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反思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反思

来源:爱问旅游网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反思 在10月19日星期三,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元素周期表》,总体情况和自我感觉还不错。 从公开课的前一周开始,我就着手备课、制作课件、寻找典型例题和设计课堂作业,还听了罗冰心老师的一节相关内容的研究课,并且在脑海里进行了反复的模拟,所以上课之前我很有信心。 上本节公开课时,我是以复习元素周期律引入新课,将周期和族的概念分开教学,我这样做,是为了分散知识的难点。 对于周期的概念,以第2、3周期的元素为例,展示课件中的元素周期表,让学生画出O、N、Na、Cl等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再安排学生观察、交流、研讨,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个重要的等量关系:周期的序数=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突出了重点。课后,我觉得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以便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空间。 接着通过启发和引导,又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每个周期所含元素的种类数的递变关系: 周期数 所含元素的种类数 由此可拓展到第8、9周期的元素,若排满,可能均为50种元素,突破了难点,并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这个难点上完成得很成功。 在学习族的概念,建立元素周期表中的列和族的关系时,我首先定义第Ⅷ族和0族,剩余的列再分为主族A和副族B,防止了学生将主族和0族的概念混淆。再设置问题,结合原子结构的知识,让学生探究主族和副族的序数和纵列序数的21 2、3 4、5 6、7 8、9 2×1 22×2 22×3 22×4 2×52 数量关系,支配学生通过交流和研讨,得出:主族和副族的族序数=纵列序数的尾数。我认为,补充这个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很有帮助。

对于主族元素的教学,我以第ⅠA、ⅡA、ⅦA族为例,引导学生分别比较和探究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序数、最高正价在数值上的关系,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了这一规律:主族的序数=该族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该族的最高正价(O、F元素除外)。

我选择的例题之一是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来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这一题,可以利用和巩固上述等量关系,我还借此例为突破口,略微拓展了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我觉得这节课如果再补充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补充焰色反应等演示实验、展示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样品或图片,那么效果会更理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