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
印尼经济的崛起与面临的挑战分析
吴崇伯※
摘要:近些年,印尼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力推“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深度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转向主要由内需拉动,增长率连续9年保持在5%~6%的水平。印尼经济正在崛起,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作为东南亚最大国家,印尼拥有巨大的政治与经济潜力,成为与中国和印度比肩的亚太新兴经济体。
关键词:印尼经济崛起六大经济走廊【中图分类号]F13.342.4
内需驱动发展战略新兴经济体
[文章编号]1003—2479(2013)02—0021—06
[文献标识码]A
Studies
on
yandItsChallengesEmergingIndonesianEconom
Wu
Chongbo
icrestructuring,pushestheentvigorouslypromoteseconomyears,Indonesiangovernm
constructionnamedSixEconomicCorridoraswellasadjuststheeconomicstructuredeeply,andthegrowthrateof
Abstract:In
recent
5%-6%for9years.TheIndonesianeconomyisontherise.Althoughfacingmanychallenges,as
etheemthelargestcountryinsoutheastAicpotentialtobecomsia,Indonesiahasgreatpoliticalandeconomerging
Asia-PacificeconomhinaandIndia.yasC
GDPmaintained
at
icords:Indonesia’SeconomKeywEmergingeconomy
iccorridors;Drise;Sixeconomevelopingstrategy
of
greenpower;
在亚太经济版图中,除中国和印度外,印尼经济的崛起同样成为热门话题并引起世界的瞩目。近些年印尼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力推“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深度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转向主要由内需拉动,使印尼内部投资增长,国民消费力上升,加上没有发达国家普遍所面临的财政困难和老龄化问题,因此,印尼近年经济持续增长,增长率连续9年保持在5%~6%的水平,成为萧条的世界经济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印尼经济的强劲增长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印尼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灾国,但现在却迅速转变为东南亚甚至亚洲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印尼经济正在崛起,它的强势增长使外界对这个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世界第四大人口国刮目相看,普遍预测印尼即将成为金砖第六国,成为与中国和印度比肩的亚太新兴经济体。
导师
一、印尼政府正全力将印尼打造成为世界新的“金砖之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总统苏西洛取得连任,印尼新内阁连续出台多项经济措施,建设六大经济走廊,推动农业和制造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投资,努力将印尼打造成为新的“金砖之国”。
(一)建设六大经济走廊,提升整体经济实力
2011年5月27日,苏西洛总统正式公布国民经济2011-2025年15年中期建设规划(Masterplan
Percepatan
danPerluasanPemibangunanEkonom
In-
donesia简称MP3EI),提出在全国各地建立六大经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南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
2l
济走廊,通过经济走廊建设,印尼将在国内主要岛屿上建立经济和商业中tl,群,以带动和发展当地经济,使每一个走廊成为特殊产业中心,以形成整体经济发展合力。六大经济走廊分别为:爪哇走廊,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东爪哇省沿海地区将发展成化工工业中一tl,与造船业中心,而内陆地区将发展为食品及饮料生产中心;苏门答腊岛走廊,重点发展农业种植园以及矿产加工和开采等,苏南省及廖岛将发展成棕榈油加工中心;加里曼丹走廊,以农业种植园和采矿业为主;苏拉威西走廊,主要发展渔业、农业种植园以及采矿业;巴厘和努沙登加拉走廊,重点发展旅游业及手工业,将巴厘和龙目岛打造成旅游休闲中-tl,;巴布亚和马鲁古走廊,以发展渔业、矿业及林业为主。根据计划,到2030年,爪哇走廊产值将达到1.282万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4.2倍;苏门答腊走廊将达到4730亿美元,增加3.4倍;加里曼丹走廊将达到1520亿美元,增加2.6倍;苏拉威西走廊将达到940亿美元,增加4.4倍;巴厘和努沙登加拉走廊将达到760亿美元,增加4.3倍;巴布亚和马鲁古走廊达到830亿美元,增加6.3倍①。六大经
济走廊建设中的重点——爪哇经济走廊的各项工程
已陆续开工。这项总投资将达到1700万亿印尼盾的宏大工程将于2014年全面竣工,其中主要的基建工程包括:贯通爪哇岛东西的高速公路,连接印尼第一、第二大城市雅加达和泗水的双轨铁路等。这两项重要工程竣工后,将有效缓解爪哇岛交通严重阻塞的问题,大幅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并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推出新的政策举措,消除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大小1.3万多个岛屿组成,现划分为32个省,分为东、西两大区域。西部包括17个省,全国2.17亿人口中,有78%居住在西部。东部包含15个省,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0%,但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2%。印尼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狭人多,经济社会较为发达,居民较为富裕;东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迟缓,贫困居民超过40%。在印尼2010年的GDP地理分布中,爪哇岛占57.6%,苏门答腊岛占23.7%,加里曼丹岛占9.2%,苏拉威西岛占4.6%,努沙登加拉、马鲁古以及巴布亚等其他岛屿合占4.9%②。全国416个县市有40%属于后进或贫困地区,其中东部
