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孕期女性因单位开除而如何获得赔偿?

孕期女性因单位开除而如何获得赔偿?

来源:爱问旅游网

单位开除孕期女性需支付赔偿金。如果孕妇存在法定过错,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补偿金;若无过错,则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根据国务院规定,单位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时,企业不得在孕期内无过错情况下解除合同,合同应延续至孕期结束。通常情况下,单位违法开除孕妇时才需要支付赔偿金。

法律分析

一、单位开除孕期女性如何赔偿

1、若怀孕女职工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情形,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若怀孕女职工不存在法定过错,则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支付赔偿金:二倍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里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87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孕妇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办

《劳动法》在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对“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给予了特殊保护,即:对“三期”内的女工,企业不得在女工无主观过错的情况下,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但在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中,只是笼统地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由此看来,如果企业与你表姐终止劳动合同并无不妥。

但是,在劳动部印发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从女职工的生育及哺乳等实际情况出发,又作了补充性规定,其中第34规定:“除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因此,如果他们老板现在就终止劳动合同是不合法的,他们之间的劳动合同只有延续到孕期、产期、哺乳期满时,方可终止。

综上,孕妇合同到期,公司是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从原则上来讲,用人单位不得开除孕妇,当然也是一般情况下。若是孕妇本身就存在过错,也就是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这个时候用人单位解除与孕妇的劳动合同,是不需要对其作出经济补偿或者赔偿的。所以,通常是在单位违法开除孕妇的情况下,才需要作出赔偿。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单位开除孕期女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赔偿。若孕妇存在法定过错,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孕妇无过错,则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位不得因孕妇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孕妇劳动合同到期时,单位不得终止合同,合同应自动延续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满。一般情况下,单位不得开除孕妇,仅在违法开除情况下需要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八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二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第一百零二条 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聘任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者解除。

聘任合同的签订、变更或者解除,应当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