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来源:爱问旅游网
高一年级生物导学提纲(二)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执笔人:wff

[学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学习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导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讨论法、迁移训练 [导学过程]

探究一、生物异与非生物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生物界 非生物界 统一性 差异性 原因 原因 组成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 组成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 探究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概念和种类: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基本元素:

第1页 共2页

探究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探究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制备生物组织样液取材研磨、过滤 取样取2ml组织样液注入试管 注入试剂

向试卷注入1ml刚配好的斐林试剂加热放入盛有50~65℃的大烧杯中加热2mim观察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III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方法二:制备生物组织实验材料去种皮、切片制片 染色、洗浮色、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作临装片→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注入待测组织样液取1支试管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注入试剂A→注入试剂B

观察颜色变化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注入待组织样液取一支试管注入待测缓缓样液注入试剂向观察试管内注入2滴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约占细胞鲜重97%的化学元素的是( )

A.C、H、O、N、P、K B.C、H、O、N、S、Ca C.C、H、N、P、S、K D.C、H、O、N、P、S 2、下列都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 A.Fe、Mn、K、B B.Fe、Mn、Cu、Mo C.Mn、Ca、Mg、Cu D.Cu、Ca、K、Zn

3、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 ) A、氢 B、氧 C、氮 D、碳

4、过度肥胖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水

5、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可以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也基本相同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D、组成玉米和兔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6、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 A、碳 B、氧 C、氢 D、氮

7、沙漠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核酸

8、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环或链,从则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C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9、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C、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10、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可溶性还原糖,试回答有关鉴定实验的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下面哪一组较为适宜( ) A、西瓜和甜菜 B、甘蔗和甜橙 C、苹果和梨子 D、淀粉和蛋清

(2)下述糖类物质中,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 A、葡萄糖 B、果糖 C、麦芽糖 D、蔗糖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 A、浅绿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C、棕色→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D、棕色→浅绿色→砖红色(沉淀) 11、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 A、消毒 B、作为染色的辅助剂 C、便于观察 D、洗去切片的浮色 12、蛋白质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

第2页 共2页A、与反应后物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重做一遍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D、留下次实验用 13、(多选)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III染色后,为观察更清楚,需用高倍镜换高倍镜并调好焦距后,发现视野太暗,此时应( )

A、将反光镜由平面换为凹面 B、将反光镜由凹面换为平面 C、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D、将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二、简答题:

1、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变而来的。从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分析。能支持上述观点的依据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都可以从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2、碳、氢、氮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3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差异性

三、合作探究

1、组成生物体的常见元素主要有20多种,下表表示玉米植株和成人体多的化学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试分析回答: 元素 O C H N K Ca P Mg 玉米 44.43 43.75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人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1)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② C、H、O、N是生物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 ③ 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元素含量相差很大。 ④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元素含量也有差异

(2)空气中N2占7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而细胞干重含最多的是C,但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这一事实说明: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既有统一性,也有差异性。

(3)干燥的大豆种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能正常萌发成幼苗,但将大豆磨碎后加水,在相同温度下则不能萌发,原因是: 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不能单独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只有形成细胞这一基本结构形式,才能体现生命特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