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教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教案

来源:爱问旅游网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教案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1课时 寻找秋天(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
2、乐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3、向学生进行互相合作的教育。
活动要点:
这个活动是从“寻找秋天”开始的。活动的前半部分是让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后半部分是一个探究活动,找到

秋天的特定事物,提出问题,为后面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
在校园内选择要观察的花草树木,其中有自然变红的叶、变黄的叶等等;
校园里杂草丛生、经常发现蟋蟀出没的地方。
教学过程:
1.质疑激趣
放一段秋天景色的录像,内容是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在秋天里的行为。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寻找秋天。

2.赛诗会:美丽的秋天
让学生看书。以书上“秋”、“秋天到”、“我眼中的秋天”的描述格式,说说“我”心中的秋天。
组织形式:
(1)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小组预赛,每个小组选出1名优胜者;
(2)班级赛诗会。赛诗会结束后,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诗句中的亮点句子进行点评,引导到“收获的季节”上来


(3)秋天的景色确实与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吗?最后,借用妙妙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

天,探访秋天吧!”

3.探访秋天里的生物
走出教室,行走在秋天的校园里。
引导学生注意树叶的变化,什么树的叶子变红了?树叶变黄的是什么树?地上的落叶是什么树的?并收集自己喜

欢的树叶。教师要适时进行评价:如,叶的美丽靠自己留心欣赏,我们感受到叶的美好,就会喜欢它、爱护它。
仔细观察动物,包括动物的名称,活动方式,鸣叫声等等。

4.讨论与交流
我们描述的秋天和看到的秋天是一样的吗?谁写的诗更贴近真实的秋天?每个小组挑选1-2篇,由一个小组负责

出一期“秋天的景色”的班报。
教师提出下一节课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找到的秋天的一些事物,那么,秋天与夏天相比,主要特征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使树叶变成了彩色?
引出下一节课探究的主题。

第2课时 寻找秋天(2)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
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
教学要点:
这节课,实际上是手脑并用,探究树叶变化的过程。
学生准备:
笔,纸,树叶,红毛线,铁锤,钉子。
教师准备:
温度计模型、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卡纸,透明胶带,剪刀。
教学活动过程:
1.测量气温
(1)谈话:树叶是由气温染成五颜六色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你们知道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出来的?
(2)认识温度计
分组观察温度计。汇报观察结果,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
(3)正确使用温度计
●将温度计挂历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左右;
●分小组定时观察,记录温度;
●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
(4)学习记录温度的方法
●讲解: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其中c表示摄氏,c左上角的

小圈表示度。
0度以上的温度叫做零上温度,读的时候先说数字,再说单位(摄氏度)。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

是这样,先写数字,再写单位。零上温度的刻度,从0开始,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2页,当前第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