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晏子使楚》同步训练

《晏子使楚》同步训练

来源:爱问旅游网

  1.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 的著作。(2分)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分)   缚一人(  ) 酒酣(  ) 诣王(  ) 曷为(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5分)   ⑴齐之习辞者(习辞: ) ⑵今方来,吾欲辱之(辱: )   ⑶吏二缚一人诣王(诣: ) ⑷齐人固善盗乎(固: )   ⑸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   4.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3分)   5.译句:(6分)   ⑴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⑵齐人固善盗乎?    ⑶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6.解释下列的多义词:(6分)   ⑴使:得一人之使( )  晏子将使楚( )  使民善盗耶( )   ⑵以:何以也( ) 以故东徙( ) 我以日始出是去人近( )   ⑶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生于淮北则为枳( )   7.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2分)   8.为了使上下句连贯,下面这句话的空缺处境入的最恰当的语句应是(  )(2分)   经过三年的努力,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a、我们不是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克服了吗? b.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被我们克服了,   c.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我们都克服了, d.我们克服了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9.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 方法”句中的“方法”前有如下四个修饰语,它们正确的排到顺序应是(  )(2分)   ①提高思想  ②有效的  ③我党  ④改正错误   a.⑵⑶⑴⑷  b、⑶⑴⑷⑵  c.⑶⑵⑷⑴  d.⑶⑷⑴⑵   (一)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0.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4分)   11.“寡人反取病焉”中“病”的意思是(   )(2分)   a.生病   b.疾病   c.窘迫,尴尬   d.忌妒   12.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2分)   13.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2分)   晏子:    楚王: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2分)   15.“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2分)   (二)晏子谏因岛杀人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17.晏子的本意是 景公,说他 。但是晏子却以 烛邹的姿态出现。这种以 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4分)   18.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罪状”的一番话后,说:“ ”从这可以看出景公是个 。(2分)   19.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2分)   20.请解释文中三个“使”的意思。(3分)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②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 ) ③使诸侯闻之( )   21.解释加点的词语。(6分)   ①主鸟而亡之( ) ②请数之以其罪( ) ③以鸟之故杀人( )   ④景公好弋( ) ⑤寡人闻命( ) ⑥为吾君主鸟( )   22.指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3分)   ①诏吏杀之(  )   a、招集差吏杀了烛邹。 b.命令主管官吏杀他。c、诏告天下人要杀烛邹。d.告诉手下官吏杀人。   ②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a、派烛邹管好主人的鸟,可是鸟死了。b.叫烛邹去喂养主人的鸟,可是鸟儿逃跑了。   c、让烛邹去管这些鸟,然而这些鸟都不见了。d.叫烛邹去主管禽鸟,可是这些禽鸟却亡失了。   ③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   a.于是把烛邹召到景公面前谴责。 b.便把烛邹的罪状诏告天下。   c.就把烛邹数落了一顿。 d.于是景公把烛邹召来谴责了一番。   23.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2分)   24、片断写作练习:(30分)   将《晏子使楚》中晏子驳斥楚王的一部分改成记叙文片断,注意增加适当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避免对原文进行简单的翻译。      《晏子使楚》答案   1.《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记载晏子言行    2.略    3.⑴善于辞令,很会说话⑵羞辱⑶到……去⑷本来⑸同“嬉”,戏弄    4.因为晏子是“齐之习辞者”;机智设喻进行回击    5.⑴今天将要来楚国,我想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⑵齐国人本来喜欢偷盗吗?⑶莫非楚地的水土让老百姓喜欢偷盗吗?    6.⑴劳动力;出使;让⑵用;因为;认为⑶是;成为    7.成理成文即可    8.d    9.c    10.齐、楚、不盗之民、盗贼    11.c    12.晏子是一个善于辞令,机敏过人的人。(其他意近也可)    13.楚王狂妄愚蠢;晏子机智灵活。楚王兴师动众,却显得心劳舌拙,不堪一击;晏子单匹马,却具有千钧之力,所向无敌。(意近即可)    14.叙述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表现了他外交上的机智。    15.让楚王看见并借此侮辱晏子。    16.成理成文即可    17.指责、重鸟轻人、谴责、委婉    18.“勿杀!寡人闻命矣。”能够接受批评,知过能改的人。    19.因为晏子的话已经表明,烛邹犯的过失还不至于被杀头,如真杀了烛邹,那景公就是“重鸟轻人”,会失信于天下人,甚至会失掉民心。    20.①叫、派②使得③让    21.①死或逃走②谴责③因为④射⑤指教⑥主管    22.①b②d③a    23.善于立辞,很会说话。    24、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