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一、教材分析

  本文的这三首诗是杜甫在不同历史时期写的,学习时,在读读背背的基础上用心把握作品风格的变化,并体会作者远大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诗歌的背诵比较喜欢,但理解其中的语言及意境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应在 课堂上组织好合作与探究的活动,助其感悟诗中所含的意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课文,准确掌握重点实虚词含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增体味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准确掌握实虚词含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诗歌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搜集杜甫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二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望岳》

  本课时教学目标

  能背默前两首诗歌,流利翻译,把握诗歌主旨。

  授课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著名大诗人杜甫的两首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两首诗,一起来感

  悟一下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或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朗读,正音:(3分钟)

  岱、夫、眦。

  三、学生再次朗读,背诵诗歌。(4分钟)

  四、学生分小组探讨字词、句子意思,教师统一订正:(7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