22
占63%,苏门答腊占28%,爪哇和巴厘岛占9%。西部地区贫困率为17%,而东部地区为36.8%。印尼西富东穷,由来已久,因素很多,但不论是殖民时期,还是独立以后,历届政府都存在“重西轻东”倾向则是重要原因之一。而东部农渔矿藏等天然资源极为丰富,地理位置又靠近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发展潜力非常大。自2001年实行地方自治后,东部揭开了发展经济的序幕。新政府上台后推出新的政策举措,努力开发东部地区经济,以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同时开发东部地区也是消除贫困的关键
之一。
目前,印尼政府已通过实施“综合经济开发区”的方案来振兴东部经济,将东部15个省整合为5个综合经济开发区,各开发区根据本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各自发展,主要发展农业、经济作物以及加工工业,包括粮食、油棕、杂交椰子、甘蔗、可可、家畜渔业、林木等。如在加工业方面,南苏、中苏、东加计划发展纺织业;南苏、中苏、北苏、西加、东加、西努、东努等省将建造纸厂;苏拉威西、加里曼丹、东努开拓化工业;苏拉威西、西加、东加、西努、东努发展非金属工业;苏拉威西发展机械制造业等等。东部地区矿产丰富,但因缺乏庞大资金、技术人才稀缺,尚无投资者进军这个行业。旅游资源丰富,但因通讯设备落后、交通不便,暂未列入发展规划。虽然印尼开发东部地区的条件已经成熟,但要把计划真正落到实处仍有不少阻力,除了治安问题急待改善外,还有电力供应不足,通讯网络短缺、交通不便、专业人才难寻等困难,同时还包括改变该地区传统的社会结构以及狭隘的宗教观念等棘手问题,所有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三)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破解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瓶颈
拥堵的道路、破旧狭小的机场、超负荷运转的港口以及一些地区电力的严重不足,成为长期困扰投资者的老大难问题,是制约印尼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瓶颈。印尼人口、GDP和面积都占东盟的近四成,但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基础设施建设明显
①《印尼媒体积极评价‘加速与扩大全国经济建设蓝图(MP3EI)’》,中国商务网,2011年5月30日。
②《爪哇产值占全国GDP总产值57.6%》,(印尼)《国际日报))2011年5月29日。
落后。印尼人均电力消费量仅为马来西亚的15%、中国的25%,与印度相当。道路密度仅为马来西亚的6%、中国的10%。总统苏西洛已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第二任期中最重要的施政方略之一。苏西洛领导的第一届新内阁成立后,立即提出计划,在2004~2009年的5年内投资720亿美元着力改进铁路、公路、桥梁、发电站、机场、码头等设施。苏西洛第二次当选总统后表示,今后5年印尼政府还将投入1500亿美元进行大规模的公路、码头和电厂建设。2005~
201
1年,印尼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
25.5%,2005年,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额32.9万亿印尼盾(36.3亿美元),2011年为141万亿印尼盾①。印尼政府在2012年的财政预算中,计划增加基建开支近200亿美元,预期将兴建4000公里道路,150公里铁路和14个新机场以及更多公共房屋。此外,政府还陆续公布了29公里长的巽达海峡大桥、贯通爪哇岛的高速公路、连接雅加达和泗水两大城市的复线快铁、首都地铁和核电站等大型、超大型项目建设计划。2011年12月,印尼国会通过征地法案,标志着在这个土地私有的国家里,政府将可以通过补偿征用土地来加速印尼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推动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在2025年前建成世界\"r:lk强国之一
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力军。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印尼政府减少经济发展对油气行业倚重的政策引导下,该国工业迅速崛起,并形成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业。但近年来由于缺乏对提高劳动力技能、基础设施建设及研发的投入,印度尼西亚JJnI制造业发展缓慢,增长速度已明显落后于马来西亚、泰国及菲律宾等其他东盟国家。2009年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6.4%,2010年制造业对GDP的贡献率进一步降为24.8%,是近30年来的最低点②。近几年,印尼出现的“逆工业化”现象已经开始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印尼政府推出新的振兴制造业对策,陆续出台包括纺织、钢铁、汽车、天然气、矿业、海产品、棕榈油、石油化工、轻工服务业和烟草业等10大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力争使制造业在2010~2014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8.1%,并在2025年前将印尼建成世界工业强国之一。政府将通过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来达到上述目标,主要有: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出台有利的招商
引资措施,营造便利的营商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进入制造业并鼓励制造业部门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革新;按照劳工市场供求状况有序调整工资升幅,减少对正常经济活动的干预;最大限度利用印尼天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的有利因素,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放弃竞争力低于临近国家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渔畜牧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特别是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改造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传统工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重视新兴产业的培育扶持,力求以创新引领科技突破,大力发展创意经济、绿色能源和再生能源、汽车产业、有色金属和棕榈油等产业。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培养本国的科技队伍,建立本国的创新体制,提高印尼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科技含量,以此作为未来工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二、印尼实现经济崛起所面对的挑战
