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律的基本属性

法律的基本属性

来源:爱问旅游网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必然要求公民在法律上人人平等。法律体系不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以满足和社会的需要,而且更应强调它的完善、协调、系统与和谐,以保障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调整都能有法可循。现在就有必要把社会法、农业法、教育法分别作为一个的法律部门而设立,以显现中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备,更是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1、原则:是万法之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等级的法律,是综合性地规定诸如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总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关系或事项的根本大法。
2、法治原则: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法治化,是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着标志。而这两化都需要有法治来推动来保障。因而现代社会更为显着的标志,就在于要求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生活的法治化和法治生活的现代化。
3、民主原则:在立法中遵循民主原则,用立法的形式充分反映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成为立法的真实的主人,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4、科学原则: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实现立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
二、我国目前立法监督的方式如下:
1、改变或撤销制定的同、法律相抵触的行规、决定和命令;
2、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3、审查和批准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决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4、对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提出质询和询问;
5、视察和检查工作;
6、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
7、罢免或撤销有关人员职务;
8、受理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和意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二条 法律、行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