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造成行业垄断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一家跨国公司收购同行业的多家企业造成的垄断;也 可能是跨国企业并购的该行业的龙头企业本身已经达到了垄断或者控制该行业的规模;还有可能是并购后的企业成功 整合,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打败了其他的竞争对手而造成的垄断。 (三)失业的原因 并购本身会造成目标企业员工的失业。新企业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管理模式使其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而技 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或者无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的员工都将面临着失业。 三、问题的解决 (一)跨国公司并购成功的关键 I.成功地进行资产整合。一般来说,资产整合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剥离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出售、出租、承包经营和 原股东回购等方式进行。二是整合优质资产。在剥离了不良资产后,对剩下的优质资产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处理。 对于不属于企业核心业务但是赢利能力较强的资产,可以由原来的经营股东继续经营。对于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收益水 平较高的资产,可以由并购方直接经营。对于和并购方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的资产,并购方可以进行资产置换。上 述策略的运用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并购双方的共赢。 2.成功地进行人力资源整合。并购方企业如何稳定目标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尽快消除其心理压力。是人力资源整 合的首要问题。并购方企业首先要加强与目标企业员工的沟通工作,设法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员工 提供人力资源咨询等等。其次,对留任员工进行培训。在充分的沟通并了解目标企业的人员及文化状况后,并购方企业 可制定原有人员的调整政策,移植培养并购方企业成功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模式,以提高两企业的战略协调作用。最后, 实施人力资源的激励措施。并购活动中人力资源整合策略的关键在于要采取实质性的激励措施,为有能力的人才提供 更好的前景和发展机会。仅留住人才是不够的,这只是前提条件,要引导人才为企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才是整合活动的 实质。 3.成功地进行企业文化整合。正因为并购双方有着不同质的企业文化,在整合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文化整合模式。 一般而言,并购双方有三种文化整合模式:凌越式、折衷式、融合式。对于外资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来讲,通过融合的方式 形成新企业自己的文化,是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并使其适应中国国情的最佳选择(李京梅,2004)。 (二)市场垄断性问题的解决 I.建立外资并购审查机构。国务院授权成立外资并购审查机构,对企业上报的重大的并购案进行审查、甚至调查。 并最终向国务院负责。该机构主要审查并购交易的合理性、公平性,交易对行业、国家安全性的影响。分析交易是否会 产生垄断,以及对该行业的其他厂商的影响。政府以此为根据出台相应的政策。 2.加快《反垄断法》的立法工作,尽早出台。《反垄断法》能规范市场活动、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破坏市场秩序。一 要禁止限制性协议、决议或者协同行为的内容,二要禁止滥用独占地位(支配地位)的行为,三要控制集中或者购并。相 应法律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外资并购行为,也有利于有关部门的审查工作,对保护行业、国家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企业自强。应对并购,最关键的是增强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世纪80年代,日本资本在美国大举并购,美国 企业并未惊慌或抵制,而是在IT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并率先取得突破,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成为最强者。所以企业只有 尽快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成长为强大的跨国公司,产业安全也才 会有坚实基础。 (三)失业问题的解决 I.内松外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通过并购增强国际竞争力是不可抵挡的趋势。我国的《反垄断》可以以“内 松外紧”的原则实施并购管理。有研究显示,国家内部企业之间的并购不会造成大量失业。所以,我国在严格规制外资 并购对本国市场垄断的同时,应鼓励、支持甚至放纵可能导致市场垄断的内资并购,以提高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 2.政府做好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工作。首先,确立以培训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规定不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一 律不得就业,并明确失业者接受培训的条件和范围;其次是对培训经费来源作出明确的承诺;再次,立法明确实施再就业 培训的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指导和协凋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失业者的培训和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胡峰.2003.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后的整合问题研究[J].学术探索(4). 李京梅.2004.论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文化整合[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1) 一l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