(一)失业率偏高、贫困人口大量存在都将制约印尼经济的发展
印尼自1945年独立以来至今已67年,但贫穷问题仍是国家一大隐患。苏西洛政府特别关注和重视扶贫减贫工作的进展,计划在两届任期之内尽力减少贫穷人口比率,直至2014年本届政府任期结束时,将贫穷人口比率下降为8%~10%。减少贫穷人口比率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尽管印尼政府为减少贫穷人口比率已做出巨大努力,包括政府加大救助力度、实施各项扶贫纲领、研究建立全国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方面的开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等,同时采取扩大就业和加强能力建设等中长期措施,努力解决结构性贫困问题,但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印尼在创造就业机会和消除贫困方面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据印尼中央统计机构的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贫困人口为3900万,贫困率17。8%。2009年贫穷人口达325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15%③。2010年印尼的贫穷人口达3102万人,
①Hans
DavidTampubolon,“R1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
remainsinefficient”,TheJakartaPost,Feb19,2012.
②Rangga
D.Fadillah,“Govttoldtofocus
on
manufacturing
sector”,The
JakartaPost,Feb9,201I.
③顾时宏:《印度尼西亚贫穷问题尚未解决》,中新财经
专线2011年10月24日。
23
占全国人VI的13.33%,比2009年下降了约1%。2011年贫困人口3002万,贫困率12.37%,失业率6.6%。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印尼的贫困率从2004年的16.7%下降到2009年的14.2%,下降幅度显得不足:政府制定的目标是8.2%①。政府的扶贫计划未获得显著成果,促使低下层民众对执政者不满。
除了贫困人口居高不下,如今印尼面临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虽然近年印尼经济有所增长,人均收入已超过3000美元,实际上高收入与低收入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2002年,印尼高低收人差距比率为0.33,而2011年该比率增加到0.41。印尼40%贫穷人口的收入有所减少,而20%富人的收入却有所增加。2002年,富人的收人占国民收入的42.2%,到了2011年上升至48.42%。据《福布斯》杂志披露,2011年,印尼14位大富豪的财产达290.7万亿印尼盾,相当于印尼2011年国家收支预算的22%,相当于2010年GDP的4.5%。经济的增长造成更大的贫富悬殊,印尼大约还有15%的人仍生活在官方贫困线以下(每天1美元左右),众多新一代的印尼穷人仍然无法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
处。
(二)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仍是印尼的一大短板,将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印尼农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印尼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用地3100多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7%左右,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44.6%。虽然印尼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受气候特点、土地限制和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印尼农业发展十分缓慢,粮食迄今仍无法自给自足。印尼曾在1984年实现粮食自给目标,但好景不长,进人9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耕地转变为工业和其他用地,印尼的大米生产频频亮红灯,粮食自给受到挑战,粮食安全面临威胁。印尼粮食自给仅维持了10年,就不得不从1994年开始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2001—2003年,平均每年进口大米200万吨,2003年进口大米300万吨,占总需求的9%,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2010年,进口大米108万吨,2011年,印尼共进口150万吨大米。为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的充足、保持足够的大米储备,印尼农业部制定了今后5—10年内大米储备量最少保持
在1000万吨的指标,但目前仅为400万~500万吨,不到计划目标的一半。印尼食糖、大豆和牲畜等农产品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数据,自2009年起,印尼食糖和大豆产量逐年下降,2011年,印尼糖产量为227万吨,仅约为政府提出的到2014年食糖产量达到400万吨目标的一半。预计2012年食糖产量将比2011年微升2.2%,为232万吨,大豆产量将比2011年下降8%,为78万吨左右。大豆、玉米等作物年年需要大量进口。由于气候条件限制,小麦不适宜在印尼种植,印尼为亚洲最大的小麦进口国,2011年,进口小麦520万吨,2012年,进口量可能增加到580万吨。
(三)政府外债仍然沉重,必须严格控制债务规
模
