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居民对于日常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原有的城市配电网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用电需求。这对城市的正常运行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了很大的影响。对城市配电网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改造成为了解决城市配电网有关问题的实质需求。目前来看,受以前城市配电网的传统观念影响,我国的城市配电网的现状不是很良好,改革建设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变,合理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改造城市配电网系统,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配电网工程管理基本情况 1.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即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方式,通常对项目的合同结构、合同各方的职能范围、责任权利、风险等进行确定和分配。我国建设工程起步较晚,在管理模式上一般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基本国情,目前采取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下列几种:①DBB模式(设计与施工分离的管理模式);②DB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③EPC模式(项目总承包交钥匙模式),其中以DBB模式使用最多,极少数大型建设项目采用DB、EPC模式。
鉴于配电网建设运营的特殊性,供电企业对工程设计方案要求较高的参与度,配电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采用DBB模式,首先招标选取设计单位,在取得设计方案后,再招标选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并分别签订合同。其优点是设计、施工、监理、供货厂家的角色分工明晰,缺点是因设计与施工分离而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多的设计变更,供电企业作为业主方需进行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
目前配电网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专业技术水平总体仍较为薄弱,采取DBB模式,由供电企业行使较大的工程话语权,是目前配电网工程适用的管理模式。随着设计、施工单位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配电网典型设计、标准化工艺的全面应用,逐步尝试DB模式,提升设计施工位积极性,减少设计变更,进一步压降成本。或者可由供电企业内部组建设计院负责工程设计工作,将施工工作进行外委实施,同样可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和组织协调,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
1.2供电企业配电网工程管理模式
供电企业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实行“五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制、资本金制。按照企业内部员工岗位职责划分,主要采取“工程项目技术专责”管理模式,即“工程项目技术专责”作为项目经理,负责工程建设实施内外部协调所有事项。近年来借鉴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供电企业逐步推行“标准化项目部”管理模式。即业主方组建业主项目部,施工、监理单位组建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业主项目部承担所负责若干项配电网工程建设实施各项工作。
2配电网工程管理薄弱环节及整改措施 2.1项目前期管理
项目前期管理问题是单项工程超投资计划10%以上。根据电力有限公司文件规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超原计划10%以上,投资规模变更需履行调整手续,并说明超计划原因。严格执行设计规模实施,预算期间复核当期物资和设备价格信息。按照计划批复项目实施,因客观原因需调整计划时,应及时办理投资计划调整备案手续。
2.2物资管理
①部分废旧物资实际回收量与计划回收量存在差异,已回收的废旧物资部分未及时处置。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文件规定,报废的固定资产在履行有关审批程序后,由实物资产使用保管单位提出处置需求申请。对于需现场处置的废
旧物资,实物资产使用保管单位应在项目预计开工前60天提出处置需求申请;实物资产使用保管单位严格现场管理,做好拆卸、搬运、现场盘点和数量核实工作,足额回收,不发生拆除物资丢失和损坏。代建单位切实履行废旧物资管理职责,做好废旧物资管理关键阶段的各项工作。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编制“拆除设备(材料)清单”并出具处置意见;项目实施阶段,要求施工单位以项目工程为核算单元向物资管理部门移交回收的废旧物资,项目管理部门应对施工单位收回废旧物资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废旧物资及时、足量回收到位;废旧物资仓储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及时组织退出资产的技术鉴定,并提出处置意见,完成资产报废申请审批手续,建立废旧物资ERP系统库存台账;废旧物资处置阶段,物资管理部门及时申报处置计划,招标工作完成后及时完成废旧物资交接及资金回收。
②结余物资未及时退库存。
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文件规定,工程竣工后,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工程结余物资的技术鉴定。鉴定可用物资,除应满足规定技术条件外,原则上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变电一次设备的退库物资应为整台;变电二次设备的退库物资应为最小使用单元;杆塔类(铁塔、钢管杆、电杆)按照整基进行退库;线路材料的退库物资导线、电缆、光缆单段长度应满足最低使用需求量。材料类物资不满足退库标准、有利用价值的,移交运行单位作运维材料;无利用价值的,在工程中作为边角废料进行报废处理。
2.3竣工验收
①存在竣工图与现场部分不符。根据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文件规定,县级公司组织运行、设计、监理、施工、调试及物资等部门和单位,对单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并下达整改通知书。验收过程中,应加强对隐蔽工程(电缆敷设及附件制作、基础、预埋管件、建筑物防水、接地装置等)的验收管理。参加验收的部门应各尽其责,对验收中发现的不符及时进行修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差异予以核减。
②工程结算编制存在工程量高套定额,部分拆除费用计算缺少签证工程量支撑文件。施工单位结算书完成后,施工单位负责人、代建单位管理部门专责、代建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负责,保证结算的准确性、真实性、合理性。
③竣工资料档案未及时移交归档。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文件规定,各参建单位档案整理完毕,由工程项目主管部门或机构统一组织汇集成套,经检查验收合格,向建设单位档案部门或档案部门指定机构移交。工程项目档案库房要按照“八防”和档案馆建筑设计标准,配备相应设施设备,确保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安全。
2.4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薄弱问题是未按决算审核报告及时调整账面成本。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文件规定,工程竣工决算报告数据须真实准确,依据会计账簿、凭证及批复概算、确定的结算书、合同等资料编制,做到账实相符、账表一致,工程成本中不得预估、预留工程其他费用等支出。竣工决算编制单位根据审核报告调整竣工决算,在审核报告出具后15日内,完成对竣工决算报告的全面修改,并以正式文件上报。
2.5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薄弱问题是可研初设成果和质量不满足要求,概算编制不准确,存在漏项、定额错套等现象,不利于造价控制。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可研初设一体化原则,加强可研初设质量管理,提高可研初设内容准确性,保证可研初设能达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避免建设规模发生变化,投资计划结余现象发生。项目管理单位按照合同条款约定对设计单位进行考核,督促设计单位加强概算编制管理,选取正确的定额,发挥概算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2.6监理管理
监理管理薄弱问题是隐蔽工程影像资料和旁站监理记录表不全,签字确认环节未发表意见。监理单位应严格履行监理职责,逐项细化现场监理实施细则,
按需配置现场监理人员,及时对工程现场的工程量、竣工图、结算和物资管理中的“风险点”发表监管意见,切实维护国家和业主利益。
结语:
配电网工程管理应紧紧围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135”新时代配电管理思路,朝着“深化管理提升、实现质效达标”的总体目标,落实举措补短板,不断夯实管理水平,实现配电网建设改造管理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华斌.配电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改进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33):150-151.
[2]马志良.谈海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革[J].建筑经济,2012(3):23-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