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性底蕴与思路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性底蕴与思路历程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24卷第3期 天中学刊 Journal ofTianzhong 2009年6月 、,01.24 No.3 Jun.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陛底蕴与思路历程 朱荣英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原生态“原理体系”因其科学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及人类社会如何实现全面自由发 展这一时代课题,从而成为对世界社会主义影响最广泛、最持久、最富有成效的科学体系;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体系因其科学求解了低起点国家如何建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高难度历史课题,从而成为在马克思 主义民族化、时代化总趋势中,实现跨越性发展的两次重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伟大创新成果,因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元性与多样性、普遍的精神旗帜与具体的时代旗帜高度统一, 从而成为全面介入并正确引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时代旗帜。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性底蕴;思路历程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9)03—0025一O5 时代是在发展和更替中不断前进的,而作为“把 展于世界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马克思主 握在思想中的时代”的这种时代旗帜,同样也是随着 义,它先后经历了产生的阵痛、开拓的艰辛、革命的 时代的发展、更替而沿着“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不 洗礼、建设的磨练、改革的创新等几个主要的历史阶 断前进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阶段,每 段,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形成了作为时代旗帜的核心 一个时代也都必定要在特定阶段中转变为另一个高一 性的理论体系,如马恩原创时期的“原理体系”、列宁 层次的新时代,即发生着内在贯通的、从总体上体现 拓展时期的“主义体系”、毛泽东革命时期的“思想体 一元性本质的根本性质变。但唯有那种从核心层面引 系”和当代建设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领时代前进方向并代表时代根本要求的理论体系,作 除马恩原生态的理论建构属于一般的理论形态外,其 为召唤时代前进的时代旗帜,才能够既孕育时代又催 他几个发展阶段都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体系”一元性 生时代,始终走在自己时代的前列并引导它胜利前进, 本质的特殊表现形态,是次生或者亚生的理论体系, 发挥其行动指南的旗帜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各个时代特殊的精神旗帜。 体系,正是这样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 在马恩的原理初创时期,由于资产阶级逐渐丧失 代实践相结合的时代性理论体系,不愧是马克思主义 了作为时代先导的历史地位,其创制的理论体系也随 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正是在它的引领和召唤之下, 之丧失了作为时代旗帜的作用,而产业革命的胜利推 才使得我们的时代成为“思想体系的时代”[110' 。 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日益成熟和它固有深层矛盾 的不断拓展与激化,无产阶级日益觉醒和在政治上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性底蕴 成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多方探索, (一)马恩原生态的“原理体系”,因科学回答了 这一切都强烈呼唤着能够起旗帜作用的、崭新的科学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及人类社会如何实现全面自由解放 理论体系取代资本主义旧的理论体系。应时代感召, 这一时代课题,从而成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存在与发 为解决当时的时代课题,当时的有识之士和思想精英 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旗帜。 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从各个学科层面进行了多方 孕育并成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大传播并大发 探索,曾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时代性的理论体系,如空 收稿日期:2009.O1.15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开放性研究中心资助课题(sk08.09) 作者简介:朱荣英(1963 ̄),男,河南尉氏人,河南大学马列德育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26‘ 朱荣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性底蕴与思路历程 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古典哲 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 学体系、还有资产阶级历史学派的理论体系等。 的个别结论”而造成的严重障碍的过程中,把坚持和 这些理论体系从各个层面揭示了当时的时代内容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成果,转化为 及基本特征(比如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充分发展 指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并在这一时代旗帜引 后其深层矛盾是如何全面展开和运作的,看到了资产 导下成功的完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社会主 阶级是怎样由一个革命、进步的阶级逐渐变成反动、 义首先在一国的胜利。 保守的阶级,看到了无产阶级是如何一步一步觉醒并 这种卓越探索低起点国家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的开 自觉联合起来进行伟大革命的),但由于它们的阶级立 创性实践,是继马恩原创的理论体系之后第一个获得 场和历史局限,没有也不可能深入当时社会现实内在 本质处,没有也不可能全面、系统、深刻而透彻地科 学解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固而没有也 不可能揭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 一历史之谜。而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基 础上所创造的“原理体系”,由于致力于揭示人类社会 发展的一般规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 因而自觉地摒弃了那种蛰居书斋、冥思苦想、自我缠 绕性的求索方法和研究模式,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穿透 力,将一切原有的精神遗产都置于社会实践中加以比 较鉴别、批判继承、融会贯通,以其惊人的广度和深 度集中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核心内容及其本质特征,从 而成为人类思想史上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最深 刻、最透彻,对时代和世界影响最广泛、最持久,对 世界社会主义的塑造最富有成效、对社会主义发展最 具推动作用的、生机勃勃、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 ](P149)。 (二)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正确求解了低起 点国家如何实现并巩固社会主义这一高难度历史课 题,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总趋势中实 现跨越性发展的两次重大飞跃。 在俄国,为了解决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 低起点国家,如何建设和巩同社会主义,如何解决殖 民地附属国的无产阶级把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并 不失时机地将之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一高难度的历 史课题,20世纪初作为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革命 领袖的列宁,通过把马克思主义一般性的“原理体系” 和俄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 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垄断本性和帝国主义政治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深入阐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争 霸世界从而演变为世界大战的不可避免性,及利用一 切时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可能性,从而得 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 利的重要结论。在同教条主义、“沙文主义”的论战中, 在扫除各种错误思想体系无视世界形势最新发展、不 顾俄国具体情况、拘泥于一度流行过的马克思“关于 重大理论突破的思想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上升的、前进的发展总趋势中跨越最大的一步,是科 学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到现实实践、由应然到实然转 变获得最大成功的关键性一步。将这种创新性的伟大 理论成果——列宁主义体系,写在马克思主义这面总 的旗帜上,将之作为标志时代前进阶段性重大理论成 果、体现马克思主义内在灵魂的时代旗帜,应该说当 之无愧。