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 Vo1.24 No.10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0ct 2013 情绪、饮食、睡眠、戒烟限酒、运动锻炼比例显著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比较(例) 2.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干预前明 症的发生。通过上述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质量 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总分(56.8±4.4)分,干预后明 显著提高,健康行为显著改善,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提示 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总分(45.1±3.8)分。观察组干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对治疗及护理 预前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总分(58.4±5.1)分,干 中出现的问题有心理准备及应对措施,患者健康意识显著 预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总分(34.8±3.8)分。观 增加,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得到纠正,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 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总分,差 提高。 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干预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利于健康行为的培养,提高 生活质量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冠心病心绞痛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0.05)。 参考文献 3讨论 [1]陈远利,陈素敏,姜洪萍,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 心绞痛为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时胸骨上段 理干预与临床指标变化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 或中段后方有紧缩、沉闷、烧灼、压迫感。劳累、寒冷、激 11(17):96~97. 动、饱餐等因素可使突发性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肌耗氧 [2]张淑珍,张雅莉.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 量增加,心脏对血液需求增加,而冠脉无法适应扩张导致 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4):627—629. 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绞痛 J。 [3]张卿.老年冠心病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给予系统、科学及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 2012,5(12C):123—125. 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组通过入院时个性化健康教育,使 『4]陈冬琼.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 患者对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知识有所认识。针对可能出现 应用效果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 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树立患者 (3):197~199. 战胜疾病的勇气,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度,使患者以最佳 [5]张运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J].中国 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有报道显示 ,合理的饮食可不同 医药指南,2013,11(14):325~326. 程度增加药物治疗的效果。本组在护理过程中引导冠心 (收稿日期:2013—08—15) 病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 心理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进展影响 王小莉黄承保 [摘要] 目的:通过心理测量,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状况及严重程度,经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其对老年痴 呆进展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予心理护理,对照组未 予,入组时和1年后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进行两次测量。结 果:实验组MMSE及CDR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可延缓老年痴呆的病程进展。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痴呆;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434.2013.10.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十一病区,江苏常州 213003 第24卷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10月 1267 随着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痴呆成为老年人群常见病 进展为重度痴呆,1例中度痴呆失访,1例重度痴呆死亡,差 异有显著性。 表1随访前后CDR评定 之一,不仅损害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 来负担。哈佛医学院调查,在65—74岁组,老年痴呆患者 数约占3%,75—84岁组,老年痴呆患者数占19%,85岁以 上高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患者数则达47%。我国60岁 以上老年人口数已达1.3亿,据60岁以上老年人抽样调查 的发病率推算,现有老年痴呆患者约388.2万…。老年痴 呆的病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可出现近期记忆、 定向、感知和完成复杂工作能力的减退,用于个人爱好、参 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兴趣下降, 注:与入组时比较 。检验, P<O.05, P<0.05 情感淡漠等。中期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心理症状如抑 郁、焦虑较明显。晚期大多功能丧失,时空定向和其它智 能明显受损。 本文阐述心理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进展的延缓,指出 采取心理护理对延缓老年痴呆的疾病进程,改善其生活能力 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今后护理研究重点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是2010年6月~2012年5月 我院住院者,病史家属提供,共筛出60例老年痴呆患者,其 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0.5岁,文 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2例,中学25例,大专以上18例。 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均无显著差异。 1.2方法诊断依据CCMD一3痴呆诊断的标准。 1.2.1测量工具采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及损害度。 标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总分0 —30分。采用CDR评定痴呆严重程度标准0分正常、1分 为轻度痴呆、2分为中度痴呆、3分为重度痴呆。 1.2.2干预方法及随访除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护理 外加人心理护理:对待患者态度温和、亲切,积极主动关心 患者,遇其情绪悲观时耐心询问原因,必要时予开导并转 移注意力。护理时多安慰、支持、鼓励,注意尊重患者,鼓 励家属多陪伴,消除其孤独感.从各方面让其心理需求得 到满足。干预前后患者治疗用药不变。研究前进行培训, 使用量表和诊断工具的一致性测验Kappa=0.81—0.96。 2011年6月一2013年5月(即患病1年后)对60例患者 随访,随访时不了解入组时患者病情,通过家属询问死亡 情况,并进行量表再评定;对外出或拒绝检查者视为失访。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病死率和失访率随访调查时,失访1例(1.67%); 病死2例(3.33%)。随访前后CDR评定情况见表1示人 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年后干 预组1例轻度进展为中度痴呆,1例中度进展为重度痴呆, 1例重度死亡;对照组5例轻度进展为中度痴呆,4例中度 2.2随访前后MMSE的变化见表2示入组时干预组和 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年后干预组总分较入 组时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总分较入组时显著降低, 差异 有显著性。 表2随访前后MMSE量表评分 总分(i+s)15.30+5.25 14.50+5.33 14.94+5.66 11.29+5.12 值0.580 8 2.571 4 P值0.563 7 0.012 8 3讨论 对2011年6月一2013年5月6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 1年随访,发现老年痴呆的病死率3.33%,失访率1.67%, 与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 。另外该研究结果显示予心理 护理组老年痴呆患者进展程度有效延缓。老年痴呆目前无 根治办法,可尝试护理干预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从而改善 其生活质量并努力使患者与所处环境相适应。该研究从 某种程度上提示心理护理可以达到延缓患者进展为重度 老年痴呆而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等目的。该研究仍存在一 些不足之处,主要有:(1)研究规模小,样本数量有限,所做 统计分析能否反映整体,需进一步研究证实;(2)随访多以 电话形式,从患者家属口中了解有关情况,反应是否准确 需推敲;(3)未控制一些混杂偏移,如:伴随躯体疾病与否, 伴随疾病种类等。 参考文献 [1]李秀芹等.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 南,2010,8(9):131—132. [2]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Oo6.112. [3]Li G,Shen CY,Chen CH,et a1.A three—year ̄llow— up study of age—related dementia in an urban area of Bei— jing[J].Acta Psychiatr Seand,1991,83:99~104. (收稿日期:201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