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预算管理的思考

高校预算管理的思考

来源:爱问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预算管理的思考

作者:王辉

来源:《商情》2011年第50期

主要是对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从预算编制、执行、激励机制等几方面就如何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预算 高校预算管理绩 效预算

高等院校作为一种非盈利组织,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高校经费的收支规模逐年增大,作为贯穿于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预算管理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怎样做好预算管理是高校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加强高校预算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使其在财务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对保障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合理配置高校资源,有利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高校预算是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高等学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依据,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占主导地位。运用预算管理,合理非配资源,尽可能的将高校的预算资金配置到最需要的项目上去,通过调控预算资金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高校内部的各种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高校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2、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高校合理控制财务风险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迅速扩大,办学层次提升,高校因规模增长、新校区建设、多校区运行等原因造成的诸多风险也逐渐显现,其中对高校影响最大的是财务风险。目前,多数高校通过高额贷款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加强预算管理可以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对控制财务风险,促进高校稳定、协调和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各高校在预算编制时仍然采用增量预算法,即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增量预算法比较粗放,在假定上年度的经济业务活动在预算年度仍会发生的基础上,根据财力状况及新增支出因素考虑增长水平。但是,如果预算的基数本生就不合理,如此下去,预算数与实际支出情况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严重的虚报情况,造成资金配置不合理。 2、预算周期与教学周期矛盾

现行编制预算是按照公历年为周期,而学校采用的是学年制,即自上年9月1日起,至下年8月31日止。当年9月所收的学费收入不仅仅用于当年开支,而且一直要使用到次年的8月底,其收入实际使用会计期间与预算编制核算期间存在差异。 3、预算执行力不强

高校管理与执行层面对预算的严肃性认识不足,预算的编制缺乏弹性,而预算的执行又缺乏刚性,预算执行的结果与绩效考核缺乏有机结合,奖惩制度流于形式。导致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经常有超预算现象发生,而有些部门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钱用光,使预算执行偏离计划轨道,严重削弱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4、缺乏有效的预算监督、考核及评价机制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但多数高校在预算指标下达后,在日常的核算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学院、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执行情况和问题没能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没有与工作绩效挂钩。由于节约没有奖励,超支也没有相应的惩罚,造成各部门争夺资金,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不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 三、解决高校预算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1、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是实施预算管理的前提,是预算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预算编制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预算执行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对高校而言,为了打破传统预算编制的问题,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是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高校采用的零基预算法,是指打破“基数”的概念,根据事业计划和任务,综合各级学校的收支状况,每年从零开始重新核定财政补助数额。实行零基预算法,不应该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支出项目或支出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清零作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内容及其金额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支出预算。 2、加强预算执行力和约束力

预算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到高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此,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以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学校预算方案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强化预算执行力, 若非特殊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况不得随意调整或追加,即使要调整也必须通过既定程序进行。适时建立超预算预警机制,对超限额的项目需报分管校领导审批,再按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来确定。预算管理机构应该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随时把握预算执行进程和均衡性。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行预算信息化管理,使预算的各方可以实时得到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纠正执行偏差,保障预算管理顺利完成。

3、建立预算绩效激励机制,完善评价体系

绩效考核是高校预算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全面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在优化预算资金分配的同时增加绩效考核内容,制定相应惩罚措施,将考核和奖励相结合。对绩效考评结果为优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绩差的在下一个预算期削减预算。甚至可以将津贴、职称晋升、职务聘任等都与绩效考评挂钩,充分调动各方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更好的为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服务。

预算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是高校事业发展的财力保障,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指导性、监督性、可调节性以及预见性作用。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各阶层、各院系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用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以保证高校的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辉,1977年生,男,籍贯黑龙江哈尔滨、会计师、上海交通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预算管理、高校财务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