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标准

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标准

来源:爱问旅游网

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标准及地点,工伤认定一般需要15-60天。根据劳动法,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工作职责履行中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伤害等。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工伤认定决定可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保护权益。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可根据司法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中止。

法律分析

一、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标准

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标准是,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认定在什么地方做

工伤认定应当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

在现阶段,各地统筹地区不是按统一的行政级别设置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的。这一点必须明确。根据有关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如自治州、地区行署等地的统筹层次,由各省、自治区确定。需说明的是,直辖市实行的是省级统筹,但其不承担工伤认定的具体事项。为此,《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3款规定,应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的工伤认定,按照属地原则由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

从性质上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如果有关个人或者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样规定有利于保护工伤职工和所在企业的利益。

三、工伤认定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来说都是15天到60天左右,当然,不排除有时候工伤案情比较复杂,需要调查取证致使时间延长的可能。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做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做出结论期间,做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结语

工伤认定标准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中的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中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上下班途中的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层次由各省、自治区确定。工伤认定是具体行政行为,对认定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般工伤认定需要15至60天左右,复杂案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在司法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未作出结论之前,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会暂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听取工伤职工、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对改进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 经办机构按照协议和国家有关目录、标准对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按时足额结算费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