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科学五年级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根对水分的吸收 科学知识 通过完成根吸收水分的探究实验,知道根能吸收水分。 学习 目标 科学探究 能搜集和分析数据获取证据,并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1、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表达探究结果; 2、对探索植物世界具有好奇心。 重点 知道根能吸收水。 难点 通过搜集和分析数据获取证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一、课前问答。 1、思考:每天浇适量水的植物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 (每天都浇适量的水,叶子展开,植株生长,茎是饱满的。) 2、植物体内也含有水分吗? (植物体内含有水分,水分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问题引入。 1、出示情景图,两个小朋友坐在沙发上观察茶几上盆栽,引出疑问 问题1:茶几上摆的是什么植物? (茶几上摆放着一瓶用水栽培的绿萝。) 问题2:观察瓶中绿萝的根,有没有接触到瓶中的水? (瓶中的水很少,绿萝的根没有接触到水。) 问题3:水分是由根吸收的吗? 前面的课程我们已经了解到植物需要水分,那么植教师活动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观察情景图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情景图,使同学们对植物世界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 1
1
物怎样吸收水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根对水分的吸收”(板书:根对水分的吸收)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 根能吸水吗 1、思考: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 出示植物根的图片) 2、根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大多数植物的根系都比较发达,分布较广。它们深入土壤,并向四周延伸,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3、讨论:植物的根除了有固定植株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呢? 4、探究实验:根是否能吸水。 思考交流 通过思考交流,知道根的作用。 通过探究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知根可以吸收水分。 实验器材:带根的植物、透明塑料瓶、橡皮泥、 记号笔、水等。 实验步骤: 探究实验 (1)、将植物插在装有少许水的透明的塑料瓶里。 (2)、用橡皮泥把瓶口密封,并在塑料瓶的水平面上做好记录。 (3)、把植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4)、一天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瓶子里的水位。 (出示图片) 5、思考: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住塑料瓶的瓶口? (用橡皮泥把瓶口封住是避免水分蒸发对实验的影响。) 6、完成实验记录表。 7、思考: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我发现水位下降了。) 继续思考:瓶子里的水位下降与什么有关? 8、总结:我发现瓶子里的水分减少,是因为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二、活动二 根系的分布与水有关吗 1、 思考:在水边生长的植物,其根部有什么特 观察交流 填写记录 思考问题 1
1
点? (出示图片) 2、在小溪、池塘边的小树常长得比较茂盛,靠近水源一侧的树根往往会特别发达。 3、思考:植物根系的分布情况与水在土壤中的分布有关? (出示图片) 4、探究实验:种子萌发实验研究根系的分布与水的关系。 实验器材:碟子、棉花、黄豆、水等。 实验步骤: (1)、在碟子中间放一团湿棉花。 (2)、取几粒大豆或番茄等植物种子,将其均匀放在湿棉花四周。 (3)、每天定时补水,保持棉花团湿润。 (4)、几天后,观察种子萌发过程中根的生长和分布情况。 (出示图片) 5、记录实验现象。 (出示记录表) 6、实践:根在土壤里的分布。 思考交流 实验探究 通过思考交流,知道靠近水源一侧的树根往往会特别发达。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根的分布与水的分布有关。 通过实践探究根的分布情况。 (1)、做一个四周为三面木板一面玻璃的观察箱,实践探究 填满培养土。 (2)、在观察箱一侧靠近玻璃面板的位置植入一株植物幼苗,用黑色卡纸遮挡玻璃面板。 (3)、每天定时往观察箱的另一侧土壤补充适量水分。 (4)、一段时间后,移开黑色卡纸,透过玻璃面板观察植物根系的分布情况。 课堂练习 简答题。 1、在做“根能否吸收水”的探究实验时,为什么 1
1
要用橡皮泥封住瓶口? 答:用橡皮泥把瓶口封住是避免水分蒸发对实验的影响。 2、在水边生长的植物,其根部有什么特点? 答:水边生长的植物,靠近水源一侧的树根往往会特别发达。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根 1、根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大多数植物的根系都比较发达,分布较广。它们深入土壤,并向四周延伸,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根能吸水。 3、植物根系的分布情况与水在土壤中的分布有关。 板书 根对水分的吸收 根能吸收水分。 靠近水源一侧的根比较发达。
粤教版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