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闽北古民居的“再生”

浅谈闽北古民居的“再生”

来源:爱问旅游网
文化与传承

浅谈闽北古民居的“再生”

DISCUSSION ON THE \"REGENERATION\" OF ANCIENT FOLK HOUSES IN NORTHERN FUJIAN

福建师范大学 姜骅珊

闽北位于福建省北部,存有大量明、清时期所建造古民居。传统古民摘 要:

居是我国研究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在现代的影响下许多古老民居在保存与利用上存在许多的问题,不少古民居被荒废或向现代化建筑转化。本文意图以闽北地区下的古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对古民居改造的平面功能及室内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古民居的“再生”,一方面,能够保留当地的风俗习惯,对当地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古民居的“再生”也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加快城镇化。闽北;古民居;再生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3-0144-02

Northern fujia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fujian province. Traditional Abstract:

ancient dwellings ar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studying ancient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China and also a cultural treasure in China.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times, many ancient dwellings have many problems in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many ancient dwellings have been abandoned or transformed into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ake the ancient dwellings of xiamei village in northern fuji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lane function and indoor environment of the ancient dwellings through field research. The \"regeneration\" of ancient dwellings, on the one hand, preserves local customs and habits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publicity of local cultural trad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generation\" of ancient dwellings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Promote steady development of local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accelerate urbanization.Northern fujian; Ancient folk houses; Regeneration Key Words:

地位越高,住房越靠前檐,并遵循左尊右卑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向建筑内部深处方向不断延伸,从平面看去形成左右两边对称式的建筑。整个建筑越靠后,重要性依次递减,天井、厅面的面积宽度也随之减小。

2闽北古民居现状

现存古民居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造。房屋结构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梁柱以木为主,利用挑梁减柱的方式增加建筑的空间,外墙多为夯土墙、砖墙、石墙,其中夯土墙最为常见。整体建筑受徽派建筑的影响,外墙处为作封檐,或马头墙的造型[1]。采用传统的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现有的遗留古民居

改造为民宿,其经营模式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乐”的经营形式存在。但现有的私人民宿相比于酒店,其居住条件,服务态度,卫生条件、设施、设备等太过于低端,不能满足住客的住宿舒适度。大多数民宿的建筑被盲目地改为现代化的混砖住宅,脱离了当地的房屋特色,许多古建筑遭此破坏。如此而往,会失去很多来此地旅游的游客的入住,浪费了许多资源。

3闽北古民居的“再生”策略

3.1空间“再生”策略

传统的中式室内设计存在着几个问题:厚重、繁琐和阴郁,会给人心理造成强烈地不舒适感。对于解决室内采光的问题,可以选择在古建筑中适当地加入玻璃材质,局部的玻璃钢架结构能够增加室内的现代元素,在保证采集室外自然光的功能性下,丰富空间的层次感。此外,在室内改造设计设计中,应该注重优化室内空间结构,要满足现代人所需求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在整体空间中设计多种功能性的空间区域以及可供自由安排的灵活空间,打造一个更加轻盈、简约更有呼吸感的室内环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现代有机结合的舒适感。3.2人文“再生”策略

民居的改造不能仅仅局限与对建筑内、外的空间进行合理地规划,还应该考虑到更深层次内涵的表达、文化的表达。将传统的居住空间改造为现代化的消费空间,除了对空间内部布局合理规划外,加入人文内涵也是增加空间独特地域性,是吸引游客必不可少的亮点之一。3.2.1植入闽北竹文化

闽北古民居室内空间的改造设计中,加入当地十分有特点的竹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室内空间中绿色的竹子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受,而黄色的竹子能够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受[4],同时竹1闽北古民居概述

闽北古民居位于福建省的北部,闽北被称为福建省内的路上门户,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平原地区极少且分散,故闽北地区的村落多为小聚居且分布范围广泛。闽北地区的民居注重选址与居住环境的营造。房屋多建造在靠近水源河谷两岸或森林资源丰富的东南坡地,使之能够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材料进行建造。闽北古民居的建筑形式多为三合院式、天井式等纵向发展的多进式结构。普通人家的住宅一般为两进三开间;山地地区多为干阑式与虚脚楼。房屋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周围丰富的竹与木资源。家庭

[2]

人口越多,官位越高院落越多进,固有“三进九栋”之称。家中

作者简介

姜骅珊/1994年生/女/福建福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福建福州350007)(

144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文化与传承

图1接待室效果图图2茶艺室效果图图3双人间卧室效果图图4双人间卫生间效果图图5吧台效果图

子还具有很强的吸音隔音的物理性能,将竹子用在室内设计中能

有效除去室内杂音干扰,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居住体验[3]将竹元素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必定会产生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实用。所以

