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制度存在养老“双轨制”,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与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待遇差距巨大。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约为300%~500%。这种差异引起了公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
法律分析
一、关于教师退休金怎么算的?
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以参保人员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含视同缴费)每满1年发给1%。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依据职工视同缴费年限计发。视同缴费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视同缴费年限。
《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补贴等组成。
二、退休金的主要分类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结语
教师退休金的计算方式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基础养老金根据参保人员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根据视同缴费年限和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计算。退休金的主要分类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两者制度不同导致待遇差距巨大,已引起群众不满和要求统一制度的呼声。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三条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工人,如果本人自愿,也可以退休。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并享受原单位矽肺病人在离职休养期间的待遇。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干部,也可以按照本条的办法执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 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九条 工人的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企业单位,由企业行政支付;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由退休、退职工人居住地方的县级民政部门另列预算支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