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得到有利而有效的控制,保证出厂产品质量能够满足顾客的要求,特制定以下考核管理办法:
二、范围:
适合全公司涉及到生产过程质量的员工。
三、定义
明显缺陷:产品有缺料、裂纹、变形、生锈、电镀不良等。
检查点的定义:按交底和质量检验卡的要求,产品的重要尺寸。 四、职责:
4.1技术部质量责任。
4.1.1负责制订工艺规程、产品质量及检验标准,编制作业指导书;
4.1.2负责制订原材料、外协、外购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验收准则;
4.1.3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性问题,制订有关的方案、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4.1.4技术部是公司贯标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⑴负责制订
质量体系工作计划,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持续改进;
(2)在过程控制方面,负责对质量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对体系运行方面进行抽查,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3)宣传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传达到每个员工;
(4)制订体系审核计划,具体组织内、外部体系审核活动和管理评审
4.2生产部的质量责任
4.2.1负责生产过程按《作业指导书》及“首件三检制”的执行,并填写《自查表》记录表;
4.2.2根据产品订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根据生产计划提出原辅材料、外购件的供应计划和产品交付计划。
4.2.3在领料时,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对原材料质量和技术性能的要求,不得擅自改变有关的技术标准;
4.2.4在配料时,必须按照生产工艺规程规定的原料配比进行配料;
4.2.5负责做好半成品、在制品的质量检验控制、记录和分析工作;
4.2.6按照生产作业计划,组织生产作业,确保产品的按时交付,确保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4.2.7做好首件、自检和互检工作,做好相关的质量记录,对过程产品和转序产品的质量负责,不准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
4.2.8确保生产过程产品合格率不断提高,确保返工、返修率不断下降。
4.2.9(1).制订设备操作指导书和设备维修、保养规程,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确保设备损坏后能够及时得到修复;
(2).在自制设备、备件中,确保严格按照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加工作业,经质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3).按照要求上报过程产品的质量检验和设备、工装维修使用信息报表。
4.3质量部的质量责任
4.3.1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和提出原材料、半成品及生产过程的检验项目和检查方法,并经常检查执行的情况;
4.3.2组织开展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工作,制订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和办法;
4.3.3组织召开质量管理会议,研究问题,制定措施,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4.3.4组织实施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和出厂产品的质量检验,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制造过程不合格品不转入下道工序,返工返修率逐步降低,确保出厂产品的合格率100%;
3
4.3.5组织、参与对不合格品、返工、返修、报废、退货、索赔等相关的管理、审批、审核工作,做好相关的质量记录;
4.3.6管理计量、检验器具,定期组织计量、检验器具的校准和检定。
按照要求上报质量检验的信息报表。
4.4采购部和仓库部的质量责任
4.4.1原材料及外购件填写“待检单”或“送检单”送报质检员检查确认,合格后入库,凭检验员签字确认的“待检单”或“送检单”办理“入库单”。
4.4.2会同技术、质量部门制订主要原辅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的采购目录和采购标准,并根据此标准制定采购计划,筛选合格供应商;
4.4.3负责原辅材料、外协件、备品、备件的采购,确保采购产品按时到货,确保采购的产品质量合格,符合公司制订的质量标准;
4.4.4负责组织实施对供应商的管理、评审工作,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合格率85%;
4.4.5在办理材料、产品入库时,查验是否有符合要求的产品化验单或产品检验报告;
4.4.6对入库物质产品进行分类存放,做好标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物质、产品的完好;确保产品做到防潮、防火、防水、防压、防腐、防锈、防爆、防晒、防倒塌、防潮、防盗、防蛀、防电等。
4.4.7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出库、入库手续;
4.4.8做好每天的物质流转统计、记录,按照要求上报主要原材料、外协、外购件的购进、入库、出库信息报表;负责仓库物料的进出管理,储存管理,账务管理,确保仓库账、卡、物一致。
4.5 销售部的质量责任
4.5.1负责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收集市场和顾客信息,掌握市场变化,积极向公司有关部门反馈市场和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反馈产品市场新的变化。
4.5.2与顾客保持沟通及征询顾客意见,定期开展调查顾客满意度调查、评价工作;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反馈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和抱怨信息;按要求提交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
4.5.3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按时上报与质量目标考核相关的报表。4.6 员工的质量责任
4.6.1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质量,精益求精。积极参加质量、技术学习培训,做到四懂:懂得产品质量要求、懂生产工艺要求、懂设备性能、懂检验方法;
4.6.2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工装、模具、仪器、工具、夹具等;认真做好产品自检、互检工作,做好质量管理的三自一控的工作(三自一控”是指由操作者按照规定对自己的工件进行“自检”,把所检工件按合格与不合格进行“自分”,在合格工件上“自作标记”,并在检查人员配合下“控制自检正确率”)。
5
五、工序质量检查:
5.1实行“首检三检制”(自检、互检)巡检、专检(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三级检查。严格执行“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检验”
5.2公司为各工序下达合格率(报废率按2/100计算;客户要求,以客户为准)指标。
5.3客户反馈质量问题退货率3/1000计算,
5.4自检
5.4.1、操作人员加工的所有产品需经过自检合格,然后交检验员确认首件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若有明显缺陷或不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而报废的,10件以上至15(含)件以下,每次处罚20元;15件以上至20件(含)以下,每次处罚40元;20件以上至25件(含)以下,每次处罚50元;25件以上,每次处罚100元,并赔偿材料损失费用的30%。
5.4.2、工序生产完成后,累计废品率不能超过3%,超出部分按5.4.1条款执行。
5.5、如发生大批量或重大质量事故,不良品数量由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共同评审,并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质量部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及追究相关责任人,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6、互检
5.6.1、下道工序操作者检验出上道工序的不良,对上道工序的操作员按照以上5.4.1
条款执行,对查到上道工序不良的操作者按上道工序操作者处罚的50%进行奖励。
5.6.2、管理责任及连带责任。当形成小批量质量事故(25件以上)时,责任班组长和检验员按照操作者处罚总额度的20%进行处罚;形成大批量质量事故(本工序或者本批产品80%以上报废)时,责任车间
主任或部门主管按照操作者处罚额度的25%进行处罚,责任部门部长按照操作者处罚额度的15%进处罚;当形成重大质量事故(报废损失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时,管理者代表按照操作者处罚额度的5%进行处罚,总经理按照操作者处罚额度的3%进行处罚。
5.6.3顾客退回产品,经相关部门不合格品评审后,分解责任部门,主要责任部门承担损失的75%,次要部门承担损失的5%。
5.7、巡检
5.7.1、巡检员漏检一次,处罚10元;巡检没有达到规定的巡检频率时,每次处罚10元。
5.7.2、错误检验造成批量报废,检验员责任按照5.4.1条款执行。
5.7.3、各工序发现的不合格品,经质检员确认是料废或工废,工废操作者赔偿按5.4.1条款执行。
5.7.4、操作员生产或制造出的产品不符合客户要求,凡作降级使用的产品按工件价格降价10%/件。
7
5.8返工/返修
5.8.1、自/巡/专检在线检验不合格品,由该工序人员自查返工/返修合格,经质检员再次检验确认合格方能流转,返工、返修产品限期在2日内开始执行,如拒绝返工、返修者处罚10-30元/次;车间主任或者部门主管如不督促返工、车间主任或部门主管各处罚50元;返工品不得重复计薪资。
6、说明:
6.1本规定解释权归质量管理部;
6.2 本规定未定事宜或特殊情况的处理由总经理决定。
6.3本规定自生效之日起执行。
审核: 批准:
李越
2015.05.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