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隧道/地下工程・ 环境敏感区大跨径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 ——老山Ⅱ号隧道“零仰坡”进洞技术 宋玉毛 (中铁十八局集团上海公司,上海200071) 摘要:在环境敏感区建设大跨径隧道,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 厚0.5~2.5 in。风化强烈,结构基本破坏;再其下为弱 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路与自然的和谐是 现阶段工程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问题。介绍位 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老山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零仰坡” 进洞工法创新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环境敏感区;公路隧道;零仰坡;施工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954(2007)06一oo95一o2 隧道洞口段一般岩层破碎、风化严重,为保证隧道 安全进洞,传统做法是采用拉槽方式,对边仰坡进行先 开挖、防护,在拉槽到可以保证隧道洞口稳定的前提下 再进洞施工。众多工程实践表明,隧道未开挖时,山坡 是稳定的,而传统施工方法在开挖洞口边仰坡时,难免 会破坏山体的自然平衡状态,极易造成边仰坡坍塌、顺 层滑坡等工程病害,以至隧道进洞失败。同时,传统进 洞方法不仅增加了隧道征地规模和拆迁数量,而且对 隧址区原生植被的破坏也是不可恢复的。因此,在建 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改变隧道传统进洞方 法,杜绝深挖高填、注重景观和环境保护,实现路与自 然的和谐。 1 老山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的研发背景 宁(南京)淮(淮安)高速公路老山Ⅱ号隧道地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表植被茂盛,林区有中华虎凤蝶等 多种珍惜物种,风光优美,景致宜人。老山Ⅱ号隧道为 双向6车道分离式,最大跨度19 m,左线起讫里程为 ZK5+075~ZK6+500,长1 425 m;右线起讫里程为 YK5+100~YK+900,长1 800 m。老山Ⅱ号隧道进口 地形两侧高中间低,由南往北坡度较大,坡角达30。一 60。。表层覆盖有1.0 m左右的碎石土,中密;其下为 强风化灰岩,岩质软,节理裂隙发育,层厚3.0 m左右; 再其下为弱风化灰岩,岩石完整性从差到一般,发育有 岩溶。隧道出口穿越山体中间的低洼处,表层为0.5 ~2.8 m不等的碎石层,中密;其下为强风化灰岩,层 收稿日期:2006—12—29 作者简介:宋玉毛(1959一),男,工程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 学院。 铁道标准设计RAILWAY STANDARD DESIGN 2007(6) 风化灰岩,裂隙发育一般,裂隙宽为1.0~2.0 mm,充 填有钙质物。洞El位于第四系松散层中,均设置有 明洞。 因此,能否在建设过程中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 最低限度,建成的老山隧道能否融人森林公园的的自 然景观中,成为了老山隧道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 标准。在这种背景下结合工程实际,以“不破坏就是 最好的保护”的原生态理念,研发了大跨径隧道“零仰 坡”进洞工法。 2“零仰坡”进洞技术 2.1 技术原理 我国公路隧道设计中,一般要求自然覆盖层的厚 度不低于6~10 m,而且在施工中习惯将自然覆盖层 高度作为选择洞El位置(即暗洞起点)的条件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洞El有足够的覆盖层厚度,才有了传统 的洞口施工方法,即进行大范围的边仰坡开挖。“零 仰坡”进洞技术彻底摒弃这一传统的做法,在覆盖层 为零(即为0~50 cm)的条件下,采用盖挖法,明洞暗 做,提前进洞,最大限度缩小隧道洞口施工的破坏范 围,达到保护隧道口森林植被的目的。即在洞顶覆盖 层为0~50 cm时提前进洞,缩小沿隧道纵向的破坏范 围;隧道口“盖挖”施工“明洞暗做”,即在隧道口山体 处不具备成洞条件的地段,将隧道断面分成上下两部 分,上部开挖施工槽后通过立型钢拱架、喷灌混凝土进 行支护,创造暗洞施工条件,下半断面暗挖施工。通过 此举,降低了上部开挖施工槽的深度,相同坡比的条件 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洞口施工的横向破坏范围,且提 高了施工槽边坡的安全性。