价值。使用竹材作为一种环保传统的装饰材料,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地综合利用,也能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本次的设计中可以将竹元素、传统竹工艺巧妙地融合进空间中,例如,屏风隔断、灯光布景等方面,增加空间的层次感、通透感,使空间呈现和睦协调之美。3.2.2植入闽北茶文化

闽北地区茶文化盛行,许多茶道爱好者以及其他爱好喝茶的

人至今还依旧沿用明朝时期流传下来饮茶的习俗[5]文化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并且具有十分浓厚的茶文化。闽北地区茶氛围贯穿于生活之中。在民居的改造设计中,茶文化的植入是一种当地生活理念的再设计与融合。结合当地特色,让每一间民宿结合当地文化同时进行差异化的区别,避免同质化,独具特色。

本土茶文化与室内设计的结合,不仅需要体现实用功能,还需要充分了解茶文化的内涵,满足使用者精神文化需求。在改造设计中,空间布局应该进行合理安排与规划。茶室所处的空间布局要满足迎客之道,不能过于荫蔽幽暗。同时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人与人的之间、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之间三者相互关联的关系,使得茶室环境令人感到舒适典雅,给茶客们提供一种回归茶与生活本质的情感空间。

4闽北古民居“再生”设计实践

4.1接待室与茶艺室

接待室与茶艺室位于民居的入口处,在改造设计时考虑到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充分利用透气感强的竹子装饰作为背景墙,底部加上灯光。如图1,接待室效果图中简约却又并不呆板的竹工艺前台,营造出淳朴自然又带有现代化的装饰效果,力求遵循朴实自然简单的原则。将现代化设计下的竹工艺品与原始粗糙灰砖地板形成一种对比,不仅保留了历史感同时在空间结构上会给人一种竹制材料特殊的呼吸感,现代设计工艺的运用,加上天井的映衬,给人一种独立于喧嚣的另外一种美。如图2,茶室的空间布局也极其讲究,左右两边分设了多个纯木质的明清时期多宝架作为展示架,用以摆放各种茶类以及茶艺品。符合了闽北地区茶文化中会客之道,泡上一壶清茶,便会感受到整体前厅布局给人营造了一种空灵静雅的别致感。4.2卧室套间

卧室在设计时,在原有的夯土墙上铺设文化石作为装饰背景墙。摆放以具有现代简约的原生态木质室内陈设以及竹制等灯具。每个房间都各自配有独立的卫浴,综合起来给居住者制造了一种

与原生态空间、现代设计语言、自然光阴对话的自然柔软的亲和感。如图3、图4,双人间卧室卫生间的设计中加入了顶窗的设计,阳光可以透过墙面上部的长条形玻璃窗均匀的洒进屋内。保证卫生间私密性的同时又增加了室内的自然采光,渲染出无尽的温暖与惬意,充满立体感的墙面也让整个空间更加有趣。4.3吧台娱乐区

吧台位于厨房后部,拆除了原本结构分区的木墙,形成一个半开放性的公共休闲区,与后厅的观影区以透明玻璃为隔断。为了缓解原本空间结构留下的阴郁感,吧台上部的青瓦改为透明的玻璃,天花部分移除了原有的穿斗木架构改为黑色钢架结构,如图5,增加了建筑室内的空间感,整个空间在白天拥有充分的自然采光仿佛置身于阳光房中,夜晚可以享受到自然星空。同时也增加了后厅整体的轻松感,使得整体的空间更加轻盈跳跃。4.4花园公共区

穿过第二进的门后就可以将精心布置的竹林庭院尽收眼底。朴实温和地结合了当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质朴的材质,开放的通透空间,最大限度地与自然景观结合,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地趣味还可以感受到现代生活中难能可贵的简单自然。在花园区设置有公共观影社交多功能的区,人们三五成群不仅可以简单观影,更加可以在此轻松畅谈生活周遭,大家面对的是同面窗与同缕阳光,回归感受最朴实的自然肌理。

5结语

古民居的“再生”,一方面,保留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对当地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古民居的“再生”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的环境,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加速了城镇化进程,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实现了相关产业联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就业率,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等等的一系列改善农村人口生活条件的相关方面。

参考文献

[1]余健.武夷民居风格浅谈[J].山西建筑,2008(09):35-36.[2]邹全荣.锐气圆融刚柔相济――闽北古民居封火墙的造型之美[J].艺术.生活,2009(04):58-59.[3]刘玉婧.闽东北传统建筑现代化更新之室内声舒适度改善研究[D].南京大学,2016.[4]周艳.竹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5]刘欣.基于传统茶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12):276-277.[6]蒋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情感表达探究[J].工业设计,2018(12):

106-107.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