更重要的还在于,列宁在探索中所表现出的 那种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和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品格,都为 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带领 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 不断探索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体系”与 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独特道 路,创立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初步形成了一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后,又在这一理论 体系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重大 变化,成功地找到了中国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转变的途径,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战略构 想,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又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新特点, 凭借其卓越的政治家和理论家的睿智和敏锐,不仅在 实践上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极富创 见的探索,而且在理论上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提出了一些在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历史上值得高度重视,有些甚至今天仍没有得到 完满解决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之,列宁主义体系和毛泽东思想体系,是马克 思主义一般性理论体系在民族化、具体化实践中所完 成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性的精神旗 帜在阶段性发展中的部分质变,它们以具有民族特色 的时代旗帜这种具体形式,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 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一元性和多 样性内在统一,并获得跨越式发展的楷模。这两大理 朱荣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体系的理性底蕴与思路历程 ・27・ 论体系,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升为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主 党的历史方位、系统总结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经验,形 义制度的理论基础,成为指导国家行为和社会关系的 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在邓小平理论体系 思想准则和政治原则,这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于社 的“事实本身”,充分表明捍卫马克思主义一元性的指 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 会主义建设的全面介入并发挥着重大影响和塑造作用 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 导地位,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能体现其理论精髓的具 略决策,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 体实现模式,并将二者自觉地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实 义“三大文明”的科学论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 践中,这对于激活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并确 内在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全面制定, 保社会主义永不变质,意义重大而深远【 】(P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路历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元性 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从而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和发展的伟大的时代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三十 年来,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过程中,在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并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规律不断探索、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实现深度中国 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由邓小平理论体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 大战略思想、创新成果所组成的、内在统一的中国化 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见证了中国 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当代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鲜明地提 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 学论断,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为改革开放新 时期推动中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主旋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恢复,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 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第一要务的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 基本路线的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 战略构想的科学论证等,这一系列创新性的发展,内 在的连结起来,成功地、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 这样的低起点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 时代课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 并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名字命名 为“邓小平理论”,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核心体系之一。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带领全党深刻洞察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科学把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确立等,这一切进一步 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把 马克思主义普遍的一元本质和内在灵魂复活在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中又产生了一次重大的理论进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阶段性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宝库,当然也相应地丰富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 央,在科学审视国内外局势的最新变化,认识分析我 国改革开放深层推进的最新特征,深入总结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基本要求和战略意义,提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发 展,建立创新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 想,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时代课题,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在思想上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坚强信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符合新时代要 求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巩固了全国人民团结奋进 的共同理想和思想基础[4】(P263)。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普遍性的精神旗 帜,只有通过那些能够融人实践并作为时代旗帜的具 体的思想体系而发挥指导作用。 整个人类认识发展史的事实表明,任何一个伟大 的思想体系,特别是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 一般规律和整体趋势,因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体系,它内在蕴含着的科学真理和文化价值,不可能 在某一历史形式中得到完全体现,不可能被某一历史 阶段的思想家们得以彻底把握,作为极具文化内蕴的 “意义复合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永恒性的历 史价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诉诸百代而不天”的 最普遍的真理体系,它永远也不可能最终集大成于某 一点,更不会停留于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终止于特 ・28・ 朱荣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性底蕴与思路历程 定的思想形式中。 总是通过更能贴近时代语义并引领时代前进的具体的 时代旗帜,而发挥其现实的指导作用;作为总的指导 原理,它只是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大致的发展走向,不 文化比较落后的低起点大国,如何建设、巩固与发展 义理论体系这面伟大的时代旗帜,正是高举了这面伟 任何伟大的思想体系作为普遍性的精神旗帜,它 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大的时代旗帜,才使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了蓬 勃的生机和活力,把我们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再认 可能精确刻画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一切真实细节,不可 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能为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人们提供求解各个阶段上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为 课题的精确答案,而只能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党 供这种研究的方法。