的责任,构建世界或区域性的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合作机制。对中国来说,可考虑充分利用中美高层对话机制,将次贷危机作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就利率、汇率、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敦促美国肩负起稳定世界经济和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责任。
(二)高度重视美方激进的贸易保护行为,有效化解中美贸易摩擦,防止次贷危机的贸易传导
次贷危机引发的综合效应使得经济增长下滑、国内消费不振,企业投资减少、利润下降,这必然会反映到美国的贸易上,即美国的贸易会在利益集团的游说下趋紧,甚至出现比较激进的贸易保护行为,对此,中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中国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化解中美贸易可能出现的纠纷。
(三)深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转换美国市场的进口需求
中国出口高度依赖美、欧的风险早已存在,当前的次贷危机使这一风险变为了现实,这使我国加大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力度显得尤为紧迫。从目前来看,中国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加快,这是我国过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果,也增强了进一步开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信心。结合十七大提出的自由贸易战略,我们认为,当前加大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是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拓展出口市场渠道的重要手段。
8
(四)加强内外经济和贸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提高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应对外部危机的能力
从化解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来看,短期内,要综合考虑外贸(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与汇率、货币、资源价格、劳工和环境的协调与配合,增强协调性,使国内改革与调整要充分考虑出口产业和企业的承受能力。
9
国 际 贸 易 论 文
学校: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院: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班级:10级家具设计双语班 姓名:高敏
学号:100810116
导师:邓强
10
11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