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来源:爱问旅游网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有的表现手法

特 征

例句及剖析

比如: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 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 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此诗运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

1.托物 言志

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望作者的 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 2.衬托3.衬着4.反衬5.抑扬6. 虚 联合 来表达个人胸襟心志的一种艺 术手法。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 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衬着衬 托,使物象显然突出。用于艺 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绘, 作为衬托。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

需要重申的地方浓墨重彩,使 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加突 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

面着意描绘。

为了使事物的特点突出,用另 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 一同进行比较。常有的反衬有 “以乐景写哀情”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

把要贬抑否认的方面和要一定

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

调此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

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

者为实,

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 / 3

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 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 世俗献媚的坚贞、贞洁的操守。 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 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 四句形象鲜亮地衬托出了汪伦对诗 人的诚挚贞洁的深沉感情。

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 “家家雨 ”“处 处蛙 ”衬着一种氛围,衬托夜的深和 夜的静。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 胄》中的 “微雨 ”“暮钟 ”“漠漠 ”“冥 冥”“浦树远含滋 ”都是在衬着一种离 别时伤感的氛围。 比如:《琵琶行》中 “春江花朝秋月 夜,常常取酒还独倾 ”,以乐景写哀 情;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中以 动衬静,用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 中”来衬托山中的安静。又如,欧阳 修《踏莎行》: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量。 ”以发散芬芳的青 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类乐景反衬词人 无量的离愁别绪。 比如: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 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这首 诗采纳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

“不知愁 ”,后边才说她 “悔”,经过对 少妇情绪奇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

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慨和哀 怨的情绪,突出了 “闺怨 ”的主题。 比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 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离愁渐远渐无量,迢迢不停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 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 春山外。”上阕写实,经过早春光

2 / 3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经过“行人”假想老婆凭栏眺望、想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进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酣畅淋漓。

比如: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穷,

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此诗

7. 以 小 经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

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句子里

见大 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

“二乔命运 ”——小事,小事与东

成效。

吴霸业相关,以二乔立意,进而反应三国之争,此乃大事。

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有

8. 借 古 的,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论 讽今 来讽喻时势,表达感情,向当

权者提出忠告。

比如:《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则预见觉唐代将亡,发出感叹。诗中含一真理:兴隆与衰灭,有着历史的必定,可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有时性。

9.铺垫

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建条件而侧重描述渲 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添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拥有合理性。

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篇描述出十五夜的明亮素洁的情景,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诗人在描绘、表达过程中,对

后边要表现的内容,在前方适

10. 伏 笔 当的地方提示或示意一下,而 照顾 后边应与前方响应。这类构造

特点能够使作品构造谨慎,脉

络分明。

如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哪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顾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相应,目的在于组成比较,抒发了诗人心酸遗恨的凄凉心情。

11.卒章 显志 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 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 ”表白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要旨,唱出了和显贵抗争的心声。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