两种工法对洞口环境的影 响见图1。 垩罂 工法情形 ” <≤ : ’ l \1 横向 纵向 图1 两种工法对洞口环境的影响示意(单位:m) 9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隧道/地下工程・ 宋玉毛一环境敏感区大跨径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 隧道支护的所有措施。 2.2 施工步骤 在老山隧道洞口施工中贯彻“零进洞”施工理念, 具体做法是在洞口段采用“盖挖法”施工,先开挖洞口 段上半断面施工槽,同时留上半断面核心土支挡仰坡, 再施工上半断面初期支护。下半断面暗挖施工在上半 超前注浆大管棚与超前注浆小导管:较好地用于 保证拱部浅薄覆盖层的稳定,形成了暗洞施工条件。 型钢拱架支撑、注浆(砂浆)锚杆:用于已开挖部 分的稳定支护。 喷射混凝土:将拱架支撑、锚杆等支护措施与围岩 形成整体,形成共同支护,有效发挥围岩自稳能力;同 时对开挖后围岩面迅速封闭,防止风化,保证施工 安全。 因此,根据不同条件选用正确的支护措施,并进行 断面支护保护下进行。具体施工步骤见图2。 图2洞口段施工步骤 (1)清除表土。 (2)开挖上部施工槽、边仰坡防护。施工槽由外 及里,由上至下依次开挖,边挖边护。开挖时,预留核 心土支顶仰坡。边、仰坡防护采用L=3 m西25砂浆锚 杆、西6钢筋网、10 cm厚C20喷射混凝土。 (3)施工管棚套拱。套拱采用4榀I20钢架,纵向 间距50 cm,钢架间采用&22钢筋连接。架立钢架完 成后挂模灌注C25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为80 cm。 (4)施作管棚。管棚&108热轧无缝钢管,L=40 m,环向间距42 cm。钢管内压注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 (水泥一水玻璃体积比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 璃浓度为35 Be ,水玻璃模数2.4),注浆终压 2.0 MPa。 (5)上半断面初期支护施工。支护采用I20b型钢 拱架,钢架间距50 cm, 8钢筋网片,C20喷射混凝土, 厚度30 cm。 (6)开挖核心土。完成上半断面支护后开挖核 心土。 (7)开挖下半断面。下半断面左右两侧马口交替 开挖,一次开挖长度控制在1 m以内。边开挖边进行 钢架接腿,打锚杆,挂西8钢筋网,喷射C20混凝土完 成下部初期支护。锚杆采用&25注浆锚杆L=4 m, 100 cm X 50 cm梅花形布置,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7 cm。 (8)及时施工仰拱和二次衬砌。 洞口段盖挖段完成后,进行暗洞施工。具体开挖 方法根据实际围岩情况选择双侧壁导坑法或“CRD” 法为宜。 2.3支护措施 为创造施工条件,保证围岩的稳定、施工的安全, 洞口工程需根据不同部位、开挖工序、施工要求采用相 应的支护措施。“零仰坡”进洞工法几乎涵盖了用于 96 科学合理的组合是“零仰坡”进洞的重要保障。 3“零仰坡”进洞技术在老山隧道应用效果 老山Ⅱ号隧道采用“零仰坡”进洞技术与传统进 洞方法相比,洞口减少土石方开挖7 400 m ,保护隧址 区老山林场天然植被4 000 m ;大幅度减少隧道洞口 土石方开挖和堆弃工作,避免了水土流失对林地污染, 而且对保护老山林区自然环境,特别是对保护珍惜物 种——中华虎凤蝶具有积极意义,具有广泛而长远的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老山隧道已完全融人了老山的 自然景观,成了宁淮高速公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 南京市的一个文化地标和人文景观。“零仰坡”进洞 技术被评为“南京市十大职工优秀创新技术成果”。 见照片1。 照片1 老山Ⅱ号隧道“零仰坡”进洞效果图 4 结语 (1)“零仰坡”进洞技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 求,体现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交通建设新理 念,代表了隧道施工的一个趋势,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 前景。 (2)“零仰坡”进洞技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大了 施工的技术难度和技术风险。采用合理的开挖方法, 科学配置支护措施,支护体系和岩体的监控量测是该 工法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1 TB10204--200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S】. 铁道标准设计RAILWAY STANDARD DESIGN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