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侵权案一年,合同案两年。患者应提前了解诉讼时效,以保护自身权益。诉讼时效起始于知道或应知损害开始计算。中断诉讼时效的情况包括:患方请求、医院同意赔偿、提起诉讼或仲裁。诉讼时效中止是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无法行使请求权,时效计算暂停。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超过则法院不保护,但患者仍可要求赔偿,只是无法得到法院支持。
法律分析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有多长?诉讼时效,是指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权利的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规定,医疗事故的案由有两种,选择的角度不同,则法律所规定的诉讼时效也就不同。一种是侵权,一种是合同,相应的诉讼时效,按侵权是一年,按合同是两年。由此可知,患者如与医院发生纠纷后欲追究医院侵权责任的诉讼,适用特殊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为1年;如把医疗纠纷作为一种医疗合同纠纷,则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但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受理医疗纠纷案件大多以医疗侵权纠纷受理。因此作为患者及其家属,在发生医疗纠纷后,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不仅有利于证据的收集,也可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使自己丧失胜诉的权利。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中断有三种情况:
(1)权利人的请求。在医疗事故中,也就是患方要求医院赔偿,口头或是书面请求都是可以的,为了更好的保护权力,最好是有书面的文件。
(2)义务人同意履行。医院如果同意赔偿,那么诉讼时效也是可以中断的。
(3)提起诉讼或仲裁。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没有次数的限制。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依诉讼时效的中止,其已经过的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法定障碍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
(1)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自然灾害等。
(2)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3)其他。例如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时,其时效可中止等等。医疗事故的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诉讼时效只是可以请求法院保护的时间,其实民事权力是一直存在的,也就是说,即使过了诉讼时效,患者也是可以要求医院赔偿的,只是这种权利不受法院的保护。
结语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根据案由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侵权案由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合同案由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患者及其家属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应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以避免失去胜诉的权利。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可以通过权利人的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或提起诉讼或仲裁来中断。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最长的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为20年,超过此期限的权利将不受法院保护。尽管诉讼时效过期后仍可要求赔偿,但该权利不再受法院保护。
法律依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优先保障基层、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第四十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统筹城乡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建立县乡村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通过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等方式,将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纳入县域医疗卫生人员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章 中医药人才培养 第三十五条 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