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二年语文下册:《丑小鸭》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丑小鸭》教学设计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丑小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新选课文,安排在第4册第4课。它揭示了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深刻道理。对于低年级学生,如果机械说教,生硬灌输,就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设计了乐学法。

  首先,指导学生看图读文,按照丑小鸭的经历特点提出乐学措施:比快,比准,比说,让学生热烈而紧张的氛围中学习。

  看了第一幅图,结合课文,学生很快提炼一个“丑”字——丑小鸭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比起其他小鸭毛黄、嘴小、身胖来,确实很丑。

  看了第二幅图,结合课文,学生也很快地提炼出一个“苦”字——丑小鸭在家中受欺负,哥姐咬,公鸡啄,小姑娘讨厌;在外边也受欺负,小鸟讥笑,猎狗追赶。它只好“躲”,“悄悄地过日子”,最后冻僵在冰上。岂不是很苦吗?

  看了第四幅图,结合课文,经过一番讨论,终于提炼出一个“变”字——丑小鸭飞向湖面,在镜子般的湖水中见到了自己的影子,丑小鸭变成了洁白美丽的大天鹅。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丑”、“苦”、“变”三个字,由表及里,再提炼出反映实质的三个字来,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丑小鸭的“丑”,学生易于辨识,但要找出与“丑”相对的内核来就比较困难,经过提示和讨论,终于得出一个“异”字——丑小鸭的蛋“特别大”,丑小鸭出生要迟好几天,丑小鸭一出蛋壳就“又大又丑”,这些“异”暗含着丑小鸭本来是一只天鹅。如果与其他鸭子没有两样,哪会有后来的“变”?

  然而与“苦”对应的内质是什么?用一个什么恰当的字?这是难点。教学时,我们列出系列问题:丑小鸭在家挨欺,是甘心忍受,还是另有行动?(离家出走)在外边也受欺,一见到天鹅,丑小鸭有什么内心活动?(又惊奇又羡慕)天气越来越冷,丑小鸭回到受欺的环境中去了吗?结果怎样?(冻僵在冰上)这一切说明丑小鸭不简单。紧扣第三幅图联想补充,学生终于归纳出绝妙的“志”字——丑小鸭不甘心受欺,向往天鹅。宁可冻僵也不向原来的处境屈服,充分表现了他是有“志”的。

  第三个字是“情”——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既惊且喜:“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这一反诘句表现了丑小鸭惊讶自己会变得如此漂亮,结合末了一句,他满怀喜悦地发现,自己再不是丑小鸭了!这种“情”还含蓄地暗示了丑小鸭的内心活动,从此他再不孤单、苦恼、受欺负了。自豪感不言而喻。

  “丑”——“苦”——“变”——,“异”——“志”——“情”,这六个字分别构成两组,前一组反映现象,后一组揭示本质,从丑小鸭成长、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领悟到深刻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做到丑不厌弃,苦不失志,变不自满。由于采用比赛的方法,学生思维活跃,联系实际,获得了深刻的启迪。他们乐意这样学习。

  (蒋雪梅 张汉清)

  《丑小鸭》教案设计(二)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短文共7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时安排】三课时。

  【教前准备】

  1.准备好写有生字词的黑板;

  2.四幅挂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百多年以前,丹麦有一个著名的童话作家叫安徒生。他写了很多童话。

  2.(出示挂图)就是他的著名童话《丑小鸭》。

  3.(板书,丑小鸭)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

  1.(请一个学生上台指图)哪个是丑小鸭?

  2.教师问: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些什么?

  3.四幅图连起来说说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

  1.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看图(不看书)。

  2.请学生翻开书,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检查初读情况

  1.请7个同学给课文分段。

  2.出示小黑板,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1.请一个同学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同学们图文对照,找找每幅图和课文的哪段相对应?

  (第一幅图——课文第2自然段

  第二幅图——课文第3自然段

  第三幅图——课文第5自然段

  第四幅图——课文第7自然段)

  六、再读课文

  1.请4个同学分别读(1—2)段,(3)段、(4—6)段、(7)段。

  2.全班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让同学们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图文对照,带着四个问题理解课文

  问题一:“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

  1.请一个同学读(1~2)段课文。

  2.教师提问:“太阳暖烘烘的”中“暖烘烘”是说什么季节的?

  3.看图一(教师指“丑小鸭”):这只鸭子跟别的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4.看书:书上哪些词说明了他是只丑小鸭?找出来读一读。

  5.根据回答板书出示: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问题二:丑小鸭这么丑,它来到世界上会有什么遭遇呢?

  看课文第3段:

  1.提问:“丑小鸭”生活得怎样?

  出示并理解“孤单”和“苦恼”。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孤独。

  苦恼:痛苦、烦恼。2.看图2:周围的伙伴对他怎样?为什么只有鸭妈妈疼爱他?

  3.指导朗读第3段。

  4.“丑小鸭”生活得孤单、苦恼,他也想得到别人的爱护,于是他怎么做了?(离家出走)

  问题三:“丑小鸭”出走以后是怎样生活的?

  1.同桌互读4—6段。

  2.划出描写“丑小鸭”的出走后的句子。

  3.根据学生回答,提出以下三个句子:

  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飞到湖边的芦苇地里,悄悄地过日子。

  天越来越冷……“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

  4.提问:丑小鸭离家出走后,命运改变了吗?

  他应不应该离家出走?

  5.(看图 3)提问:这时是什么季节?

  天上飞的是什么?

  “丑小鸭”为什么又惊奇又羡慕?

  小结:“惊奇”说明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天鹅。“羡慕”,他联系到自己的命运,非常渴望自己能像天鹅那样漂亮、自由自在。

  6.指导朗读,读出“丑小鸭”的惊奇而羡慕天鹅的语气。

  问题四:“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1.听录音机里播出一段轻松明朗的音乐,请一个学生配乐朗读第7段。

  2.提问:“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根据回答,板书出示:

  “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白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女同学齐读这句话。

  4.提问:“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天鹅,他此时心情怎样?书上哪句话说明他此时的心情?

  根据回答,指导学生朗读:“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啊。”

  5.理解“原来”:本来的意思。

  提问:本来他就不是一只鸭子,从前面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老师小结:“蛋大”,“出世晚”,说明他跟别的鸭子不一样,此外,一年的生长变化说明他根本就不是一只鸭子。

  6.请同学们把四幅图连起来看:“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经历了多长时间?各个季节他有哪些变化?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7段。

  三、齐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配乐朗读课文。

  二、检查课文第7段的背诵情况。

  三、讨论:从“丑小鸭”长成白天鹅这个童话故事中,我们应该懂得什么?

  四、复习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认读:

  稻草堆、剩下、等、特别、瘦瘦的、除了、咬、钻过、越来越冷。

  2.出示生字认读。

  堆、剩、等、特、瘦、除、咬、钻、越

  3.指导记生字:

  剩:千乖乘剩共十二笔

  瘦:疒瘦共十四笔

  越:共十二笔其余字可让学生自己记。4.用练习本抄写生字和生字词。

  五、课堂练习

  指导用“洁白”和“特别”两个词造句。例:洁白——雨过天晴,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特别——奶奶过生日,妈妈给她买了一个特别大的蛋糕。

  六、检查与测试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第7段。

  3.练习把“丑小鸭”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