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手术后患者家属质疑医院赔偿,如何解决?

2023年手术后患者家属质疑医院赔偿,如何解决?

来源:爱问旅游网

医疗事故赔偿的确定取决于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以及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的关系。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决定了赔偿的比例,完全责任承担全部损失的100%,主要责任承担60%-90%,次要责任承担10%-40%,轻微责任承担10%。

法律分析

一、手术后人死了医院怎么赔偿

手术造成患者死亡的,首先要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和医疗机构的过重程序,要依据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等因素确定赔偿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医疗损害责任有几种类型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故确定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来划分: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于手术后患者死亡的情况,医院需要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医疗事故赔偿应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以及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医疗机构只有在确定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下才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损害责任可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赔偿数额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来划分。

法律依据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师岗位责任、内部监督、投诉处理等制度,加强对医师的管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第二十七条 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不得威胁、利诱、辱骂、殴打专家鉴定组成员。

专家鉴定组成员不得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十一条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