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可以领取生育津贴,而且还能报销生产的费用。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职工医保与用人单位缴纳的职工医保,两者享受的医保报销待遇是一样的。
但从2020年开始,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生育保险被并入到了医疗保险中,生育保险各项待遇改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所以社保缴费明细中也不再单独显示生育险项目。
对于职工来说,参加医疗保险时同步参加生育险,生育保险的相关待遇一点都没少,报销手续也更加方便了!
而灵活就业人员只缴纳医疗保险费,不缴纳生育保险,生孩子后自然也不能享受生育津贴,但可以报销一部分生育医疗费、或者享受一次性生育医疗补助费。
首先,要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然后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生孩子产生的检查费、手续费、住院费等,是在医保目录里的,也就是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这部分钱,哪怕没交生育保险,也可以通过医保卡进行报销,各地实施的具体政策不太一样.
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假期天数
假期天数:
(1)正常产假98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2)晚育假增加30天;
(3)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增加15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
(4)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5)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15天;怀孕不满4个月30天;满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以下42天;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话75天。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