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美丑对比——《巴黎圣母院》
班级:20091016 姓名:林妙玲 学号:2009101611
《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我很想品读的书籍,但是老是找不到适当的足够时间来慢慢地掀开它那发黄的扉页,终于大二第二学期给了多一点的时间。这是一部在世界上极为出名的小说,可以说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书。读完之后我的心中也找到了更多的答案也存在了更多的疑问?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见解吧!
巴黎圣母院,一座闻名世界的古教堂,她所为我展示的,是一种叫做命运的实景,和一种叫做爱的幻象。
这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通过美丑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 15 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他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如蛇蝎般毒,表面上过着清贫、刻板的生活,甚至对节日的狂欢也表是厌弃与反感,但内心里却贪求女色,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对世人充满恶意,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丑陋形象。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的英雄形象。它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爱斯梅拉达,在她迷人的外貌下,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从她对待那只山羊,还有她富于同情心,敢于舍己救人。当以卖文为生的诗人甘果瓦,深夜时误入“黑话王国”——流浪人与乞丐的聚集所,即将被杀死时,她挺身而出,表示愿意与他结婚,把这个诗人至于她的保护之下,虽然她不爱他。当卡西莫多在烈日暴晒的广场上遭到鞭挞,口渴得向人们求助时,只有她对这个丑怪异常而深夜又劫持过她的敲钟人表示了同情,满足了他的要求。她热情天真,以为世上所有的人都向她一样纯洁。她品格坚贞,面对副主教克洛德的淫威而宁死不屈。她是
巴黎流浪人和乞丐的宠儿,但自食其力,清白无暇。使我们看到她是美丽的,她的身上心灵上没有污垢,她是没有被污染的。可是,这样的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对待呢?流浪,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被威胁,最后,作了彻底的牺牲。反映出一个善良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受迫害的悲剧。
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卷走我们全部的思想情感。这也许正是浪漫派小说的魅力所在。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却拥有远远胜过那个所谓有教养、文明的世界里的人的美德。互助友爱,正直勇敢和舍己为人的美德。小说中巴黎流浪人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惊心动魄,显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显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捣毁圣日尔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小说写到这里,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预言人民将起来捣毁巴士底狱,暗示了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爆发。
我们都知道,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每一个社会都存在着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立,雨果说“近代的诗神,.....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她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性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就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生活中有美有丑,“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他还说:“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
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或者你想代之惩治黑暗,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那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