另外,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来, 这些伟大的思想体系由于其致极性、抽象性程度极高, 使它不可能以原生态的、纯粹的形式直接在各个具体 时代中发挥指导作用,它只有通过改了装的、变换了 姿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具体理论体系——时代旗帜, 才能发挥其既深入时代又引领时代前进的指导作用。 因此,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因而马克思主义思 想体系也不例外),都既属于它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的 精神旗帜,又属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永恒的精神旗帜, 在其随后的历史发展中,它只有通过具体的思想体系 和一系列时代旗帜,它的普遍指导意义才能被不断地 呈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然而它的 思想价值却早已超出了那个特定的阶级局限和地域限 制,不仅是19世纪无可争辩的精神旗帜,而且也是 20世纪、21世纪无可争辩的精神旗帜,尽管它的生命 力和科学价值通过各个时代的具体思想体系,已得到 过各个方面的显现;它的精神内涵和普遍指导作用通 过具体性的时代旗帜,已经获得过各个方面的具体运 用,然而,社会主义的当代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当代发展,仍然不断地把它的思想中的这一方 面和那一方面的内容和原则,提到首位并加以强调, 使之升华为当代的指导思想,并从党的指导思想升华 为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再从这一 理论基础出发进一步升华为指导党和国家事业获得重 大发展的政治原则,从而全面介入并发挥其引领时代 不断前进的旗帜作用。 r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是 一脉相承、内在统一的,为世界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树立 了一面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旗帜。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 导。正是实践的这种开放性特征,才使得马克思主义 “有着独特的威力和强大的生命力”『5】。在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最大 的理论贡献,就是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领导集体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集体性智慧,是对我 国、也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表现了我党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 法论基础上,敢于突破陈规、锐意进取,敢于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敢于在实践中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 路,敢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这样 一种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也表明我党不是在 枝节问题上而是在根本问题上,即在社会主义理论一 元性与多样性统一问题上,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的精神 旗帜与各个时代的具体的时代旗帜辩证关系问题上, 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国化、具体化、时代化 作出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使我们在探索举什么旗、走 什么路,以什么心态、坚持什么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 题上进一步获得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理论上的大 飞跃。从总体上讲,我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 导思想的。但是,很显然我们“不是以马克思、恩格 斯、列宁的所有论述为指导”[ 】(P 钔,更不是以马克思 主义发展史上的所有的观点和结论(各种具体的理论 体系)作为指导的,而是以其思想体系中那些经过实 践再三检验、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理论意义的 思想体系为指导的。换言之,我们不是以马克思主义 发展史中一切具体的观点和个别的现成结论作为指导 的,而是以其最基本的原则、方法和立场作为内在灵 魂和精神指向的。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包括 着许多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上,针对不同的时代课题,我们总是将它的这个理论 或者那个原则提到首位,甚至将之作为时代旗帜提升 为当代的指导思想,这样做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抽 象肯定和具体否定”,更不是对它的实用主义选择,而 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之实践品格和一元性与多 样性统一的辩证本性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因而, 我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是以邓小平理论、后又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今又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旗帜,这不仅没 朱荣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性底蕴与思路历程 ・29・ 有背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反而以鲜活的时代形 式和民族特色,更加贴近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升华,为全面实践和确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理性和科 学价值,作出了属于当代中国思想集体的独特贡献 引。 参考文献: 固而,在当代中国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就是高举了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L7】。 [1】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一元 性本质和多样性发展辩证统一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 【2】赵剑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 -现,不愧是社会主义普遍性的精神旗帜和当代的时代 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不 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现阶段上“全中求准”、 “新中求深”的特点,即准确地处理了社会主义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的区别与联系,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这一当代指导思 想作为时代旗帜所具有的重大战略和历史方位的认 [a].赵剑英,叶汝贤.马克思哲学的"3代意义[-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A].赵剑英, 庞元正.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c】.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朱荣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表述[M].郑 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5】董亚骞.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J].哲学研究, 2008,(8). 出版社。2005. 识;而且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 上“好中求快”,又要在政治上“稳中求进”,既要在 文化上“大中求强”,又要在社会事业上“难中求解”; 同时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的发展确立了一种中国模式、中国方向、中国道路, 6】庞元正,等.哲学二十二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建设的当代特点,既要在经济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5. 为当代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树立了一面伟大的时代旗 帜,为最终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和最终实现社 会共产主义理想,在理论创新上实现了一次跨越性的 [8】朱荣英.论文本视域与问题视域的实践整合[J].河南大 学学报,2008,(4);新华文摘,2008,(22). [责任编辑赵贺]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ational Thought Process ZHU Rong・ying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China) Abstract:The original‘‘system of principles’’of Marx and Engels became the world’S most widely lasting and most fruitful scientific system for its answering scientiicallfy the problem of the of capitalism and how human society to achieve all—rounded development.While Leninism and Mao Zedong’S ideology point out how low starting countr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building a consolidate socialism,which made and Marxism finished its two important leaps of internationality and era.As a great innov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ecause of the realization of a Marxist nituy and diversiy of tthe universal spiitr of the slogan of a speciic era fwith high degree,has became the only right theory to involve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lead the victorious advance of the times. Key words: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ational thoughts;thought proces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