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以上言论出自于古希腊哪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 ) A.梭伦 B.伯利克里 C.汉谟拉比 D.恺撒
2.位于地中海海岸,并且是西方文明之源的国家是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巴比伦 D.占代罗马
3.列宁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 ( )
A.莱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托加战役 C.《1781年宪法》的颁布 D.大陆会议的召开 4.中国常把一个人遭受挫折获失败称为“走麦城”,而西方则称为“人生的滑铁卢”,与西方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
人马拉 B.克伦威尔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5.2011年5月初,制造了“9.11”事件的世界头号恐怖大亨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样带有恐怖主义活动色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借口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争 C.珍珠港事件 D.古巴导弹危机
6.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决定建立“联合同”这—国际组织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7.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群狼’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该是 ( )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8.《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C.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D.美苏争霸
9.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起统一战线。其标志是 ( )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B.太平洋战争爆发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
10、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 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1、某班举行辩论会,图3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 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C.马歇尔计划的利弊 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反方:它使该国经济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12、“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13、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要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14、英、俄、日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相似之处是 ( )
A、都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B.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保留了君主 D.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15、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 ) 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A.①④ B.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历史探究活动,确定了四个探究主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拿破仑与《法典》B.希特勒与法西斯 C.罗斯福与巴黎和会 D.列宁与十月革命 17、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一位英国政治家曾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反映了英国当时考虑的是( )
A. 英国无力帮助波兰维持独立 B.英国想壮大德国实力以保持欧洲的均势 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毫无关系 D.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18、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级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在于( )
A、带有大国强权色彩B、合作与对抗并存C、大国作用举足轻重D、在世界大战后形成 19、《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是因为他( )
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 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
20、学习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后,一位九年级的同学对如何评价拿破仑展开了激烈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拿破仑是独裁者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 ③拿破仑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未打过败仗 ④《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与中国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有直接联系的事件是( )
A、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主权的践踏 D、《九国公约》的签订
22、右边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笔记上记下的关键词。该同学学习的应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废除农奴制 D.日本明治维新
23、欧盟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①争取美国的援助 ②医治战争创伤 ③促进经济发展 ④提高国际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4、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顶上的苏联国旗降下。在历史上苏联共存在了( )
A、四十六年 B、六十七年 C、六十九年 D、八十八年 25、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
A、赢得了归家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发展了国家经济 D、创造了国家财富 26.许多重要的著作和思想都能够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精神。《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都表现在他们都主张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社会
27、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C提倡文明开化 D 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28、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内容,不能出现在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知识结构中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C俄国农奴制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29、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下列各项说明“道路已经指明”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结束国内战争和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0、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1、老师讲一战的性质时说:“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其主要依据是:( )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英德矛盾
32、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 A、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3、下列事件中,对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有( ) ①文艺复兴②新航路的开辟③“君权神授”思想的鼓吹④进行殖民掠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4、、在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前,世界格局暂时形成的局面是( ) A、一个超级大国B、多个世界强国C、“一超多强”D、美苏两极格局 35、某历史网站讨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正确的答案应是( )
A、重新确定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B、维护世界各国主权独立的体系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
A、欧洲在战争中严重削弱 B、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国际关系的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
D、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强大,成为唯一能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