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爱问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王立容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1期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启迪音乐思维是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创造力,更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幼儿成长发育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意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代最有影响的音乐教学法之一,是实现幼儿音乐素养和能力全面提高的有力举措。鉴于此,本文对奥尔夫教学法融于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展开了相应的探讨,为相关应用分析提供具有价值意义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幼儿;音乐教育;应用

幼儿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启迪音乐思维的萌芽点,对幼儿音乐教育而言,无疑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依据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出,音乐教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与奥尔夫教育体现强调的人性创造精神有所契合。因此,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奥尔夫教学思想,促使幼儿生理和音乐心理全面结合,进而达到提高音乐素养的良好教育效果,有着意义非凡的重要价值。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体验不仅彰显的是单独的音乐气质,其与动作、舞蹈和语言紧密结合为一体,是属于必须由人自主参与的音乐形式,原本的音乐是适合每个人都去学会和用心体验的。”正因奥尔夫的这种思维和态度,才致使奥尔夫教学法并没有被条条款款束缚,更多的体现了音乐的创造性[1]。

奥尔夫教学提倡以本土文化为出发点,将语言运用到音乐教育联系中,强化学生的节奏感和反应能力,促使学生能拥有较强的音乐感受力和情感表述力。如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儿歌和歌谣等,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并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将节奏练习个儿歌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反应力和创造力。奥尔夫教学法有着丰富的动作结合表现形式,通过将音乐练习与互动游戏和舞蹈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身体各方面的协同发展,进而增强对音乐独到的感受力。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多元素的紧密结合

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原本的音乐特质与舞蹈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2]。因此,在融合奥尔夫教学法的幼儿音乐教育中要将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的结合为一体,注重音乐教育元素的多元性,依托多元素的相得益彰,来促使幼儿加深对于音乐的认知性,并通过以幼儿熟悉的事物或环境为着手点,来让幼儿能顺利的进入音乐教育环境,增强其对音乐感受力,促进情感的潜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融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演唱游戏环节,教师先用固定的音高和节奏唱出自己喜欢事物,如唱出喜欢美食、舞蹈等,别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唱出自己喜欢的食物。依据同样的演唱方式,可变向的设计另外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唱出不喜欢的事物,老师则在一旁倾听,并可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喜欢某物或某人,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音乐思维力。

身势是奥尔夫独创的音乐获得形式,即将身体应用于乐器,通过不同的身体律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训练。作为幼儿音乐教育老师,要紧抓幼儿的这一生理和心理特点,并融于奥尔夫教学法丰富的动作表现形式,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老师可以根据所教歌曲的节奏感,编排出配合音乐的动作,如拍手、跳动等,在歌曲特定的时间拍手或跳动,以此力增强学生的兴趣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 (二)重视实践参与

奥尔夫认为:“音乐是对人生的一种独白的自发手段,因而音乐教学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师的以身试教,更多的是在于诱发学生自身的音乐感受[3]。”所以在幼儿音乐教育融入奥尔夫教学的应用中,音乐教师要以这项基本原则为出发点,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实践,通过自身有效的引导,来让每位幼儿学子都能积极的参与进音乐教育中来。例如:幼儿音乐教师在教授《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时,教师先自身示范的将整首哥的歌词朗读一遍,闲让幼儿能很好的记住歌词,然后教师在对歌曲进行演唱示范,并要求幼儿跟唱,接着要求每位幼儿学子对于所唱歌曲进行动作演艺,即在唱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编排的动作,最后在幼儿演唱示范的时候,教师在旁边加入奥尔夫乐器进行辅助示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没有将音乐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音乐范围内,要求幼儿学子自己编排动作演艺更多的是注重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乐器辅助的形式,增强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性,同时要求每位幼儿学子的实践参与,也提升了音乐教育的参与力度,激发幼儿学子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音乐思维性开拓

音乐创造性是对音乐思维的灵魂体现,也是对音乐感觉的深度描述。奥尔夫教学法认为,所有的音乐教学都应该以“游戏”为着入点,通过即兴来达到相应的教育和学习目的。即兴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无意识动作,但其是以节奏为基础的,并不是无序进行的。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要紧抓奥尔夫教学法这一精髓理念,通过设定一系列的即兴活动,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音乐活动中去,全面提升幼儿的音乐体验,促进幼儿的思维开拓。例如:幼儿音乐教师在教授歌曲演唱时,教师可以示范不按照原歌词进行演唱,如“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的慢”,原版歌词是跑的快,要求学生跟着前面的节奏以不同的语言演唱,让学生产生相应的联系,唱出不同的歌词,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提升音乐思维的开拓性。 三、结束语

奥尔夫教学法不仅体现的是音乐教学方式,更多的则是对音乐教育的思想和态度,其是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定能为促进幼儿音乐启迪教育发挥有利作用。充分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住奥尔夫教学理念,针对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创设出符合幼儿教育的特色教育氛围,最终达到良好的音乐教学目的,促使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白雪.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节奏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2(8):68-69.

[2]张莉.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5(2):38-38. [3]陈曦.儿童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奥尔夫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z1):666-6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