尽管近几年印尼债务比率(外债对GDP比率)不断下降,2000年为88%,2001年降为77%,2002年为67%,2003~2005年分别降到6l%、56%和%,2006年为39%,2008年进一步降到33%②,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印尼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8%、26%和25%③,到2014年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是24%~25%,但该下降不是由于债务总额下降造成,而是GDP提高所致。2010年月底,印尼国家外债上升到1807亿美元,其中1056亿美元是政府债务,其余751亿美元属于私人债务。印尼财政部发布的报告,截至2012年年底,印尼国家债务余额为2042.8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的1994.9亿美元增长了2.4%,债务占GDP的比重为27.3%。印尼到期外债2008年为28.94亿美2009年达到高峰为65.14亿美元,之后便开始下降,2010年为52.15亿美元,2011年为46.14亿美元,年为45.16亿美元,2013年为45.62亿美元,2014年为43.71亿美元④,但印尼外债问题仍然突出。2013年,印尼财政预算已安排58.4万亿印尼盾(约合61亿美元)用于偿还到期外债。苏西洛总统
①《印尼政府为消除贫困作出不懈努力》,《印尼商报》
年4月25日。
②DavidJay
Green,“Toolittle,toolateinSoutheastAsia”,
EasternEconomicReview,March2009,PP.15.
③(2012年印尼政府债务总额2042亿美元,占GDP比
27.3%》,印尼《干岛日报))2013年1月29日。
④《明年到期外债65.14亿美元》,《国际日报))2008年9
3日。
474元,20122012Far重月已向内阁成员及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发出指令,要求限制外国贷款数额,严格控制外债规模,保证外国贷款能为印尼经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①。财政部长阿古斯玛尔托瓦多佐(AgusMartowardojo)也提醒私人企业须更加小心地处理债务问题,因为政府偿还外债本金和利息已占出口总收入的30%,实在令人担忧。印尼2.5亿人口每人负担的债务高达884美元②。世界银行2012年年底发布“2013年国际债务统计”报告,其中印尼负债213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债务国。欧债危机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对印尼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印尼中央统计局公布,2012年,印尼出口总额1900.4亿美元,下降6%,进口总额1916.7亿美元,增长8.2%,全年贸易逆差达到16.3亿美元③。2013年,形势也难以乐观,美国政府酝酿加息和削减政府开支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欧元区债务危机没有明显的缓解迹象。贸易逆差将影响外汇储备,进而导致印尼贸易失衡、货币贬值、偿还外债压力减弱。
此外,印尼的腐败和官僚主义问题一直难以根除。腐败现象一方面导致社会不公,另一方面影响社会透明度,从而影响政策的实施,也增加了外来投资者的投资成本,直接损害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反腐机构及其措施如今收效甚微。在第一个任期内,苏西洛政府在反腐问题上虽然有所动作,但随着反腐斗争的深人,遭遇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为此苏西洛第二次当选后表示将加大反腐力度,并通过组建以专家为主的内阁,来加强政府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三、印尼经济发展趋势
尽管仍面临许多挑战,但强大的潜在市场、多年的快速发展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印尼成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印尼是东盟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是继中国和印度之后又一个成功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国家。印尼各界对今后5年经济发展的态度比较乐观。
(一)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经济体、东盟和G20集团的成员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印尼2008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1%,但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2009年增长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与众多邻国相比仍然突出。在过去几年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印尼既没有出现银行大规模倒闭,也
没有因出口减少而导致经济大幅度衰退。印尼不仅
成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在全球经济危机使大多数亚洲国家面临着负增长的时候,印尼2009年的经济增长仍然达到4.5%,在G20集团成员国中仅次于中国和印度。2010年和2011年印尼经济增速分别回升至6.2%与6.5%,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东南亚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之一,而且正在成为东南亚的新兴经济中心。印尼正在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简化行政手续并积极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印尼将继续成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领跑者。随着印尼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印尼经济总量在2011年超过荷兰后,2013年将有望超过西班牙。印尼2012年经济增长率为6.3%,仅次于中国的7.8%,居世界第二位。印尼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年增长率在7%一8%之间,到2025年人均GDP达到1.3万~1.5万美元,跻身世界10强行列。
(二)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使印尼在东南亚地区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印度尼西亚农业、林业、渔业、矿产与油气等资源丰富多样,是东南亚地区的农、矿生产大国,其矿产资源潜力与俄罗斯等10个国家并列世界第一。同时有着广阔、肥沃的土地资源。印尼拥有2.5亿人口,平均年龄28岁,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这构成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和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丰沛的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巨大的消费人口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的市场空间。印尼是东盟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巨大的内部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都将为各国企业在印尼、甚至在整个东盟区域内进行资本、商品和劳务的跨国流动带来较大的便利和商机,这使印尼在东南亚地区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内需成为支撑经济成长的主要支柱,也是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印尼经济近年与亚洲邻国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
