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征途

征途

来源:爱问旅游网


征途前行之晨光将现

----------记新课堂探索之心得

还记得当年毕业后,壮志踌躇的我登上了教师这三尺讲台,一晃十二年过去了。手中的教科书和曾经使用已然是大相径庭,周围的同事也换了几拨,面对学生,考虑的教学内容也已然不再是曾经课堂中的全部了----

牢牢记着上学时课本中的所倡导的三个面向的新型理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心中默念着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然后就激情澎湃地登上了讲台,谈不上梦寐以求,至少觉得有了可以发挥自己作用的一片天地。继而和所教学生打成一片,也许是因为年龄相差无几,也许是因为单身的日子精力旺盛,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孩子们的身上。当时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因此,虽然年少无知的我不懂得太多所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们的成绩倒还不错。

渐渐的,成为一名教师的新鲜感褪去,剩下的便是理性地去学习,去教学。教育界的改革和创新从未间断。那时我还在乡镇中学教书,学校里配有的电脑有限,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就已经是幸福的事情了,更不用说上网了。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多媒体设备是那时的一个美好幻想。所以能接受到的先进教育思想大多是以文件的形式下放到我所在的基层学校里的。开会,读文件,做笔记,便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记得那时提倡的最多的是转换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要求将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我觉得这个理念在教学中如今也是不变的。可惜那时没有明确的方法和课堂模式,仅仅是一个理论,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在课堂中就没有办法体现了。那时学校以及上级领导也已听课的模式进行检查,是否达标的唯一检查依据便是是否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也就是学习方法中的“讨论法”。刚到神木中学教书的是后我记得是刘雪松老师作为学校领导听了我讲的第一

1

节汇报课。当时虽然也很紧张,但好在积累了好几年的教学经验,能够应对。如今还历历在目的是,受到之前教学实践和先进教学理念学习的启发,当时我所教授的阅读课型中我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讨论了三个问题,然后进行了回答汇报。这一点受到了刘雪松老师的表扬。这对于一个刚到我校从教的老师来说确实是莫大的鼓舞。回想起来,这算是我到了神木中学后使用的新课堂理念的最初体现吧。

新课堂的探索之路并没有止步于此。之后不久,就听说学校安排部分老师外出山东学习,是关于新课堂模式。可 总以为这件事离我很远,毕竟那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后外出老师带回来的理念和课堂授课模式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如此的课型是前所未见的。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这也是课堂吗?” 喧闹嘈杂的场景, 学生似乎无序的做这做那, 看不见教师的管理, 也不见谁的指导。 这 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吗?因此,老师的质疑声成片。老师之所以质疑不是不是因为老师难以接受新的理念和课堂,而是出于对于孩子们学习效果的担心。担心学生会两级分化严重,担心学生会成为试验的牺牲品----,通过与别人的探讨,听了别人的介 绍,也从网络中也看了不少的相关介绍和视频,我也确实感受到了新课改的特色和成果。有如此高的升学率,有如此多的参观和学习 者,有这样大的轰动和影响,使我深信新课堂下的教学绝非浪得虚名, 一定有他的很多优点, 而这些也真的使我向往, 甚至于让我有些嫉妒, 恨不得也能像他们那样,这不仅对孩子们都是有好处的,对我们同样 也是。不得不说,存则变,变则通------,正是因为一切为了学生,“变”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能促动学生,激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种手段。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学校没有生搬硬套地挪用人家的全套教学实施方案,这时3-5-2教学模式便开始如火如荼地实施了。其课堂基本形成 预习释疑---新问题呈现---小组合作探究---呈现探究结果---点评探究结果---教师总结概括---练习提升能力的教学模式。

实施以来,学校有计划地分批学习,逐渐学习走在教学改革道路领先位置学校的新理

2

念。由一部分先接受理念和理解理念的老师逐步带动其余老师学习和接受,继而实施在课堂中。孙润兰老师,梁芳老师和冯春梅老师都是率先接受理念。示范课的展示,导学案的处理,她们一步步带领我们外语组所有组员有条不紊地实施起来。实施以来科没少观摩各位率先领会新课改理念的老师的教学实践示范课。所有的业务,从一无所知,迷茫摸索到若有所悟,有条不紊。这期间有过惆怅,艰难,也有过收获,笑容。一段时间以来的尝试,让我也感受到了教改的魅力,破除陈规, 探索新的路径有乐趣,也是挑战。

我校在新课堂实施到目前为止,总算是各个程序和步骤都进入了正常的运转轨道。然而,仅就本学科来说仍然有困惑之处:

1.英语的授课课型有很多。每学年所学的十个单元的内容中总是以不同课型呈现不同的教学目标:热身课型(话题了解和单词初识),阅读课型(以单元中的阅读文章为载体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语言点课型(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和重点句型);语法课型(高中英语的必学语法知识);写作课型(点评作文,练习英文书面表达)。小组活动的比率是否应该针对不同课型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调整。

2.小组合作中是否能让组员全身心地投入和获益。虽说组内轮流展示,互相配合,但根据学生反馈,目前难以达到所希望的互学互助,以至于不擅长部分科目的总能找个机会缩到其余同学的背后,以至于增加了两级分化的威胁。

3.英语的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如果仅靠课堂达标似乎牵强了许多。而如今老师大多将经历和时间投入到了导学案的制作和编写,教学设计的编写,以及导学案的课前批改。无暇再如往日课前亲身课堂中指导发音,朗读,背诵。这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是一大损失。据所有英语老师所察觉到的: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史无前例的陌生,更是乏于朗读和背诵。甚至读个单词都磕磕绊绊,让人忧心。

3

我校的课堂改革的已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了,学校的教研教改已经全面推进,我们一线教师无法置身事外,作为学校的一员,除了将自己积极,快速地投身到这场热潮中,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改革之路仍然很长,然而,曙光已然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相信在我们的坚持和改良之下,这条路会越走越宽敞。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