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包括粉碎箱和第一电机,所述粉碎箱的两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分别贯穿粉碎箱两侧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本技术通过将粉碎后的块状塑料导入水槽,通过水流的动力带动块状的塑料向右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石头颗粒会随着自身重力沉淀,从而去除杂质,然后块状塑料移动至传送带上,被导入挤料筒内进行挤料,挤出后切粒即可,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出现石头颗粒对绞龙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出现对出料口造成堵塞的情况。
技术要求
1.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包括粉碎箱(1)和第一电机(2),其
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箱(1)的两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的传动轴分别贯穿粉碎箱(1)两侧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辊(4)和第二粉碎辊(22),所述第一粉碎辊(4)和第二粉碎辊(22)的外端均通过轴承和粉碎箱(1)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粉碎箱(1)的底部连通有导料管(5),所述导料管(5)的下侧置有水槽(6);所述水槽(6)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右侧安装有传送带(8),所述水槽(6)的右侧壁开设有贯穿孔(9),所述传送带(8)的右侧壁贯穿贯穿孔(9)且延伸至贯穿孔(9)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水槽(6)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9),所述支架(19)的底部置有风机(21),所述支架(19)的底部通过连杆(20)和风机(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水槽(6)的左侧壁连通有进水管(10),所述水槽(6)的底部右侧连通有排水管(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粉碎辊(4)和第二粉碎辊(22)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挡板(7)为倒L型板且挡板(7)横向伸出端延伸至传送带(8)表面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传送带(8)的表面开设有孔洞(24)。
7.塑料回收造粒装置,其包括挤料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料筒(12)至于水槽(6)下
侧,所述挤料筒(12)的顶部右侧连通有进料斗(15),所述挤料筒(12)的右侧壁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13),所述第三电机(13)的传动轴外端贯穿挤料筒(12)的右侧壁且固定连接有绞龙(14),所述绞龙(14)的左端和挤料筒(12)的内腔左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挤料筒
(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座(16),所述支座(1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17),所述第四
电机(17)的传动轴贯穿支座(16)且固定连接有切刀(18)且切刀(18)贴合于挤料筒(12)的左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回收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料筒(12)的左端面开设有
通孔(23)且通孔(23)的数目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通孔(23)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挤料筒(12)的左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回收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5)至于水槽(6)右
下角。
技术说明书
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弃塑料也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废弃塑料主要为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另外,我国汽车用塑料年消费量已达40万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年消费量已达100多万吨,这些产品报废后成了废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了解,2004年国内废塑料已达约1100万吨。这些废塑料的存放、运输、加工等待被加工的废弃塑料原料应用及后处理若不得当,势必会破坏环境,危害百姓健康。
现有的在对塑料进行回收时,需要对塑料制品进行粉碎后再生产回收利用,从而需要使用粉碎设备先进行粉碎,然后制成颗粒,现有的粉碎和制成颗粒状的原料分为两步,从而粉碎后的原料需要进行运输至制粒设备处,再进行操作,不具备一体成型的设备,从而影响效率,而且切粒的过程中,回收的塑料中可能存在颗粒状的石块,粉碎无法彻底破碎,不去除的话会挤料设备造成影响,容易造成堵塞的情况。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包括粉碎箱和第一电机,所述粉碎箱的两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传动轴分别贯穿粉碎箱两侧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所述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的外端均通过轴承和粉碎箱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粉碎箱的底部连通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下侧置有水槽;
所述水槽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安装有传送带,所述水槽的右侧壁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传送带的右侧壁贯穿贯穿孔且延伸至贯穿孔外侧。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槽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置有风机,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连杆和风机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槽的左侧壁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槽的底部右侧连通有排水管。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交错设置。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为倒L型板且挡板横向伸出端延伸至传送带表面上侧。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开设有孔洞。
