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校合力,纠正学生逆反的学习心理

家校合力,纠正学生逆反的学习心理

来源:爱问旅游网
家校合力,纠正学生逆反的学习心理

南沙区义沙小学 周细钊

摘要:学生逆反的学习心理表现为: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听不进去,甚至表现出抵触的情绪,导致学业成绩不断下降等等。学生出现这种逆反的学习心理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够得法,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小学的心理特点,使小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要帮助学生纠正逆反的学习心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必须从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抓起,更应该充分发挥家庭这所学校的主体作用,重视家长培训,家庭教育要跟上形势,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心理辅导课,成立辅导小组,建立心理咨询室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美好的自我。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学习心理 心理辅导

“现在的孩子实在难教。”这句话在我们教师中经常听到,在家长口中也常有说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由于学生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产生了逆反的学习心理。说句实在的话,当前学生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产生逆反的学习心理普遍存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话孩子一听就觉得烦、烦、烦,还没有听父母把话说完,孩子转身就走开了。在学校,班主任在讲台上发言,他们就在下面若无其事,他们认为这种说教早就听腻了。大部分学生反动教师家访,有些学生直呼教师的名字等等。

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的学习心理有一定的原因。通过分析研究,我认为原因有:一、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没有及时更新;二、社会不良风气困扰着学生,学生得不到正确的疏导;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严

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希望学校老师“还我自由。”“还我课外时间。”四、教师的素质跟不上形势,没有深入了解学生,没有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有的教师对学生实行简单粗暴。

如何帮助学生纠正这种不健康的学习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呢?

一、 学校教育要从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抓起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教师进修,有条件的要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拓宽教师视野,要拟定课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教师必须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扩大知识面,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做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在班级管理中,不能随意点名道姓地指责、批评任何一个学生,更不允许教师为了煞煞学生的“威风”而罚站,罚跑,甚至让全班一起侮辱这个学生,以剥夺学生的自尊的方式而树立教师的威信,教育学生要“先微笑后开口”,“先请坐后谈话,”“先表扬后批语,”“先成绩后缺点。”不能因为一时口不择言,给学生造成伤害。要建立民主、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心理品质。

二、 学校教育应该着眼于家长培训,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培养人,塑造人有着非常重要,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得法,就能够延伸学校的教育,所以抓好家长培训,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学校要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 1、 家庭教育模式要从“专制型”转变为“平等型”;

过往父母在家庭中是最高的“专制者,”只要父母说了什么,孩子就要百分之百要服从。有些事情明明是不合理,有些事情孩子往往不愿意做,但都憋着气去做,结果事不如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厌烦甚至逆反的心理,孩子的心灵就会被扭曲,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最终导致孩子对待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为此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由“专制型”转变为“平等型”。一切不可滥用“权威”,面采取高压手段,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地启发疏导,学会在温和的语调中严格要求。在某种角度上,家长与孩子应该是朋友间的关系,应该要相互了解,父母要尊重子女,要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

2、 家庭教育方法要从“打骂型”转变为“规劝、诱导、鼓励型”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偏向是爱不得其所,教不得其法。有问题的学生多出于家庭教育不当的家庭。因为从小娇惯的孩子自私、任性,骄傲,缺乏群体观念和自控能力,而认为“棍棒下出好孩子,”又必然造成家长与孩子的感情破裂,使孩子失去家庭“温暖”,以至出现精神抑郁,智力发展受限制,产生逆反的学习心理,甚至会挺而走险。这些例子,屡见不鲜。反之,家长从小培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不迁就孩子,当孩子出现不良的苗头时,就规劝,诱导、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就进行鼓励,这样的孩子必然有一个美好的自我。

三、 学校要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促进

学生健康成长

1、 学校要定期开设辅导课。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年龄特

点,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知识的讲座。向学生

传授心理卫生知识。辅导课要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可以结合班会、课外活动来进行。辅导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自我意识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激励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做学习的自主者,运用并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提高学习成效,总的来说是要解决学生愿不愿学,会不会学的问题。生活心理辅导,主要帮助学生处理各种消极情绪和冲突情绪,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生活,学生生活,正确处理同学之间,与父母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心理辅导,主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生理条件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对自己的心理品质的自我认识的评价,对自己遵守道德行为规范,遵纪守法,思想品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声誉,威信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

2、 成立辅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并有效地处理他们

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辅导适用条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人际交往有关,且小组成员愿意在团体中探讨他们的问题。

3、 学校必须建立咨询室。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种辅导一

般通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个别交谈,电话咨询,通信咨询,个案研究等。这种辅导要求教师素质要高,原则性强,方法灵活,保秘观念好。 参考文献: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丛书《学习心理辅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