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来源:爱问旅游网
2.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教 学 设 计

科 目:信息技术

课题名称: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班 级:高一(11)班 教学时间:1课时

授课时间:2010年10月28日 授课教师:建 颖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信息的特征。

2、掌握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的基本方法。

3、能用学到的基本方法去鉴别和评价生活中的信息。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用所学的方法去正确地鉴别与评价生活中的信息。

学习方法:以学案为载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相结合。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课题引入

请看下面的案例:

克隆亲友号码骗巨款

某天,张先生接到一条短信称准备出售一小型设备,张先生便与对方相约第二天验货并付款。随后,他告诉弟弟待他验货确认后再将货款近4万元付给对方。第二天,弟弟手机响了,手机号码显示是其哥哥张先生的号码,但通话的人称张先生正在验货,让弟弟把近4万元存入指定账户。弟弟见是哥哥的手机号码,也没有多怀疑就将钱汇入对方指定的账户。

结果可想而知。目前,不少不法分子利用手机改号软件(一种新型的利用高科技手段的诈骗方式),克隆了受骗人亲友手机号码实施诈骗活动。通过这种软件,拨打者竟能把主叫号码显示成其设定的任何号码,例如接听者的朋友或亲人的手机号码、家庭电话等,想显示什么号码都可以。

现在,不仅仅是手机诈骗,还有银行卡诈骗、网上购物被骗案例等等也越来越多,怎样识破这些虚假的信息而防止上当受骗呢?所以我们必须掌握鉴别与评价信息的价值的一些方法。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它使信息传播途径、速度、范围、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我们该何去何从又该怎样鉴别和评价信息呢?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实例并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1).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信息?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为什么? (2).该中奖信息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

(3).李明问银行,银行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国际诈骗)是否可靠? (4).为什么公安机关下的结论(这是一起国际诈骗事件)可信? (5).除了公安机关跟踪调查,还有什么可以辨别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 (6).李明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等资料,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2、掌握怎样鉴别与评价信息的价值的基本方法。

任务一:请大家快速阅读教材“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完成表格的填写

主要针对信息的什问 题 答 案 么特征?(参考教材第6页) 可以从哪从信息的来真伪性 源进行判断 三个方面从信息的价鉴别与评值取向进行价值相对性 价信息的判断 从信息的时价值? 效性进行判时效性 断 3、课堂练习

任务二:思考、口头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听到明天有暴雨的天气预报后,住在城里的小明愁眉苦脸的,可住在农村的小张可开心了,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不同的反应?

②、听小文说神州行、神州大众卡有充值赠送,小李赶紧去买了一张,谁知

可考虑的方法(简答归纳): 填空: 社会角度的不同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列举2个具有时效性的信息: 此栏根据要求作答 却没有。他埋怨小文骗他,小文却说没骗他。到底怎么回事?

③、多论坛里会有这样的帖子“xxx牌子的数码相机低价出售,8成新,功能如何如何好,有意者请跟帖或者致电xxxxxxx联系”,如果你刚好有意购买,你会如何去判断和鉴别这则信息的真伪?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三:小组讨论,交流时每组请派代表发言。

1、小林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现在工作难找,他决定自主创业,并上网查找投资项目。他在一网址为:www.u88.cn 的网站看见许多加盟信息。并看中了一项著名影星方青卓代理的“韩国藏香阁火锅”的广告,请您利用所学知识,给小林做个参谋,看此计划是否可行。

2、小王准备将自家住房出租,但他怕将房子出租给了坏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看他能否将住房租给一个身份证号码为441301198512110281的中年男子。

三、拓展提升

任务四:对于上面利用手机改号软件诈骗的信息,怎样识破这种虚假的信息从而防止上当受骗呢,请上网搜索:怎样防止手机改号软件诈骗,请把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写在下面。

最简单的方法是:回拨电话进行二次确认

四、知识小结

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如下几方面来进行: ① 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② 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③ 信息是否有用。

④ 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 ⑤ 信息包含哪种感情成分。 ⑥ 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五、教师寄语

作为信息时代的中学生,应该能够对网络上的信息辨别真伪,不在网上发布假消息,净化网络空间,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备课时从学生的视角、习惯、语言及已有知识水平设计案例,教学中注重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上列举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增强了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学生掌握搜索技巧层次不齐,一些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查找速度较慢,课堂时间有限,未能及时辅导。

教学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