塑料回收造粒装置,其包括挤料筒,所述挤料筒至于水槽下侧,所述挤料筒的顶部右侧连通有进料斗,所述挤料筒的右侧壁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传动轴外端贯穿挤料筒的右侧壁且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左端和挤料筒的内腔左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挤料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传动轴贯穿支座且固定连接有切刀且切刀贴合于挤料筒的左侧壁。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挤料筒的左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数目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通孔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挤料筒的左侧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料斗至于水槽右下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技术通过将粉碎后的块状塑料导入水槽,通过水流的动力带动块状的塑料向右侧移
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石头颗粒会随着自身重力沉淀,从而去除杂质,然后块状塑料移动至传送带上,被导入挤料筒内进行挤料,挤出后切粒即可,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出现石头颗粒对绞龙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出现对出料口造成堵塞的情况。
2、本技术通过将粉碎和切粒机构结合为一体,有效的提高了效率,而且设备结合一体,
更加紧凑,能够节省空间,从而为企业节省了一定的成本。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技术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的粉碎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的挤料筒左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的传送带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粉碎箱;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第一粉碎辊;5、导料管;6、水槽;7、挡板;8、传送带;9、贯穿孔;10、进水管;11、排水管;12、挤料筒;13、第三电机;14、绞龙;15、进料斗;16、支座;17、第四电机;18、切刀;19、支架;
20、连杆;21、风机;22、第二粉碎辊;23、通孔;24、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
“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
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是参考,可以通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
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包括粉碎箱1和第一电机2,粉碎箱1的两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的传动轴分别贯穿粉碎箱1两侧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辊4和第二粉碎辊22,第一粉碎辊4和第二粉碎辊22的外端均通过轴承和粉碎箱1内壁活动连接,粉碎箱1的底部连通有导料管5,导料管5的下侧置有水槽6;
水槽6的内腔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7,挡板7的右侧安装有传送带8,水槽6的右侧壁开设有贯穿孔9,传送带8的右侧壁贯穿贯穿孔9且延伸至贯穿孔9外侧,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具体的,第一粉碎辊4和第二粉碎辊22交错对塑料制品进行粉碎,然后通过导料管5将其导入水槽,通过水槽6的水流带动塑料移动,同时石头颗粒会沉淀,从而达到除杂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水槽6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9,支架19的底部置有风机21,支架19的底部通过连杆20和风机21固定连接,具体的,风机21能够鼓风吹向塑料,使得进行风干。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水槽6的左侧壁连通有进水管10,水槽6的底部右侧连通有排水管
11,具体的,通过进水管10进水和排水管11排水,同步操作,从而使得水流流动能够带动
塑料移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第一粉碎辊4和第二粉碎辊22交错设置,具体的,使得能够将回收的塑料制品粉碎成块状塑料。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挡板7为倒L型板且挡板7横向伸出端延伸至传送带8表面上侧,具体的,使得块状塑料在水流的带动下能够达到传送带8表面。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传送带8的表面开设有孔洞24,具体的,倍风机吹离的水分子能够穿过传送带8进入水槽6。
塑料回收造粒装置,其包括挤料筒12,挤料筒12至于水槽6下侧,挤料筒12的顶部右侧连通有进料斗15,挤料筒12的右侧壁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13,第三电机13的传动轴外端贯穿挤料筒12的右侧壁且固定连接有绞龙14,绞龙14的左端和挤料筒12的内腔左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挤料筒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座16,支座1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17,第四电机17的传动轴贯穿支座16且固定连接有切刀18且切刀18贴合于挤料筒12的左侧壁,具体的,第三电机13带动绞龙14推动原料,从而将料挤至左侧,然后出料,再通过第四电机17带动切刀18将被挤出的料进行切粒成型即可。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挤料筒12的左端面开设有通孔23且通孔23的数目为若干组,若干组通孔23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挤料筒12的左侧壁,具体的,通孔23用于出料,被推动塑料到达通孔23处时,受压被挤出。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进料斗15至于水槽6右下角,具体的,进料斗15至于传送带8的右端下侧,可将料导入挤料筒12。
需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包括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在一种塑料回收料粉碎装置以及塑料回收料造粒装置使用的时候,首先将回收的塑料投入粉碎箱1内,然后通过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分别带动两组交错的第一粉碎辊4和第二粉碎辊22进行粉碎成块状塑料,然后通过导料管5进入水槽6内,水槽内冲满水至挡板7平齐处,然后进水管
10进水,排水管11排水,同步进行,从而块状塑料会漂浮在水面,其中含有的杂质会沉
淀,从而块状塑料随着水流向右侧移动,然后移动至传送带8的表面,然后风机21鼓风,将片状塑料表面的水分去除,然后水分子穿过传送带8表面的孔洞进入水槽,通过排水管
11排走,然后塑料进入进料斗15内,从而进入挤料筒12内,在第三电机13带动下,绞龙14驱动塑料向左侧移动,然后达到通孔23处后被挤出,然后第四电机17带动切刀18在挤
料筒12的左侧壁转动将挤出的塑料切粒,该装置集粉碎和制粒于一体,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省了设备占有的空间,进而为且节省了一定的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