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班工作总结

中班工作总结

来源:爱问旅游网


幼儿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养工作总结(2014.9-2015.1)

一,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在====工作半年了,在这半年中我收获了很多。在中班我担任配班教师,全心全意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了宝贝们的快乐健康成长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这一学期我担任的课程有:朗阅、综合、美术,也担任过英语、舞蹈。我很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将这些重要的课程交给我,我也从中学习到很多,和宝贝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也收获了班主任与生活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收获了同事之间深厚的友谊、收获了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二、各项工作实施的效果

(一)一日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贯彻这一要求,我们特别重视幼儿园一日生活。

宝贝们的一日生活;

1.能每天准时入园,并能坚持携带手帕,勤剪指甲。

2.衣着整齐,主动地接受晨检,并向老师、阿姨、保健医生问好。

3.与同伴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不说粗话,不随便翻拿别人的东西。

4.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爱惜户外器械。逐步懂得自我保护,知道玩具的玩法及玩时的安全常识。

5.在活动室内外要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轻拿轻放玩具)。

6.自由活动或外出活动时不随意离开集体及规定的活动范围。

7.安静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懂得发言要先举手,积极主动发言,不打断别人的讲话,不插嘴。

8.保持正确坐姿,不扭转身体,不摇晃椅子,不翘腿。

9.积极参加各类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10.懂得节约用水,洗手时不玩水,不玩肥皂,洗手后随手关紧水龙头。

(二)环境创设

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寓教育于其中、寓艺术于其中、寓净化环境于其中,遵循适龄性、安全性、参与性及创造性四大原则,包含活动室、音乐教室、舞蹈室等,多样统一,有整体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符合年龄特点,富有童趣。

(三)教学活动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幼儿园教研活动直接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疑难确定课题,通过研究改进工作效果,按规律施教,从而提高

保教质量。结合我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如教育内容、形式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幼教工作能依科学规律进行,减少盲目性与主观随意性。我们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可以激发我们教师的敬业精神。我们牛津宝贝教学活动主要包含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组织交流活动、集体备课、研究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创造、编写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等多项任务。

(四)创造性游戏

对于天真烂漫的幼儿,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过于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感受到安全、愉悦的情况下,他们的创造性游戏活动得到激发,并在积极主动的社会交流和认知探索中,身心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期的典型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的主要游戏有搭积木,画画,拼图,躲猫猫等。通过创造性游戏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与能力,能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玩绳,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六)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与其它体育活动形式相同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生长教育,增强幼儿体质。幼儿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不仅能有效地锻炼身体,而且能更多直接接收阳光、新鲜空气、水份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于幼儿骨骼的发育以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健康尤为重要。《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和“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在教室外组织的幼儿活动和园外安排的活动,户外活动都是需要在室外进行的。

其目的是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我们牛津宝贝私立幼儿园通过户外活动创设良好的户外环境,激发了幼儿活动欲望。并且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材,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能力。在户外火攻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活动需求,实施有效指导。

(七)家长工作

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家长工作中,我们确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做到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冷静思考,学会体谅。态度诚恳,方法得当,赢得了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如我中班一位小朋友,各方面的习惯都很差,班内其他小朋友都不愿坐在他的旁边,每当离园时,他的家长都显得很尴尬,总有几个孩子上去告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动和家长谈心,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家长改变了打孩子的做法,在正面教育的指导下,孩子进步很快,如今向其家长告状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其家长感到无比欣慰。通过开展家长工作搞好幼儿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

(八)年级组管理

根据幼儿园园务计划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结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快乐的发展。以幼儿园教科研计划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初步形成班级教育特色为目标,以多种形式的保育、教育、教研活动为契机,以点带面,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动的转变。

在年级组管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制定计划、开展“多人同课循环活动开展读书活动、加强团队合作、做好安全工作、建设绿色学校年级组、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我们建立了良好的级风、级貌、争创优秀年级组,加强了年级内教师对园本课程的研究,提高了年级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且组织年级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会,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十)班级管理

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正式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常规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对于幼儿园来说,班级的规范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我们在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幼儿生活在关爱的氛围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通我们的幼儿共同建立班级常规,尽可能的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在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中,我们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实施常规教育时存在着以下问题,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的常规教育。

一是自由型常规教育。教师强调让幼儿自由地发展,认为常规教育是对幼儿主体性的限制。所以,教师较多地考虑如何让幼儿“活”起来,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

由活动,却忽视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要求,结果滋长了幼儿自由散漫的习性。

二是管制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将“常规教育”和“如何管理幼儿”等同看待。常规教育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以督促、提醒和提要求为主,对违反常规的幼儿进行惩罚,其结果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幼儿成为了“木头人”,甚至使有些幼儿从心理上抵触教师,不喜欢幼儿园。

三是教条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把教育的规则“教条化”,认为常规教育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在实践中死板地看待问题,坚持已有的规定。如吃饭一定要都吃完才能走,不考虑幼儿的身体和食欲等问题。这种方式势必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是说教型常规教育。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并且这类教育方式以限制性的常规居多,如“不许大声说话”“不能乱丢玩具”等,却没有引导幼儿去理解行为被禁止的真正原因,忽视了幼儿通过体验习得常规的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