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经验交流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杨晓宁

(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紫薇中学,陕西 咸阳 713500)

摘 要:基础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的少年儿童,他们的年龄决定了其特殊性,他们很聪明,渴望成长,渴望被认可,但学习的失败会让他们丧失信心,故而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认真预习、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练后反思、总结归纳,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学习习惯;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教师

梅茵有句名言:“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良好的习惯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过程,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决定学习成绩的不是某个环节,而是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让学生从学科内容的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成长,汲取力量,成就人生。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中,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从点点滴滴着手,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人类的遗忘规律的,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在复习旧知识中获得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可以让知识系统化,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这样知识之树的根、茎、叶就会渐渐清晰起来,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而这样的系统容量大,又有条理,又好记又好用,当然有所广益。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不二法门。

四、独立作业

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尤其是中小学大量的重复的作业太多,相当一部分学生每天忙忙碌碌抄作业,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寥寥无几。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效果,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知识能否应用,这些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业的作用就在于此。通过作业,我们可以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认清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思维能力,查漏补缺。今天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能够担当自己的学习,明天就一定能独立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只有具有了独立人格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一、认真预习

基础教育课程预习的现状是: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多数

教师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预习工作,采取随机安排的方式落实预习任务。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得法,预习工作全指望老师,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有的学生几乎连预习本都没有。预习成了一句空话,个别学生自主购买了学习辅助资料,借助资料一目而过,实属应付性预习,导致课堂上教师“导”的很费力,学生学的也很费力。

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明确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端正思想,注重过程,合理安排落实预习任务的时间,安排好预习工作,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为课堂高效奠基。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有力的准备,预习到位深入,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兴奋度自然大大提高,有益于学习兴趣、自信度的提高,人也变得充满朝气、阳光。

五、练后反思

荀子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

个长于总结,不断反思的人,会更容易接近进步与成功。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一些错题的反思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吃一堑,长一智\",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变通灵活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二、专心听讲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最重要,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

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不能把握现在的学生,他们大都是课业负担过重的学生,当然也不易成为优生。认真是每一个人取得成绩的前提,对于学习而言,专心听讲就是最重要的。因为认真的态度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会及时认知自己学习上的困惑,进而解决。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上课听讲一定专心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六、总结归纳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知识是一张网,如果不精心编织,就会漏洞百出。作为师者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总结归纳的方法,让其变成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以上是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些拙见,希望可以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走向美好人生,走向社会,成就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沈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方式[J].科学中国人2016,(9):124.[2]雷琪,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散文百家,2016(08): 89.

三、及时复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学习而言,及时复习是符合

作者简介:杨晓宁(1978— ),女,汉族,陕西咸阳人。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