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儒;艾明岩;李振
【摘 要】城市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需考虑加油站交通特征及构建合理的分析模型.通过对城市加油站交通调查分析,阐述了城市公共加油站的交通特性,明确了加油站的高峰时段,并提出模型对其吸引流量进行预测,探讨了城市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与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对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8(044)002 【总页数】3页(P12-14)
【关键词】交通影响分析;交通组织设计;城市加油站 【作 者】何林儒;艾明岩;李振
【作者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11;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 南宁 530011;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1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491 0 引言
城市公共加油站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作为城市交通的吸引源,与驾驶员的出行活动息息相关。加油站的布局、规模、服务能力对城市交通产生重要影响。加油站
的位置不合理,将会增加城市车流的绕行;加油站的服务水平低,前来加油的车辆将产生排队溢出现象,此时排队车辆将对主线交通产生严重干扰,进而影响区域路网通行效率。因此分析城市加油站的交通影响程度,进行有效的交通组织设计,对提高城市路网通行效率,减少城市拥堵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对城市大型建设项目,如住宅、商业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研究较多[1,2],但对城市加油站的分析方法较为缺乏,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加油站交通特性,探讨城市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方法。 1 公共加油站交通特征分析
公共加油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吸引源,具有其自身的交通特性。加油站所处位置,服务对象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交通特性。本文通过对某市19个现状加油站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城市加油站交通特征,见表1。
表1 加油站交通调查数据样例加油站高峰时段早中晚主要服务对象排队情况红港3:30~6:0012:30~14:0017:00~18:00小汽车、货车占用社会非机动车道,顺畅白石港8:00~9:0013:00~14:0017:00~18:30小汽车内部排队,顺畅东海8:00~9:3014:00~15:0017:00~19:00小汽车内部排队,顺畅南区7:30~9:0011:00~12:0016:30~18:00小汽车、摩托车内部排队,基本顺畅 1.1 高峰时段
根据某市现有加油站的调查分析,城区加油站的服务流量与城市交通流量都存在明显的高峰时段。但是,城区加油站的高峰时段并不完全等同于城市交通流高峰时段。特别是早高峰时段,与城市交通高峰时段相比,加油站早高峰时段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由于加油站所处位置,服务主要车型不同,早高峰时段最早从凌晨03:30开始,最晚到10:30结束,没有明显统一的时段。而晚高峰时段基本与城市交通流同步,基本分布在17时~19时之间。因此本文采用晚高峰时段为加油站的高峰时段,在此基础上对加油站进行交通影响分析。
1.2 吸引交通量
预测加油站吸引的交通量是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的关键。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 km~1.2 km。在服务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加油站所在路段的交通量越大,加油站吸引的流量越大,且路网的容量越大,可达性越好,吸引的加油车辆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可以认为加油站吸引流量的大小与路段交通量及路段容量成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可用式(1)描述: Qj=αQL (1)
其中,α为待定系数;Qj为加油站吸引流量,puc/h;Q为加油站所在一侧路段单向流量,pcu/h;L为加油站所在路段(两个主要交叉口之间)长度,km。 根据现有加油站的调查分析,用最小二乘法标定系数,α建议为0.046。 2 公共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方法
公共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是在有确定的场站位置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已有加油站,经过分析之后,可进一步做交通组织的改进或重新选址,其研究年限建议在近期完成(通常为3年~5年);对于规划的加油站则是一个滚动的过程,如果分析结果不可行,即加油站对所在路段及周边道路干扰严重,就需要重新考虑场站的位置;如果结果可行,则可继续做交通组织设计,其研究年限建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的年限综合考虑[3]。无论哪一种情况,其交通产生、吸引量预测均应与设计年限相一致。加油站的交通影响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 1)加油站吸引流量对于周边交叉口的影响;
2)目标年加油站交通需求(高峰时段加油车辆数)是否超过加油站的最大服务能力(根据加油站总图布局利用排队理论计算的高峰小时能服务的车辆数)而产生排队溢出现象,进而影响主线道路的通行能力;
3)加油站出入口及内部道路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交通组织是否顺畅。
具体工作流程见图1。
2.1 加油站对周边交叉口影响
加油站不宜建在交叉口附近,以免造成车辆堵塞,减少路口的通行能力[3]。加油站吸引的车辆过多,会加大周边交叉口的通行压力。如果加油站建于交叉口附近,则进出加油站的车辆将对交叉口进行直接的干扰,造成交通拥堵,需要对其进行交通组织改善设计,减少冲突点。 2.2 加油站进口排队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
