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法典侵权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法律

民法典侵权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法律

来源:爱问旅游网

侵权责任包含有赔偿精神损害。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法律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

民法典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分责任吗

法律咨询解答

民法典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分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主要是看侵权责任的比例大小以及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还有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侵权人的经济能力、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什么是民法典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民法典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

2.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3.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受害人能够证明损害是加害人的行为或者物件所致,加害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论其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

精神损害抚慰金和残疾赔偿金有何区别?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素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精神损害赔偿的成立要件应具备这些条件:1、人格权益等有关民事权益遭受侵害,造成受害人非财产上损害;2、有侵害人格和身份权益的侵权事实;3、侵权事实和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4、主观上是故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能继承吗

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权不能继承。但是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以及赔偿权利人已经向法院起诉的可以继承。 该内容由 许乃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