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_________
2.本曲中的“飞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影下”写出飞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首两句出现的景物与《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夕阳。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B.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渐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D.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6.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B.“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7.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 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
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
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9.下列理解恰当的是(
)
A.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B.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 C.前后画面的对比极尽秋景之迟暮。
D.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抒胸臆。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落日残霞”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
B.“一点”形容天空中的鸿雁数量之少。 C.此曲将萧瑟之景和绚丽之景巧妙融合 D.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1.白朴 2.天空中的鸿雁 3.飞行的速度之快 4.老树、鸦 5.A 6.D 7.A 8.D 9.A 10.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