本文采用排队论模型对加油站高峰时段的排队长度进行评价。根据加油站总平面图可以得出加油站为服务车辆提供的停车空间,通过排队论模型计算出到达车辆数超过加油站提供的最大停车位时的概率,如果该概率值很大,则说明加油站很可能产生排队溢出,对路段交通流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对其进行交通改造,若该概率值很低,则说明加油站停车空间充足,产生排队溢出的可能性很小,对路段交通量基本不产生影响,加油站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停车需求。
假设到达加油站的车辆服从泊松分布,车辆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车辆平均到达率为λ,加油站每个通道平均输出率为μ,则根据M/M/N排队模型[5]: 在系统中没有车辆的概率为: (2)
在系统中有k辆车的概率为: (3)
排队系统中的平均车辆数为:
(4)
平均排队长度为: (5)
系统中的平均消耗时间为: (6)
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为: (7)
其中,ρ为利用系数,ρ=λ/μ,当ρ<1时,系统是稳定的;N为服务通道数。 2.3 加油站出入口及内部道路评价
加油站作为城市内部危险物品的储存地,为车辆提供加油服务的同时不可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加油站出入口及内部道路必须满足人员车辆尽快疏散的要求。加油站内部一般车道宽度需不小于3.5 m,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0 m,站内道路转弯半径按主流车型确定,不宜小于9.0 m。汽车槽车卸车停车位宜按平坡设计,主要考虑尽量避免溜车[4]。 2.4 加油站的交通组织设计
加油站交通组织设计分为外部设计和内部设计。外部设计主要考虑加油站吸引的车辆,如何在不显著影响道路交通的条件下顺畅的进出加油站,减少冲突点;内部设计主要考虑加油站内部人流车流的快速疏散,保障行人与车辆的安全。具体做法如下:
1)周边主要道路交叉口均须设置人行横道线、机动车限速标志、让行标志,以及注意行人和注意非机动车标志等,以确保行人过街安全,尽量避免人流和车流的相互
干扰。
2)根据相关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加油站及距离站点30 m以内的路段,除使用该设施的外,不得停车,因此加油站30 m范围内不得设路边停车带。 3)在加油站内部以及加油站出、入口存在冲突点的地方应设置路面减速拱和减速让行交通标志,停车场地及内部路面不宜采用沥青路面。
4)加油站进口端设置醒目的提示标志,及时发布站内油品供应信息,避免车辆盲目等候。 3 实例分析
以某市清石加油站为例,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及交通组织设计。清石加油站位于清石路上(如图2所示),离G320与清石路交叉口约300 m,用地面积2 028.89 m2,加油机(潜油泵式)4台,埋地油罐4台。由交通调查及预测得目标年清石路双向交通流量为1 439 pcu/h,清石加油站所在一侧流量为655 pcu/h。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得到高峰小时清石加油站吸引流量为34 pcu/h。
1)交通影响分析。
清石加油站高峰时段吸引流量较少,对周边主要交叉口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目标年规划路网上紧邻加油站北侧新增一条道路与清石路相交,使加油站出入口离该交叉口过近,造成交通干扰,因此需要对加油站出入口进行交通组织改善设计,减少冲突点。加油站出入口宽均为11 m,转弯半径为9.0 m,加油站罩棚内单车道宽度为5 m,双车道宽度为11 m,均符合相关规范。
根据加油站总图,加油站的服务通道数N=4;由现状加油站调查得到每个服务台的平均服务效率是2.6 min/辆,本加油站每个通道都有两个服务台,因此每个通道的服务效率μ=1.3 min/辆,即0.77辆/min;车辆到达率λ即高峰小时加油站服务车辆数34辆/h,即0.57辆/min。ρ=0.74,所以系统是稳定的,由上述公式
计算系统中的车辆数如表2所示。
表2 系统车辆数系统中车辆数kPk概率值系统中车辆数kPk概率值00.45740.00610.33850.00120.12560.000230.031
由表2可知,系统中有6辆车的概率为0.000 2,几乎不可能发生,因此不再计算系统中有7辆车的概率,系统中有大于6辆车的概率是可能性很小。经计算排队系统中的平均车辆数辆,平均排队长度辆,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而加油站可同时为8辆车提供服务,另外加油站内部空间至少可供4辆车排队,12辆车同时到达的概率值极低,综上所述,系统各项指标优良,加油站不会产生因排队车辆过多而形成的排队溢出现象。 2)交通组织设计。
为减少加油站出入口对交叉口的影响,加油站出入口建议采用单进单出且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形式;在加油站内部以及加油站出入口存在冲突点的地方应设置路面减速拱和减速让行交通标志,见图3。 4 结语
城市公共加油站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的基础设施,有其自身的交通特性。加油站的位置不合理或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交通需求将会对城市交通造成干扰。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公共加油站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及交通组织设计,保障城市交通流的畅通。本文提出的加油站吸引流量模型及运用排队论模型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对加油站交通影响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姚智胜,邵春福,熊志华.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方法探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4(3):60-64.
[2] 沈建武,刘学军,陈良琛.城市大型商业设施交通影响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4(27):432-435.
[3] 陈 峻,王 炜,黄艳君.城市客运场站交通影响分析及设计[J].中国公路学报,2004,4(2):78-81. [4] GB 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S]. [5] 王 炜,过秀成.交通工程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