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强烈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强烈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来源:爱问旅游网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唐书培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九部分,看拼音写词语、读音、组词、成语、修辞、按要求写句子、日积月累、阅读与理解、作文。卷面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二、学生得分情况分析

平均分83.6分,不及格2人,及格率94.29%;60-69分2人;70-79分1人;80-89分22人;90分以上8人。优秀率62.86%。最高分94.5分,最低分50分。

三、命题简析、失分原因及对策

第一部分“看拼音写词语”(共10分)。此题考察学生对课文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满分12名学生。失分原因:对易错字辨析不清,粗心;不会写。课堂上对字形的讲解还是不够充分,报听写的次数要继续增加。

第二部分“读音题”(共4分)。没有全对的学生。对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听写时,除了听拼音写汉字外,还要增加注音题目,以检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

第三部分 “组词”(共5分)。此题考察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满分。失分的地方集中在“躁”和“燥”两个字上。在课上涉及到形近字时,可设计一些题目帮助学生认识它们的区别,如“辨字组词”、“选词填空”等。

第四部分“成语”(共8分)。满分18名学生。失分原因多为写错字。针对此类问题,在以后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听写次数,设计相关题目(如“选词填空”、“补充成语”、“造句”等)来帮助学生记忆成语。

第五部分“修辞”(共5分)。满分24名学生。失分题目主要是第一小题,部分学生对“反问”这一修辞掌握不够牢固,不是非常清楚反问、疑问和设问三者间的区别。课堂上对这三个修辞的讲解比较少,没有明确地、专门地分析过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在以后教学中会结合相关的题目,细致地向学生讲解常用修辞手法的区别。

第六部分 “按要求写句子”(共10分)。此部分失分主要集中在“病句”和“缩句”上。教学中对“按要求写句子”这类题目涉及不多,虽然也曾做过专项练习的试卷,但是次数太少。以后可酌量增加练习次数,尤其是学生薄弱的“病句”、“仿写”和“缩句”,在讲授课文时可以找一些文中的句子让学生试着仿写或者缩写。

第七部分“日积月累”(共11分)。满分22名学生,部分学生失分,主要是因为粗心和记忆不牢固。针对课文中需要背诵的内容,在期末复习时花了较多的时间,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准确地记忆的。

第八部分“阅读与理解”(共22分)。第一篇文章为课文《穷人》选段。失分题目主要是“补充标点题”,这一题型很少讲到,所以学生的关注也很低,以至于在本次考试中失分较多。所以,这提醒了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练习的题目类型丰富一点,尽量每一种题型都能够讲到。第二篇文章为课外文章《野菊花》。失分题目主要是“解释字词含义”和“近义词”。针对此类题目的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在讲解生字词的时候更加详细地解释每个字的含义,不

要求学生一定要记住,但是要能留下印象,知道它的意思大致是什么。同时,增加“近、反义词”的内容。

第九部分“作文”(共25分)。此次作文为半命题作文“——的感觉真好”,学生得分在22分左右。现在学生作文内容都能做到贴近自己的生活,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入手, “回家的感觉真好”、“过年的感觉真好”等,既有话可说,又利于情感的表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