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山清水秀”“清”字释疑

成语“山清水秀”“清”字释疑

来源:爱问旅游网
说词论句lⅢ2010・8 甾 一◎江苏/常志伟 》 一但可以用来形容人,而且还可以 指山水。如郭沫若《我的童年》第 篇:“大约就是因为山水比较清 秀的原故罢,一般的人之风尚比 起邻近的村镇也觉稍有不同。” 这一成语的形成还和古人习 用的行文格式有关,古人行文喜 成语“山清水秀”中的“清”与 “青”很容易相混。这是情有可原 “山清水秀”这一成语的形成 还体现了互文见义修辞手法的运 欢用四六句式,两两相对,构成工 整的对偶。此成语中“山”与“水” 相对,“清”与“秀”相对,两者之间 的,因为一提到山,大家随即就会 用,把本来的一句话“山水清秀” 构成严整的工对。 想到漫山遍野的绿色。“青山绿 故意分成两句话来说:“山清”和 与“山清水秀”的语法结构相 水”是我们大家心目中一个常态。 “水秀”,合起来言之就是“山清水 类似的成语还有“门当户对”、“日 不过在这个成语中,“清”和“秀” 秀”。正如我们经常在口语中把 新月异”、“灯红酒绿”、“金迷纸 是相对为文的,是形容词,分别指 “眉目清秀”说成“眉清目秀”一 醉”等等。 一 山水的清异秀出、美好不俗。 样。“清秀”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不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中文系) 资金来源这一重要信息,所以第 破拆除,又再次引起关注。一位市 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 二段应作为一个主要信息添加进 民说,无论从经济意义,还是从节 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 去,采用提问法“谁怎么样”,整理 约型社会建设上讲,这样的短命 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 出“中日韩出资最多”这一信息。 建筑现象都不应该再发生了。 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 最后本题的答案应整理为:亚洲 运用“谁怎么样”的提问法,我 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 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年底前成立 们先得出结论:西湖第一高楼被拆 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 并运行,中日韩出资最多。 除。而本材料的重点是这一事件引 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 提问法二:谁干什么,怎么样? 发的情况:引起社会关注。所以,运 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 有的新闻材料在基本事件的 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法, 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 基础上,还侧重对后续情况进行 本题的答案应整理为:西湖第一高 也需要近千年。 介绍,这样的材料要在提问法一 楼被拆除引起社会关注。 这是一道新题型,但仍然可 的基础上再进行“怎么样”的提问 最近几年新闻概括题越来越 以利用提问法进行处理。这段文 概括。请看下面这道新闻概括题: 活,题型越来越丰富,但万变不离 字的主体对象有两个:古籍、古籍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本则 其宗,由于新闻材料的特点,准确 修复人才。运用提问法“谁怎么 新闻拟写一个标题。f不超过15 把握主体信息始终是答题的基 样”进行提问,可概括出主体信 个字) 础。例如下面这道高考题: 息:古籍亟待修复,古籍修复人才 中国青年报报道,随着几声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 不足。在此基础上再提炼关键词 闷响,有着西子湖畔第一高楼之 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 “古籍、修复、人才、不足”就会非 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在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 常容易。 1月6日清晨被爆破拆除。近两 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 (作者单位:蠡县大百尺中学) 天来,该楼被炸的消息不仅占据 了杭城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也 为社会各方所关注。 据悉,该楼的被炸是因大楼 所在地块已被出让,其出让价高 达24.6亿元。而根据协议说。出 让方需在2007年1月底前把土 地平整交付。事实上,该楼在十多 年前建设时已备受争议,有专家 和市民认为,它的建造对西湖整 体景观造成了破坏。而此次被爆 谨文教学 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