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来源:爱问旅游网


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备课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六年级语文全册备课

一、 本册教材与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四个年级、八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

1、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要发扬继承好小学中学语文的一些传统(如认真书写、教师指导细致等),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学、自我分析的能力。基础能力培养的重点一是阅读能力(重点是记叙文),二是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得一笔好字),三是写作能力(逐步了解和掌握五种表达方式,重点是记叙文),四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

写作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 记载人的行为经历,叙述事情的经过变化。 描写 写景状物,描摹景的氛围,形容物的形态。 说明 剖析事物构造,解释概念含义(析理释义)。 议论 讲道理,明观点,论是非。 抒情 抒发感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单元知识解析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一轮圆圆的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 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太阳从东方升起的道理谁都知道。 啊,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采用的是单元组合的编写体例,但是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具综合性。

1、整本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块。第一是“写在前面”。优秀的编者的话语可以使知识具有召唤力,与学生产生亲和力。这本教材的“写在前面”采用书信的格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主题。第二是教材的主体:五个单元的范文系统,每一单元主题鲜明,分别是“人生”、“家庭、亲情、友情”、“自然、多采四季”、“科学探索”、“奇思妙想”。单元主题主要体现在选文上,如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依次是《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秋天》,皆展示了四季景色的美丽画卷。选文难度适中,古今中外,均有涉及。本教材的三十篇选文中,现代作品占83%,外国作品占25%,文学作品占66%,科学作品占16%,(有交叉),推荐诵读欣赏的古诗文全是名家名篇。另一块是三份附录:课外古诗词背诵、名家书法赏析及语法知识表。将课标提出的和一些重要的古诗词提供给学生背诵,而不提理解、不要求讲析,既加大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要求,又不过分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名家书法赏析体现了编者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注重,也提示我们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语法知识只是提供给学生随便读读,不做知识上的要求。

2、“名着导读”的意义在于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样式,还把整本书的阅读引入课堂,扩大了学习资源,丰富了语文积累,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例如推荐阅读《爱的教育》这部名着,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和作品主人公的年纪相仿,阅读过程中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读整本书的兴趣,这样既可以使课程标准提出的读名着的要求落到实处,又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同时为学生学习、合作学习创设了情景和条件。

3、“综合实践活动”在本教材中分别设置在每个单元后面,依据相关单元主题开展活动把学习过程中的读写听说综合在一起,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如第二单元的“我爱我家”,巧妙地设计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等几项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回味、品鉴亲情,而且能学会口语表达,进行写作训练。

因此,本教材的单元总共由四大板块综合起来,四大板块围绕单元主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渗透。

2、六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 单元 第一单元 目 标 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针对学生1、掌握词刚进入初语(备一词中这样一语本); 个人生的2、懂得文转折,引章要表达一导正确对定的思想观待人生:点及基本的人生是美表达方法好、曲折(直接、间而又需要接) 去努力实3、重点学现,关爱习叙述的表生命,体达手法。 验、憧4、建立一憬、思考些学习语文人生。 的规则(如记好笔记、每周一篇周记、每天练字等)。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1、《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文) 1、记叙文的要素及基本要求。 2、叙事——感慨(登 练 习 2《生命,生命》(杂文) 3、《在山的那边》(诗歌 山的艰巨及心理感受) 杂文特点:夹叙甲议,重在议论(与前文比较)。 1、了解诗歌特征及叙事中说明一定道理(区别小学的记叙文)。 了解杂文,评论生活学习中的人、事。 1、收集一些关于人生诗歌; 2、学写诗歌。 4《生命的意义》 基本表达手法(形象中寄托感情或哲理)。 2、“山”、“海”及“寻海”的含义。 1、了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 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1、背诵名言 2、品味语言

5《童趣》介绍文言文知识、(文言文) 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字类活用、句式,翻译。重点:之、或。 《论语十介绍孔子和儒家思则》(文言想。 文)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翻译背诵。重点;说(通假)、乎、则。 综合性练自我介绍(过去、习 现在、将来)要突出一两件趣事、有意义事,介绍方法可多样。 理解课内容 、积累文言字词 收集孔孟警句。 作为第一次作文。 初中开始,学生将接触文言文,所以应明确初中文言文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在知识目标上,要围绕文言文阅读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展开教学(如实词的古今变化、虚词的运用、词类活用、主要的句式等),给予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各篇课文又要根据要求突出一、两个重点,逐步深化,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实译能力)。

六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

单元 第五单元 目 标 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亲情教育。指导观察、从热爱家人积累生活细开始,推及节,学习通其他人,过小事、细“老吾老,节写人,充以及人之满感情写人老;幼吾的手法,写幼,以及人好记叙文。 之幼”,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 课 文 7《风筝》(记叙文) 教 学 重 点 生活中如何处理矛盾,培养互相体谅精神,化解生活中的矛盾。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鲁迅式笔法)。 用童心去感受自然美、亲情妹。记叙的多样角度和笔法。 练 习 8《祖父后园和我》(记叙文) 写作练习:记叙亲情或友情。