①《印尼将继续严控外债规模》,《印尼商报))2012年1
1
月15日。
②《印尼财部提醒私企,须谨慎处理债务问题》,《印尼商报)2012年9月21日。
③《据2012年印尼最新统计数据,印尼贸易逆差达16.3亿美元》,印尼《星洲日报}2013年2月5日。
比,可以傲视东南亚,是因为该国经济结构跟东亚各地不一样。东亚所有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毫无例外的依赖出口,且都以欧洲、美国为其最大出口市场,经济自然深受美欧经济衰退打击。相对之下,印尼是全球少数侧重内需的经济体。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尼对出口的依赖却处于低水平。据IMF统计,2007年,印尼GDP对出口的贸易依存度约为29%,东盟的出口上升至270亿美元。另一方面,东盟外部合作既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又进一步扩大印尼经济的发展空间。目前,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亚等国加大了合作力度,这也给印尼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尼有着巨大的经济实力与潜力,2011年GDP达到8200亿美元,人均远低于其他东盟国家。2009年,印尼对外贸易依存度只有39%,大大低于东盟10国102.7%的平均数,是东盟国家最低的。近年,印尼政府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放在经济政策的重要位置上,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内需市场的发展,过去15年来印尼经济一直由国内消费拉动,2/3的GDP由本国消费者实现,虽然近年受欧美进口需求减少的影响,印尼对发达国家的出口有所减少,但政府积极拓展内需市场,发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保证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维持了经济较高速度的增长,这是印尼近年经济发展积累的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在未来5年时间里,随着收人与就业改善及工资的逐渐增长,加上降息激励,消费者信心有望维持在乐观区域,私人消费将继续在印尼经济中起到关键作用。印尼强劲的国内消费需求普遍被认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全方位开拓中国市场,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和广阔市场成为包括印尼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商机和最好伙伴。印尼政府和企业界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期望搭乘中国的“经济快车”,期待加深与中国在经济、能源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制定了“面向亚洲、面向中国”的政策,两国签订了《中国和印尼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中国与印尼经济贸易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步人新的阶段。中国与印尼的双边贸易额2011年为605亿美元,同比增长41.7%,中国已是印尼非油气产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VI市场和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政府已经确立了到2015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800亿美元的目标①。中国投资者积极参与印尼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工程,并参与印尼六大经济走廊的投资建设,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也明显增长,成为两国经济合作新的亮点。印尼的经济发展长期受惠于东盟提供的广阔
平台。印尼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不断增加,2010年对
收入增加至3716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为1101亿美3.79%成为亚太通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12年1月,印尼GDP总量超过万亿40%,其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能力已跻身世界十五大经济体行列。除经济保中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肯定,也令的信心。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印尼作为最大成员国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20国集团等全球治理机制中,印尼也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苏西洛总统在年5月宣布的印尼15年国民经济建设规划中曾提出,印尼经济增长率将连续15年达到年均7%8%,争取2025年进人世界经济10强,2050年至①Abdul
Khalik.RI,“Chinaset
tradetargetof$80h
by
15”,l'heJakartaPost,April20,2011.
元,全年通货膨胀率以美元,经济总量占东盟的持较快增长外,印尼政治社会总体保持稳定,安全环境逐步好转,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和新兴经济体,印尼在外交领域中的潜力巨大。目前,印尼在全球事务各国对印尼在全球事务中的协调和影响力有了较强2011~少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强国。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