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带钩连接的腰带,是古代中国的特有发明,也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历史最长、持续最久的腰带样式之一。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
自西周至汉晋,男性贵族服饰中,皮带主要是凭借带钩系结,所谓\"带约其要(腰),钩挂于带”。带钩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宋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
略呈扁平长方体,正面微弧凸,以多层镂雕技法刻画松溪双鹿图景,画面满密紧凑,主次分明。值得注意的是,此器在下层纹饰的磨制上相当讲究,这是很多同类作品所不能比拟的。背面为四边粗框,侧边有长方穿孔,以供革鞋穿插。下部有一椭圆形环,可系挂什物。
白玉五蝠捧寿带扣
大致到北朝时代,与今日皮带的样式基本一致的腰带“蹀躞带\"兴起,一跃而成最为主流的款式。带钩的角色不再像往日那么风光,不过,它也并未就此绝迹,而是逐渐转变成男子便服上的配件。与之相连的也不再是皮带,改与织物或绳编的软带构成组合。
铜镀金嵌玻璃珍珠带扣表
表镶带扣上,铜镀金质地,正面用铜丝镶出花叶纹样,再在花纹中嵌珍珠和红绿蓝色料石。小表放在带扣主体中间的凹槽中,上面用中空的盖扣紧固定,打开盖,可以将小表取出。小表为单针,从表盘。上上弦。带扣后面有两个穿孔,可以将其穿附在带子上,是一件实用性的小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