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中国高教研究!\"\"#年第$期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李兴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要认清楚与其他普通教育形式的实质区别,切实把握自身的本质特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科学制订培养方案,真正培养出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

课程模式

一主要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力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完整性。知识型人才主要靠教学型大学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学科知识的传递工作。

研发型人才也可以说是创新型人才。研发!’研发型目标。

型侧重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过程,而创新型则强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发现、发明、改进、创造的结果,就其实质内涵,可以说属于同一种类型。研发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既要有所从事学科的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所掌握技术进行探索性的思考、研究、实验、总结、改进的综合性研发能力和创新品质。研发型人才主要靠研究型大学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技艺型人才泛指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技艺型目标。

第一线,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技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了解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个主要工种、工艺、岗位或几个相关工种、工艺、岗位群的经“零距离”验性操作技艺,能够做到顶班上岗。技艺型人才主要靠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来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工作。

#’应用型目标。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适应生产、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建设、管理、服务第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不辱使命,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职教育自身改革发展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从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式入手,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一、正确定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要做到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就需要认真研究与其他教育类型、教育层次有什么内在联系和区别,比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知识型、学科型、研发型、创新型、技艺型、技能型等有什么关系,进而把握住自身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要求。

&’知识型目标。知识型从广义上来说,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教育,迄今为止培养的人才,可统称为知识型,对受过一定“知识分子”教育的人,可以统称为,其教育目标主要是对传统文明成果的传承与播衍。从狭义来说,也可以说知识型就是学科型,因为就某一专业人才所学习掌握的知识领域,局限于某

+++++++++++++++++++++++++++++++++++++++++++++++++++++++++++

时,传统大学的那种只为少数社会上层人士服务的情形就会被打破。在传统大学自身发展存在惯性的情形下,高等教育中必然会出现新机构来适应越来越多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种机构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高等教育的职业性。从单一学术性的角度来看,在学生人数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即使是在以学术研究著称的德国,要以今日的师生比率而期望保持其学术传统,也是有很大困难的。!\"世纪(\"年代高等专科学校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就是明显的见证。

)作者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湖南长沙

参考文献

+&,杨金土’职业教育卷)论文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金瑶’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探讨’教育与职业,!\"\"!)&*+%,陈英新’高职教育改革之我见’教育与职业,!\"\"&)-*

#&\"\"#*

+#,张艳伟’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王根顺,王成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性质与作用初探’当代教育论坛,!\"\"!).*

+(,张贺领’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河南师大教育学院学报,!\"\"%)&*

+-,施光明’技术与人文———对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职教论坛,!\"\"%).*

+/,肖化移’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兼论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职教通讯,!\"\"%)&*

+.,0123456718’9:383;1:<23=521>5?13858641@ABCDB:A81:52

96E:5?138:FGA123H3IA1:52FIIC35:A’职教精英论坛,!\"\"&J&&

+&\",王军伟’面向!&世纪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职教精

英论坛,!\"\"%J&!

$%

!\"\"#年第$期

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从这

“高技能”个意义上说,应用型人才亦即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

“高级蓝领”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或“应用型白领”“灰领人才”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亦称为或

“银领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

中国高教研究

后按能力要素的要求选设相应的课程单元。每个课程单元中的各个内容模块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要素相对应;若干能力要素有机构成某一专项能力;若干专项能力有机构成某一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即有机构成某项工作的职业能力。这样的课程结构模型确保了课程内容的按需设置和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

在课程体系中,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我们逐项分析

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确定关键能力要素和一般能力要素,进而确定对应课程单元

“必须够用”的权重以及相应的课时或学分,并依此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付为。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应用型目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

中的’()*+$0教育目新版本%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标基本一致,而’()*+$0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层次、类型、

(高技能)目标、课程上看基本相同。因此,在我国应用型人才主要应靠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运行中的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障,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不同的教育类型应构建相应的为其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体系。

(一)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内在条件,是对知识

“能力本位”即能力和技术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根本性地位,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哪些教学环节?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必要的职业能力服务的。这里所说的课程既包括一般常规意义上的理论课程,也包括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

“能力本位”“学科本践活动等。也用于区别传统的普通教育的“学科本位”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严谨性,而位”,

“能力本位”则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十分重要性。

(二)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路和程序。一个专业培养方案可能涉及到很多项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若干课程内容之间必然

“学科本有其内在的联系,即知识的前后承接、左右呼应等,位”的设计思路是按知识的系统和条理进行组合、编排以构建其完整的课程体系。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则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形成能力脉络鲜明、清晰的课程结构,以真正有利于实际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

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应具有一个完整的课程体

“能力本系,而这个体系又是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集合。按照“能力主线”位”的思想和的思路,先调查分析、研究确定某专业人才所从事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将其按实际工作要求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最

4,5沈4!5郭

参考文献

勤6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界说6上海职教7,--1&,!/4德5联邦劳动总署职扬6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6见:

诸实施。

三、应用实例

(一)专业改革的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见》和《意见》“以技术应用能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按中提出的

“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力培养为主线”,以必须够用为“实践教学要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度”,等一系列明确要求,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了其主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改革试点。学院成立了专业改革领导小组和专业改革课题组,组织了广泛的行业调研,认真研究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

构,并按如上所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及整体改革方案。方案经安徽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推荐,于!\"\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改革试点专业。(二)专业改革的成效

方案在!\"\"\"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试点,经过1年多的教学实践,已有一届学生于!\"\"1年暑期毕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方案更加密切了课程、能力、应用型人才、岗位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体现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方案切实加强了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把实践课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课,把能力培养放到了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前顶岗实习和毕业后一段实际工作中表现了良好的专业实用性,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该方案在高等评,该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2以上;职业学校具有较普遍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目前已被省内外部分兄弟职业院校所借鉴;该试点专业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

“国家精品建设专业”。审,已于!\"\"!年底被确定为

(作者系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安徽合肥!1\"3\)

业研究信息,,--3&1$/

415吕鑫祥6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总报告6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7,--$&1/

4#5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7教高

4!\"\"\",!号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