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羊场乡松杨煤矿
1102工作面采后总结
矿 长: 总 工 程 师: 生 产 矿 长: 安 全 矿 长: 机 电 矿 长: 采煤工程师: 通风工程师: 编 制 人:
编 制 单 位:松杨煤矿总工办
编 制 日 期:2013年4月8日
1102工作面采后总结
1102工作面于2012年12月份开始回采至2013年4月份停采,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
1、概况
1)工作面位置:
1102采区位于井田东部,该采区相对地面位置为荒山,无建筑物。
2)巷道布置与联系形式:
1102工作面布置在矿区东南翼中段10号煤层中,工作面回风巷经专用回风巷与1483回风石门连通,运输巷经12号煤层反石门上山再经1122运输巷与1418运输石门连通,构成完整的通风及生产系统。
3)巷道支护情况:
运输、回风巷,全部采用矿用11号工字钢支护,上净宽2.1m,下净宽3.4m,中净高2.0m,棚距700mm。
4)支护设备及材料:
根据采煤工作面顶板及现有设备状况,选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6米长金属顶梁,整个工作面按四梁八柱的方式交替迈步支护,齐梁齐柱形式,一梁三柱交替迈步进,在采空区侧,每前进两排打上一根戗柱,在片帮区加打帖帮柱。排距1米,每组柱距0.8米,“四、四”排管理。
2、煤层特征
10号煤层为龙潭组上段主要可采煤层,上居9号煤32米左右。全层厚0.39~3.57米平均2.07米。偶含夹矸,煤层结构简单。在本区可采厚2米左右,煤层倾角16~18°。该层顶底板均为粉砂岩。该层属全区大部分可采较稳定的中厚煤层。矿界内开采标高在1600~
1
1300米之间。 3、煤层顶底板岩性
本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不坚固、不稳定、易垮落,见煤后全支护或局部支护。煤层底板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一般与煤层接触外均有0.20—0.50米的泥岩,该泥岩遇水后易泥化。 4、水文地质
井田内含风化裂隙水,随着垂深增加,风化程度减弱,含水性减小,深部含水甚微,甚至无水。风化裂隙水以渗流为主,水力联系较差。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第二类第一型,即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5、地质构造
该工作面区域内地层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从已掘巷查出,切眼上出口段10米处有一走向断层,采面回风巷往东南方向有一较大走向断层。
6、瓦斯、煤层、煤的自燃性、地温及其它 1)瓦斯
据邻区资料、瓦斯赋存形式一般以吸着状态为主。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增加,沼气含量相应增高。煤中沼气含量最高,达16.5毫升/克·可燃物。 2)煤尘
根据邻区10、15、18号煤层取样鉴定资料,均为有爆炸危险。 3)煤自燃
2
15号煤为二类为自燃煤层。
4)地温
区内未发现地温异常区,属地温正常矿井。 5)煤与瓦斯突出
本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上井下均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7、1102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工作面开采前情况 走向长(m) 倾斜长(m) 面积(m) 煤厚(m) 储 量 332(t) 计 算 333(t) 实际采出量(t) 落煤损失307 损 失 量 (t) 顶板煤损450 失(t) 小计(t) 回采率(%)
2工作面开采后情况 实采走向长(m) 实采倾斜长(m) 实采面积(m) 实采动用煤厚(m) 采高(m) 实采容重(t/m) 实际动用量(t) 32112 70 7840 2.0 102 70 7140 2.0 2.0 1.45 20706 19940 容重(t/m) 31.45 21600 757 96.2 95 3
实际回采率(%)
8、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1102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回收率偏低,回采时必须清理净浮煤,并严格按照设计留设煤柱。
2)因煤层局部区域顶板较破碎,应加强破碎带附近顶板的管理支护工作,确保安全回采。
3)回采过程中,应加强薄煤带区域的顶板管理工作。 4)回采过程中,加强通风、防尘工作,严格控制瓦斯浓度和煤尘浓度不超标,并制定防有害气体溢出措施。
5)在回采中,局部区域顶底板可能有较大淋涌水,要求加强防排水工作。
6)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要求施工。 7)加强浮煤清理,提高资源回收率。
松杨煤矿总工办 2013年 4月8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