9《冬夜的灯光》散文 10《散步》(记叙性散文) 11《诗两首》(散文诗、新诗) 12《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 综合性练习 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理解标题的方法 体会爱心付出的意义 家庭亲情的体会。学习从平淡生活中挖掘题材、抒写情感的手法。 体会母爱。学习形象寄情的手法。了解散文诗的形式(散文的形式,诗歌的意境)。 了解《世说新语》。掌握文言字词,句子成分省略。 我爱我家:关于亲情、友情的讨论。收集关于亲情、友情的警句、故事。 学习多种手法的记叙。 本册教材共有古诗15首。

从时代分:东汉三国2首,唐代7首,宋代5首,元代1首。

从体裁分,古体四言(旧题乐府)2首,格律诗9首(七绝5首、五律3

首、七律1首)

从题材内容看,一类写景抒情,一类写人生哲理。 教学:1、熟读并延伸介绍有关古诗。 2、介绍有关诗歌和诗人的知识。

3、诗歌艺术手法:直抒情感、间接抒情(写景抒情,景中寓情)。 4、诗歌语言特色和诗人风格。

六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三)

单目 标 元 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练 习 第三单元 介绍有关“美”的知识,引导学生欣赏“美”的事物。 学习“美”的散文语言; 学会如何描写景物(绘形、绘声、绘色); 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 13《春》(写景散文) 14《济南的冬天》(写景散文) 15《海滨仲夏夜》(写景散文) 写景手法(选择角度、描写手法)。 与上文比较,抓住不同特点写:一冬一春,一南一北。 叙述中穿插描写手法,移步换形的动态写法。 16《秋天》(诗) 17《奔落的雪原》 18《古代诗歌》 综合性练习 写景抒情 学写校园景物。 描写当地四季不同景物。 结合《钱塘湖春行》诗(动态) 背诵 多角度写景 运谈感受 用想象写比喻 写景抒情 背诵 扩大阅读,学会描写。 写一篇描写为主的旅游散文。 练 习 单元 第四单元 六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四) 目 标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介绍科技知学习说明文19《莺》用文学形式表达识,培养科知识,学习(科学小科学知识(形象技素养和科说明文的基品) 化)。 学精神(求本写法(说20《看云识比喻、下定义的真与探明次序、手天气》(说说明方式。 索)。 法)。 明文)(自然现象) 21《斜塔上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实验》的写法。为科学(记叙文)献身的精神 (动物) 22《月亮上记叙中介绍科技的足迹》知识。按事件经(记叙文) 过记叙。

23《科学24小时》 关于时间的科学知识 品味语言 24《山市》了解《聊斋志(文言文) 异》一书。 文言字词,重点:无何、为。 综合性练习 探索月球奥秘:收集月球的知识、故事、诗词、传说。 六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五)

单元 第六单元 目 标 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本单元是想联想、想象象丰富的童在阅读、写话世界,感作中的重要受真、善美作用。培养与假、丑、学生丰富的恶。 想象,在阅读中再现生动形象,写作中更加丰富生动。 课 文 25《皇帝的新衣》(童话) 教 学 重 点 理解深刻的含义,鼓励说真话。学习生动的叙写手法(刻画人物、心理、性格)。了解童话。 体味诗歌中的美好世界,理解其中的含义(结合形象分析)。 了解神话与神话故事。 练 习 26《郭沫若诗两首》(新诗) 27《女娲造人》(神话故事) 28《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童话) 29《伊索寓言两则》 30《寓言四则》 综合性练习 学会同情人、关心学写童人。 话 体会文中美好的意境、美好的感情。 了解寓言的特点 继续深入了解寓言特点,理解其中的含义。 收集、交流人类史前史的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

童话: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通过奇异动人的幻想,奇妙曲折的情节 间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儿童情趣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具有折射性(曲折反映现实)和变异性(虚构幻想)的特点。它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也便于学生学习写作,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神话、传说与神话故事:神话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描述和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战胜自然的愿望。传说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为基础,通过幻想进行加工、充实的口头故事,带有史实的影子,是历史和文学的结合。神话故事是后世利用神话形式创作的故事。 四、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在准确把握教材编辑意图的基础上,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教材的各种设计,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革新教法,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讲授式为讨论式,变问答式为对话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要加强朗读教学,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动口、多动手,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基本技能,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教材的种种开放性设计,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加强朗读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朗读,多美读。大声的、动情的、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鲁编语文教材彻底破除了“知识排点”“训练布线”的编排方式,减化了头绪,强化了阅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语文材料,更多地品味原汁的语文。

2.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课堂要有情趣,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感情。选文绝大多数都可称得上文质兼美、文情并茂。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就会有兴趣。鲁编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大体可以归纳为:一是“导语”引“趣”。在每个单元、每篇课前都有一段话,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问题激“趣”。课文之后或“综合性学习”中设计一些具有理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活动生“趣”。课文之后或“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契机,创造教学艺术,培养、激发、强化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3.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多动口、多动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这是教改的成功经验,也是这套教材着力体现的特色。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有情有趣、积极健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课堂上要采用多种形式给学生创设说话机会,师生课堂上的对话,也应少用“问答式”,多用“交谈式”“讨论式”。一方面,要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思考和想像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