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本课突出的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文中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做“妈妈”和“孩子”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述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学生分析: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借助电脑、音乐、版画事物展示及教师生动有感染力的描绘性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通过摸一摸,吹一吹,听一听,在体悟中理解课文吗内容,在体验中有感情朗读,在感受中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师: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铺设感情基调。
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答:我读的是“……”,我好像看到了……,闻到了……,听到了……,摸到了……
三、总体感知,讲读第一小节。
孩子长大了,是不是一定要离开妈妈?你从诗中哪一个字明白这个道理的?
1、教学多音字“得”。
(出示三个句子)谁能为句中的三个“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读一读。
2、“孩子”指的是什么?什么叫“四海为家”?“旅行”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
四、细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优美语言。
(一)情境导入:你想知道植物旅行的办法吗?想去田野里看一看吗?跟我一起走进美丽的田野------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动情地朗诵二至四小节。)
(二)带着对录像片的回味,自读二至四小节。
你最喜欢哪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讲解这些内容,不必按顺序。)
(三)设置情景,欣赏“蒲公英”。
1、设境赏景,体会词义。
将从田野中采来的蒲公英呈现,观察它的形态,然后让学生试着吹一吹,一边吹一边观察,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它的种子是怎样飞出去的,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你能用什么词来代替“纷纷”?
2、缘词生像,模仿练习。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上“纷纷”呢?
播放录像片段1:下课了,孩子们伴着欢快的音乐纷纷从教室里涌出来,度过愉快的课间十分钟。
根据录像补充句子:下课铃响了,……
播放录像片段2:秋天到了,树叶纷纷往下落,燕子纷纷飞向南方。
根据录像说一句或几句话。
3、学以致用,实践创作。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纷纷”说一句或几句话吗?
(四)体会苍耳和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苍耳:谁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
出示苍耳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
豌豆:你为什么喜欢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指导朗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读出豌豆宝宝离开时的快乐,可爱。)
五、启发思考,训练发散思维;创作实践,学习体会诗的语言。
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说说课前搜集的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野葡萄妈妈借鸟儿的肚皮把葡萄娃娃送到四方;柳树的柳絮也靠风来出传播……)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你能照着诗的格式自己编一段吗?
六、课堂小结,激发想象,进行言语交际训练。
这首诗学完了,看着课题,你想对植物妈妈说些什么?你能向同学或家长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结语: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