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航海领域的成就作文
1405年七月,郑和奉明成祖之命,率两万余人登上两百艘巨型帆船,离开故土开始了西洋之行,这便是“郑和下西洋”的开端。
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呢?
起初可能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但随着下西洋使明朝的世界影响力激增,朱棣意识到这一外交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机遇。所以,朱棣才会多次派遣郑和,往返于诸国与中原之间,与外界进行紧密的交流和沟通。
每次下西洋,路程动辄数万海里,这么长的行程,若没有完善的后勤作为基础是万万不可完成的。那么,郑和船队是如何保存粮食,确保食物能不腐烂且填饱两万人的肚子呢?
根据文献的记载,郑和十分注重船队的后勤事务。
在二百余艘巨型帆船里,有些船是专门用来储存给养的。而且,每名船员在登船时,都随身携带了一些新鲜的黄豆。众所周知,黄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提供水分和氧气,黄豆就能在数日内长出豆芽。这样,就能满足船员对维生素的需要。
此外,在许多船上都有专门的畜棚,里面饲养了马匹、牛羊。这些畜生不但可以成为陆上运输物资的交通工具,也会在必要时成为食物。此外,据说在郑和船队里还出现了鸡鸭等家禽。除了充足的后勤储备之外,郑和船队在食物问题上还有一个较有特色的地方。
我们知道,北方少数民族习惯在战争时期轻装上阵,以战养战。在郑和出海期间,船队采
取了同样的策略。当然,作为官方代表的郑和不会纵容手下滋扰民船,他们以战养战的目标是那些在大海上无恶不作的海盗。
郑和的船队不但代表了明初最强大的航海力量,同时也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热武器—火炮。靠着武器的优势,郑和船队无需与敌船接舷作战,即可轻而易举地击败海盗。一旦击败了这些在海上耀武扬威的强盗,郑和便会命人将海盗船上的物资洗劫一空。
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拥有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郑和船队的二百艘帆船,无不是具备抗强风能力的远洋船。仅以种类来看,就有兵船、补给船、指挥船。这些不同类型的船只,能满足船队的一应需求。除此之外,郑和还招募了大量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熟练水手,他们丰富的航海经验使船队的风险再次降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